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春华秋实六十载桃城教育筑辉煌

| 浏览次数:

春华秋实六十载  桃城教育筑辉煌  

   

“60年前,没有多少孩子念得起书;30年前,农村的学校是‘土房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一到刮风下雨,孩子们就得放假,就算城里的学校也是破旧不堪,冬天生煤炉子,一枝粉笔、一本书就是全部的教具;现在的孩子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教育是免费的,校园像花园,教室是新楼,多媒体、校园网、微机室、语音室……走进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说起这些年来城乡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年78岁的桃城区离休教师张兰钵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激动。作为一名经历了桃城教育几十年变化的老教师,张老师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飞速发展也正是教育事业辉煌发展的60年。  

教育规模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当时的衡水县,也就是现在的桃城区,仅有小学210所(初小202所、高小8所),在校学生14342人,教职工359人。学前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均是空白。60年来,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桃城教育走过了由羸弱到做大、做强的不同寻常发展之路,形成了各类教育协调推进、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学校91所,在校学生67912人,专任教师4724人。基础教育不断巩固提高。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9.2%。学前教育不断发展,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8178人。全区现有高中阶段在校学生20889人,入选率达到91.5%。1995年,桃城区通过了省政府“两基”评估验收;1998年、2001年、2004年先后通过了省政府“两基”复检验收。2007年,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首次全面督导评估,并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区”。2008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1995年,投资100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职教中心。十几年来,这所学校已开设计算机、数控机床等十多个专业,在校学生4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昔日,破屋子,旧桌子,简陋的办学条件,让广大师生深深体会到了教育的艰辛。如今,桃城大地上的每一所学校,都拥有崭新的楼房、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学条件能够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始终离不开历届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育的优先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桃城区委、区政府更是在政策、投入上倾其全力,优先保证教育发展。从2006年开始,投入1.4亿元,集中实施了第六中学整体搬迁等11所学校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其中,新六中总投资6100万元、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 1万平方米 ,2007年交付使用,是我区目前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一所初级中学。总投资3600万元、占地75亩、建筑面积1. 4万平方米 的新八中今年初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这些工程的实施和完成,市区共计增加学校占地250亩,新增校舍建筑面积9. 8万平方米 ,新增塑胶操场6个,增容197个教学班,市区班容量过大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在抓好市区学校建设的同时,我区还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先后总计投资7000多万元,改扩建、新建了21所农村中小学,完成了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现代化的教学楼、宿舍楼、餐厅等教学、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投资441万元,实施了农村卫生新校园和冬季取暖设施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农村学校破、旧、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投资2300多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教学设施更新工程,所有学校配备了标准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接通了互联网、国家远程教育网,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城市水平的优质教育。在农村真正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质量始终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新中国建立初期,最基本的设施、师资等办学条件都难以保证,就更别提教育质量提高了。许多学生家长只希望“孩子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行了”。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从早期“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填鸭式、满堂灌”等只重视学生成绩、单一式教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变到了如今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早已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摆脱了出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深入实施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区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础,以管理和师资作保障,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加快教育内涵发展,教育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一是落实免费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并为家庭贫困的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妥善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每年都在1000多人以上。二是精细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制定《桃城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实施细则》,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了寄宿制学校管理,从细微之处入手,从饮食、住宿、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实现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无缝隙”管理和全程化服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全开齐各项课程,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以及各种文艺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围绕新课改,抓好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科研服务教育改革的水平。目前,我区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95项。2009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区”。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每年都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举办校长提高培训班和新任领导岗前培训班,举行继续教育培训、新课改培训、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各学科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实施明校长、名教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引领带动作用。全区现有省级特级教师5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55人。全区师资学历结构大幅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55%;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9%。  

60年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回首过去,感慨万千;瞻望未来,豪情满怀。我区正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谱写桃城区教育的新篇章,铸就新的辉煌,为“实现新跨越,再造新桃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春华秋实 辉煌 教育 六十载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