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2012年财政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查报告

| 浏览次数:

2012年财政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查报告
 
 

XX市财政局

  2012年XX市财政局的反腐倡廉工作在省财政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助推新跨越”为抓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载体,加强财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以保障公共财政改革与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党风廉政学习教育,筑牢干部思想道德防线。

  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党的纯洁性等学习教育是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前提的基础。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加强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我局先后组织局党组、机关党委和各支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省委党校2012年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及省纪委九届九次全会及市纪律五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共XX市委《关于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中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市委《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购买《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读本》等学习书籍150余本,发放到县级领导干部和各支部组织集中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们党承受考验、化解风险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集中体现;是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2、开展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观看反映中央监察委员会诞生及早期领导人艰苦卓绝斗争历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忠诚与背》,5月底以来先后组织全局党员干部174人分三批观看了革命传统教育片《忠诚与背》,各支部还组织党员进行了学习讨论,大部分党员干部观看后认真谈体会,写心得,全局共收到心得体会文章几十篇。大家通过学习教育,感受着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先辈们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为保持党的纯洁性作出的牺牲精神,使大家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洗礼,进一步激发了财政干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精神,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3、开展警示教育,提高防腐意识。财政工作是高风险的工作,财政工作岗位是富有挑战性的岗位,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为此,我们多次组织观看廉政中国警示电教片《蜕变与悔恨》、《损公肥私者的最终结局》及《偏离坐标的人生》等,以反面典型来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不忘法纪,慎用权力,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真正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

  4、加强《廉政准则》学习,认真开展对照检查。我局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开展党员干部执行《廉政准则》情况对照检查,全局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共106名,其中,县级领导干部13名,科级干部93名,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的52个不准逐条进行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转变作风,倾力“三服务”,健全三项制度,切实提高财政工作执行力等六个方面的整改措施。

  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一是局党组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每年年初都要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全年的工作做到了早安排,在工作中,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把党风廉政建设拿在手上抓,逢会必讲反腐倡廉,时刻强调廉洁自律,警钟常鸣,防微杜渐,始终绷紧反腐败这根弦;二是认真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与各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和二级单位领导负责人,31个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三是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局党组每年都下发了《市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逐项进行细化,对每项具体工作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将责任落实到局领导成员和科室负责人身上。四是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的制度规范。按班子成员分管业务工作的范围划分党支部,使分管领导既管事又管人、既抓业务工作又抓反腐倡廉,避免了“两张皮”现象,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真正做到“一岗双责”,并在半年和年终进行认真检查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干部廉政档案。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在各类评先表优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切实推进重大决策贯彻落实。

  1、加强专项资金制度监督检查。先后对教科文、农业、企业、经建、社保科进行了内部监督检查,并对相关科室管理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教育附加、科技三项、农业切块以及环保(排污费)五个专项资金进行了延伸检查,其中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专项资金进行了五个年度的检查,检查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12100万元,其中教育附加8800万元,地方附加330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810万元;科技三项费5650万元,其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5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300万元,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资金4850万元;农业切块资金3200万元;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专项资金1857万元。通过检查,发现存在教育附加费执行进度漫,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极少量农业切块资金改变了用途;改革改制资金存在多拨款现象等问题。检查结束后我们及时对发现的问题下达了处理决定,并督促有关单位全部进行了整改。

