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军休干部服务与管理的思考

| 浏览次数:

军休工作是我们民政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政治性强,责任重大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它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一头连着军休干部的情绪和国防建设的稳定。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全面落实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使其幸福安度晚年,是地方军休管理服务机构应尽的职责。本人通过近两年多时间在军休所的工作,就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我县军休干部的现状

射阳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着所(简称射阳县军休所)成立于1985年底,成立以来,共接收安置部队团以下离退休干部和病退士官共计41人。

1、从人员性质分:离休干部11人、退休干部23人,其中:团职干部12人,营职12人,连职以下10人,病退士官6人,无军籍退休职工1人。

2、从移交安置时间分: 86年12月前移交地方安置的20人,其中81年前移交地方安置的3人,87年1月以后移交地方安置的21人。

3、目前健在的还有28人(离休干部2人,退休干部19人),其中:团职4人,营职9人,连职以下8人,病退士官6人,无军籍退休职工1人。

我所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接收安置的都是团职以下的干部,营职以下干部一般都是伤病残退休人员。由于党和政府对军休干部的关怀,这些年军休干部的生活待遇提高较快,应该说不遇特殊情况他们衣食无忧。随着时间的流逝,军休干部的年龄逐渐增大,离休干部都在80岁以上,退休干部大部分也在70岁左右,由于年老体衰大都疾病缠身,健康是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军休干部因兴趣爱好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有的兴趣爱好广泛,表现活跃,有的生活古板单调,因而集体活动比较难统一。

二、当前我县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军休所的服务对象都是从部队上直接离休或退休,长时间在部队生活,因此,在现行的管理模式上,基本上沿袭了部队对军休干部管理的那一套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军休干部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军休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也随之而来,主要问题表现在:

1、传统的思维观念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

军休老干部都比较怀旧,他们往往把很多的观念还停滞在计划经济时代,常常认为哪时的老干部、老革命优越性体现的比较明显,而目前他们感觉与地方离退休干部相比,待遇差距不大(近几年生活待遇增加较大),与部队在职比,差距太大。这就难免产生不平衡心理,失落感较强,再加上军休干部基本上都有一段光荣历史,有不少都是担任过领导职务,都特别希望别人特别是年轻人要尊重他们,遇到不同意见时就特别容易动怒,给我们正常的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服务内涵不够清晰,观念较为滞后。

虽然国家对军休所的职责早已明确规定,但就管理与服务的内涵而言,该管什么,谁来管,如何管;就服务而言,服务什么,怎么服务,服务到什么程度,都没有相对明确的界定,以致有的该管的没管好,该服务的没到位,尽管所领导想干好工作并且带领工作人员辛辛苦苦,但某些方面还是不能得到老干部的认可与满意。

3、军休干部年龄差异较大,组织活动较为困难。

由于我县军休所成立于1985年,接收移交的军休干部因年龄逐年增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在目前健在的现有人员中,年龄与健康情况也参差不齐,因此,在安排军休干部活动时,也较难取得一个平衡点。如开展外出旅游活动中,对于年老体弱的老干部都希望安排近距离活动,而相对年轻、身体状况尚可的老干部,他们则希望所里能开展远途旅游,老干部们对此也存有较大的意见。

4、面对困难财政形势,服务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

因我县是财政转移县,财政形势十分困难,属“吃饭”财政。虽然我县医改、房改等工作早已落实,暂缓了一些矛盾,但服务管理经费缺口很大,每年财政下拨公用经费都是在职人员按编制核定,对每位老干部只保证福利费(按地方老干部标准230元核拨)。而其他如体检、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外出参现等经费县财政一分钱都没有。地方依赖中央,单位和个人依赖国家,而国家又不顾及到县级军休所,导致形成恶性循环,上述问题,一方面,造成保障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了军休干部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接收人数越多,压力越大,国防义务负担不均衡的现象,以致挫伤了地方接收安置的积极性,而以现有体制和运行体制,军休所本身又解决不了。

三、对如何做好我县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军休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六个老有”,是一项涉及面很广、包括内容很宽的综合系列工程。我认为要做好我县军休服务管理工作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军休所是广大军休干部休养、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军休干部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军休所必须针对军休干部移交地方后的心里变化和实际需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和服务网络,构建和谐军休社区。

2、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军休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军休干部队伍的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军休工作人员首先要提高服务认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牢固树立“爱军休、爱岗位、爱本职”的意识,把军休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认真履行职责。二是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学习有关规定及政策法规,吃透上级政策和指示精神,提高运用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工作是一项非常具体、细致的工作,在为军休干部服务的过程中要不惜力,做到腿勤、手勤、嘴勤,尽心尽力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

3、求真务实,在服务管理层次上工夫。

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去做。一是对军休干部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状况、思想动态、子女情况等都要掌握准确,不定期地深入家中,了解情况及需要帮助的事项,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二是从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在各种活动中陶冶情操,融洽军休干部之间的关系。三是军休所对军休干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梳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及时予以答复;倾听军休干部的心声,用心听、用脑想、用力做,工作讲方法、讲原则、讲政策,坚持政策服务、耐心服务、热情服务,通过良好的服务,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名军休干部的心中。

相关热词搜索: 干部 思考 管理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