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关于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 浏览次数:

关于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为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我们组织工作组对八县市的164名乡镇、街道专武干部的情况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总的感到,这支队伍整体素质较好,政治坚强可靠,思想作风纯朴,履行职责认真,多数同志表现出了爱岗敬业和奉献牺牲精神,在基层和艰苦的岗位上忘我工作,为吉首军分区荣获“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作出了贡献。在调查中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我们也感到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与新的使命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一、主要问题  

一是职责意识淡化,进取精神不强。调查中有46人谈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武装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表现出畏难情绪;有24人认为做人武工作清苦,产生进错门想改行的思想;有的职责意识不强,在职不尽职工作不尽心,常常为个人和家庭问题分心走神,没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有的甚至把任武装部长当成职务过渡的“跳板”,任用后朝三暮四工作平庸;有的精神不振奋,碰到困难不是想办法去克服,而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或把矛盾上交;有的不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落实上级指示不能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手上无典型,脑中无经验。  

二是兼职过多,精力难以集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一些基层党政领导,对武装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他们心中武装工作是“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因而专武干部就成了“万精油”,兼职越来越多。全州有95%的专武干部兼职,少的3至4项,多的达到5至6项,主要兼管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民政、国土、交通、机关后勤等工作,有的还要包一个村或一个片。乡镇、街道武装部一般只设一名部长,本身工作任务重,再加上兼职过多,各种事务使他们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大多数专武干部一年从事本职工作时间不到3个月,本职工作变成了“附带”工作。兼职过多,精力分散,职责难辨,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武装工作中去。  

三是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偏低。调查对象中有32%的专武干部没有当过兵,任职前也没有受过正规军训和预备役业务培训,军事素质较差,缺乏武装工作的理论知识,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了解,做起工作特别是军事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即使当过兵的,从部队退伍后或从人武学院毕业后,就一直战斗在基层第一线,由于事务缠身,很难有再学习深造的机会。加上平时很少进行业务学习和系统培训,业务水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州武装干部培训中心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也只能训80人左右,且一部分训练后不久就改行了,训用脱钩矛盾一直较为突出。同时,部分专武干部还存在学历偏低、知识陈旧、观念老化等问题,业务水平得不到全面提高。  

二、原因剖析  

专武干部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源渠道不畅。调查的164名专武干部中,从转业、退伍军人和人武学院毕业学员中选拔上岗的有112人,占68%,而从其他行业改行过来的有52人,占32%,这些改行的人员都未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就上岗,致使有些专武干部想干不会干。一些老武装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发展受限,很难成为地方培养的重点对象,交流不出去;一些人武学院毕业学员因没有位置安排,处在“待业”状态,形成了“老的出不去,新的进不来”的状况。全州现有26名人武学院毕业学员没有安置,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专武干部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管理体制不顺。现行政策下,对专武干部实行军地双重管理。县市人武部对专武干部管理主要是军事业务管理,在专武干部的任用、交流、工资等问题上只有建议权,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地方党政部门。由于人事权和财政权在地方,出现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的现象。一些专武干部认为“端谁饭碗归谁管”,对乡镇交代的其他工作不敢马虎,而对本职工作则积极性不高,草率应付,标准降低。  

(三)工作动力不足。一些专武干部在刚上任时,还有一股热情,工作干劲比较大,能热爱武装事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任职时间稍长,当初那种工作热情便开始降温,特别是感到自己升迁无望时就会锐气减退,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和会干不想干的现象。再由于军地制定的任务目标不同,产生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奖罚标准,很多民兵预备役工作难以量化考评,使专武干部工作起来顾此失彼,如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任务上,地方工作又难免要受影响,有时甚至受到一定的经济处罚,结果只好放弃本职工作而完成其它分管的工作。  

三、对策探究  

基层武装干部队伍的这种状况,已不适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形势发展需要。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创新选拔机制。要坚持合理流动与相对稳定相结合,不断增强专武干部队伍的活力。对专武干部要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稳定与流动结合,每年可按适当比例逐步调换岗位,作相应安排。对任职时间长、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的要大胆提拔使用,做到“走者满意,留者安心”。同时要保持专武干部的相对稳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办发〔1999〕24号和湘办发〔1999〕35号文件规定,重申上级有关专武干部的任免权限,强调组织、人事部门在专武干部调动改行、更换之前必须征得县市人武部的同意;县市组织部门在配备专武干部时,要实行联合考察,以军事机关的任免意见为基本参照,真正把那些综合素质好、敬业精神强、作风正派和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的干部选配到武装工作岗位上来。  

第二,要强化管理培训。一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岗前培训定期轮训及事前学习等方法,抓好专武干部业务培训的落实。州武装干部培训中心要着力加强专武干部业务培训,力争实现三年轮训一次,县市人武部对新任职的专武干部必须当年组织培训,真正使专武干部了解人武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方法,达到懂政策、会业务、能组织的要求。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对专武干部管理,要制订出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管理规定,对专武干部的选拔、任免、调整、培训、奖惩以及请、销假等方面作出系统的规范。县市人武部要会同地方组织部门,注重从政治上、思想上进行教育管理;基层党委、政府着重是加强日常管理。三是认真抓好考评。平时工作考评由县市人武部实施,并坚持结合完成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或参加大项活动适时进行工作讲评。年度综合考评要对基层武装部的全面建设和年度武装工作落实及干部的日常管理情况,建立一个量化考评细则,纳入县市委年度干部考评范围,对专武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实施全面考核,实行量化打分,划分等级类别,作为奖惩使用依据。通过奖优罚劣,激励专武干部工作的热情,促进专武干部集中精力抓好以民兵预备役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三,要健全保障机制。一方面,工作要减负。从实际情况看,不兼职难以做到,兼职过多又不行,专武干部适当兼职便于开展工作赢得支持,而且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今后的发展,有利于多方面全方位地受到锻炼。但兼职过多、过重,就会两头误事,导致出现“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县市人武部应协调地方党委政府作出规定:专武干部可适当兼任或兼管同武装相关的工作,如政法、民政、共青团等,最多不超过两项,尤其不能身兼数职,这样可以保证专武干部以主要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相关待遇要落实。对上级明确规定的专武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要坚决贯彻落实。对没有参加同级党委和没有享受同级副职待遇的专武干部,应按有关规定予以落实。要解决好专武干部岗位津贴问题,落实专武干部的福利待遇。去年12月,湘西自治州委、州政府、吉首军分区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意见》(州发〔2005〕29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专武干部岗位津贴和服装经费标准,统一由财政列入预算。目前全州各县市有的单位已落实到位,有的正在抓紧落实。  

   

相关热词搜索: 干部队伍建设 思考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