  2、加强“三公经费”监管,积极推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一是从严控制公务接待支出。市财政局将公务接待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并严格贯彻落实《XX市党政机关接待工作暂行办法》文件精神,把好支出关。在支出管理过程中,重点抓好“四定”工作,即定接待范围、定接待宾馆、定接待标准、定审批程序,取得初步成效。2011年公务接待较前两年下降47%以上。二是加强因公出国经费管理。市财政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控制因公出国经费,强化对出国团组的管理,压缩出国团组规模,控制出国人数。严格执行因公出国经费预算管理,控制出国经费支出。严格按照财政部、外交部《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文件核批出国经费,对不属文件规定应予安排的一律核减。严格审批程序。三是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经费。实行公务用车预决算制度。2011年我们制定了《XX市市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从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公务用车购置费用预算编制、公务用车运行费用预算编制、公务用车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制四个方面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进行了规定。善公务用车配备购置管理和制度建设。2010年出台《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加强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购置管理办法》,对公务用车购置实行编制管理,财政审核、政府审批,购车资金一律纳入部门预算、购置公务用车一律实行政府采购,不断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单位公车配备购置行为。严格控制公务用车数量。明确公务用车管理主体,控制公务用车的运行成本。2011年支出下降了37.4%。四是积极推进“三公经费”公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坚持以单位为公开主体,财政部门进行审核,纪委部门加强监管的原则,将“三公经费”作为重点逐步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现已在XX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披露2010年和2011年市级决算报告、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财政预决算信息。同时,选择15家部门预算经费较多、支出情况复杂、专项资金涉及民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单位进行试点,公开单位的预算报表,并细化到款项内容。

  四、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查评活动自查整改活动。

  我局按照“预警在前、防范为先”的原则,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自查整改活动。下发了《市财政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查评活动的通知》。在自查上,一是廉政风险查得准不准。看岗位和个人的廉政风险点排查得是否全面,是否彻底,是否准确。二是防控措施管不管用。看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是否具体,是否可行,是否管用。三是防控制度是否落实。看廉政风险的防控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四是预警处理机制是否建立。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处置机制建立是否到位,运行是否高效,执行是否规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严格明确整改时限,保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在加强评议上,研究制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检查考核标准,探索建立个人自评、岗位互评、领导讲评、群众点评相结合的评议机制,坚持利用填写内部测评票、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立信息公开栏等途径,将排查腐败风险、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建立防控制度等情况,组织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进行评价评议,并依据评议对象提出的意见,及时改进防控手段,完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在整改上,一是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财政工作执行力,全面推行《健全科务会议制度》、《健全科室会办制度》和《建立工作月报制度》。二是加强廉政风险信息收集,不断排查廉政风险点。坚持不懈地实行自查自找、群众评议、征求意见等方式,分层次对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点进行经常性排查,列出详细的腐败风险清单,做好及时预警。对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掌握线索,调查事实,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控、惩处工作。三是严格监督科室和个人,按照《财政腐败风险防控工作规则》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加强对111个财政风险点的监控,对照149项工作流程图规定的程序,规范操作,认真落实335项控制措施,真正把风险防控的措施抓紧抓实,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的成长安全,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的深入。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倾力做好“三服务”。

  五、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制度落实年活动。

  下发了《市财政局惩防体系制度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惩防体系重点制度进行集中学习,把惩防体系制度年活动的任务分解为五个方面,从健全三项制度提高财政工作执行力、财政腐败风险防控工作规则、XX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政府采购工作制度的落实等方面将制度落实任务分解到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负责组织协调各个方面制度的收集清理督促落实,检查落实情况,查找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一是按照中央、省、市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抓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落实。今年以来,我们对全局所有12个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职能的科室和单位采取集中专人,对历年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了清理,共清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280项,其中:中央及部级制度116项,省级管理制度132项,市级管理制度32 项,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制度装订成册,在资金使用管理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二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建立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移民、惠农支农补贴等资金网上实时监管系统,健全内控机制。按照全省财政资金公开目录,基本覆盖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

  三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制度的落实。按照《XX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XX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加强项目前期、建设期间和竣工三个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从项目前期到竣工决算的资金管理进行了规范,保障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创新项目资料、资金拨付、投资评审、效益评价四位一体的财政项目管理方式。制定出台了《XX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对评审范围、内容、方式、程序等加以明确。通过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预(概)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评价与审查,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其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及追踪问效,推进项目管理科学化、资金管理精细化。截止2012年上半年,对住建委、城投公司等业主送审的26个项目,送审金额13.97亿元,审定金额xx亿元,审减15212万元。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和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六、强化治庸问责,改进工作作风。

