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贵州省委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开展“四帮四促”活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切实按照省委的要求,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带着感情、带着激情,深入农村帮助解决基层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四帮四促”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基层组织得到了加强,基层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我认为部门定点帮扶存在一定的局限。
根据“四帮四促”活动实行部门干部定村帮促要求,存在一定的局限,特别是基层群众提到需要解决的要求和问题中,涉及面很多,仅靠职能部门帮促有很多问题得不到具体解决。比如:我局在3月22日,组织10余名干部深入到巴江乡7个行政村开展帮促活动,在调研中,他们提到的问题除了需要解决文化方面的问题外,就有涉及到水利建设(山塘水库修扩建)的问题;农村医疗卫生(村级卫生室修建2年多了,无卫生员看病,没有药品,群众就医困难,现在村中都是一些老年人和小孩在家,都是病情多发人群,连赶个场买点生活日用品都困难,患个伤风感冒,头痛买包头痛粉都要走几公里的路才能到乡卫生院,更别说需要打点滴,看大病了,就算以后有了卫生员,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如何办理)问题;还有农业产业调整,群众需要发展蔬菜种植,家禽养殖开发(气温、土质、技术、相关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建议:建立“四帮四促”长效机制,从每个帮促职能部门中抽调1名工作协调能力强业务技术精的干部,组成联合帮促工作组,专门负责解决本职能部门在全县帮促工作中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xx政府网站要专门开设一个“四帮四促”宣传平台,加强舆论宣传、工作监督、政策引导。一是可以畅通情况反映渠道,使问题得到集中反映,全面了解,成功经验得到及时推广;二是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能够真正为群众解决点实际困难问题;三是可以集中部门帮促的力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基层群众办成大事,办成实事;不然帮促部门,一年就凭集中下几次基层调查了解情况,该村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土地,有多少五保户,有多少独生子女户,有多少二女结扎户。说实在的,大多数村干部都是凭着记忆,所报数字弄不好不准确,就凭走马观花写出来的所谓调研材料,一旦认真核实,偏差太大。就凭参加一两次农村劳动,与村干部喝两壶酒,根据村干部提供几户困难群众帮扶名单,逢年过节送几斤肉,春耕时节送几斤种子,这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跟不上时代要求更好更快发展的步伐。
要真正解决实质问题,达到预期帮促效果,我们抽调下乡的帮促干部必须要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怀有深厚的情感情节,肩负历史重任,要带着感情,带着激情,才能使“四帮四促”活动达到真正效果,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到实惠,“四帮四促”的干部下到基层才能在群众面前树立威信,树立良好形象,才能真正得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对抽调下乡帮扶的人员进行一次帮促培训,因为大多帮促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对原来确定的人员根据工作做了调整,有必要重温2011年贵州省委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开展“四帮四促”活动的服务宗旨,具体结合我县“十二五”确定的目标,提出帮促应该达到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
一是要帮助基层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一个村的群众思想素质的提高,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我们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村支两委的干部,他们才真正是因地制宜推动基层发展的舵手,他们才是真正推动基层群众前进车轮的主力军。建议把帮扶一个乡的所有成员单位,组成一个专门的宣讲队,集中组织村支两委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宣讲,进行政策解读,基层干部素质提高,思想统一,群众的工作就好办了。也只有认真备课,集中精力的宣讲组才能将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国发1号、2号、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把省、州、县过去五年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形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讲得清楚,说得透彻。才能真正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上,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否则会出现传导者支支吾吾,受之者迷迷糊糊。
二是要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基层围绕“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尤其要围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认真制定符合实际、突出特色的发展规划或发展目标。引导基层看发展、比进步,把规划设想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以项目推动发展。帮助基层把发展思路和措施统一到全省规划“大盘子”中来,形成全省“一盘棋”、共同推进发展的大格局。作为派驻四帮四促工作的职能部门,大多是业务干部,要做好引导与谋划工作,得真正的带着感情,带着激情,肩负责任,住下村、静下心、伏下身,方能定得出大规划,做得出大文章,才能打得破几千年来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说服得了群众跟随你的指挥棒加快发展的前进步伐。
三是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基层解决产业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园区规划和建设、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区域发展等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强化给基层和企业发展松绑、让利、开绿灯、出政策的意识,认真抓好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工作,采取提前介入、主动上门、现场会办、开设快速通道等措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四是要帮助基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督促和指导基层加强民主建设,切实推进党务、政务、村(居)务、厂务公开。深入排查和化解企业改制重组、征地拆迁、矿群矛盾等带来的纠纷,及时解决危房改造、农村医保、城市低保等中央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不公平带来的矛盾。注重
总结和运用领导
干部大接访大走访的有效做法,提高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水平。建立重大项目实施维稳风险评估制度,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充分考虑具体存在的不稳定因素,避免引发矛盾纠纷
相关热词搜索:
旅游局
广电
调研报告
情况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