  我们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印发了《市财政局开展治庸问责工作实施方案》,在查摆“庸懒散软”问题的过程中,我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一是自我检查找问题。按照“八查”(查学习、查能力、查业绩、查创新、查责任心、查作风、查纪律、查担当精神)的要求,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全面开展了自我检查活动,重点查找自身在作风纪律、履职履责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二是相互点评找问题。通过召开治庸问责专题民主生活会,以领导班子是否存在回避矛盾、不敢碰硬、不敢担当、不讲原则、一团和气、战斗力不强等问题为重点,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征求意见找问题。广泛征求、认真梳理意见和建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务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问题。分别以召开社会义务监督员座谈会、老干部座谈会、部门预算单位“大走访”等形式,面向社会及局内发放征求意见表138份,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及局内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归纳整理意见,对所搜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后,对领导班子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预算编制及财政改革、机构及人事管理、机关建设等方面共计54条。在集中力量狠抓整改落实上, 我们从解放思想,支持加快发展、壮大总量,保障民生、精细管理,科学理财。转变作风,倾力“三服务”、创新方法,建设队伍、健全三项制度提高财政工作执行力等六个方面进行认真整改。并把治庸问责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与财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实行常态化管理,不断巩固扩大治庸问责成果,着力探索完善治庸问责长效机制。

  七、认真开展治理吃拿卡要、收有受财物的腐败问题

  下发了《市财政局关于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实施方案》,市区财政系统成立了6个专门机构,设立6个工作专班,专班工人员有83人;在制度建设方面,市区财政部门共制定了52项制度,修改14项制度,补充15项制度,完善了11项制度。宣传报道数量为8件(次)。

  在治理落实上从六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加强对财政干部的监管,从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入手,组织学习发生在身边的反面典型案件,将《市直机关纪工委关于给予赵胜华、鲁家勇、郑昌新等人开除党籍处分的通报》文件印发各支部科室,256人(次)进行了学习,做到了财政干部人人知晓。严格执行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领导分片管理职责,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治庸问责,对顶风作案者严格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二是开展对照检查,按照查处和治理基层干部吃拿卡要、收受财物的等腐败问题的要求,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自查自纠,33个科室和单位报送自查自纠情况。三是深入排查线索。对近年来的群众来信来访问题进行一次大排查,通过接访和加强监督检查发现案件线索。四是结合治庸问责及明查暗访情况,对工作作风等出现不良苗头的人和事进行打招呼谈话3 人(次)。五是强化内部审计及内部管理制度检查落实,严肃财经纪律。7月份组织局独立审计小组对全局财务情况进行了严格审计,按照各项管理规定要求对照检查,对个别开支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当或手续不完备的情况跟综到当事人和相关负责人,说明情况并及时整改。六是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的预警机制、查处机制和监督检查结果综合运用,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强化对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重点对用财政资金吃拿卡要请客送礼问题进行查处。

  八、不断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全面推行财政党务政务公开,公开覆盖面达到100%。在党务公开上,制定出台了《XX市财政局党务公开制度》等16项制度,印发了《XX市财政局党务公开实施方案》,对全局中心工作,党组重大决策、班子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干部人事、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采取会议、文件、网站、宣传画板、电子显示屏、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近年来,对党组决定、发展党员、表先争优、干部任免、廉政建设等进行了40多次的公开。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围绕“做好政务公开、促进三项服务”这一指导思想,将财政政策、预算管理、服务承诺等10大类通过互联网等多个平台向社会公开,制定了11项财政政务公开规章制度,对工作程序、公开信息预审、新闻发布、政务公开评议和责任追究等主要方面进行了规范,形成了全方位覆盖、工作过程中环环紧扣、彼此制衡和相互协调补充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确保政务公开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打造“阳光财政”,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元至8月共在网上公开财政专项资金50多项,资金83501万元,公开财政政策、制度等财政政务信息600多条,50万字。

  2013年,我们将在省财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上级的部署和安排,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不断推进XX市财政部门反腐倡廉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财政局 自查 责任制 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