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11月1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必然,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的关注。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镇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现将建设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镇留守儿童活动室位于镇新建综合文化站二楼,在省妇联、县妇联和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于八月底初步建成,九月正式对全镇留守儿童开放。活动室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分成图书和体育活动室,并充分利用文化站的资源。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1、成立组织。我镇非常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领导小组,镇分管领导为组长,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妇联主席任办公室主任,为留守儿童活动室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镇党委书记、镇长虽不是小组成员,但多次到活动室指导工作,看望留守儿童。
2、保障资金。活动室项目批准后,我镇及时拨付资金,购置桌椅等设备,并安排资金用于活动开展。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1、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今年5月份,镇妇联联合学校、共青团、村委会,对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全面调查留守儿童情况,建立了详细的留守儿童信息资料库。经摸底统计,全镇共有200名留守儿童。积极搜集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方式,为以后孩子用亲情电话与父母交流、联系打下坚实基础。
2、结对帮扶,向社会招募“爱心妈妈”。在全镇范围内招募“爱心妈妈”,成立了一支由镇政府职工、学校教师、村妇代会主任和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共66人组成的“爱心妈妈”队伍,组织了“爱心妈妈”与部分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上、学习上与心灵上的沟通,为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8月底,我们向留守儿童监护人发放《致全镇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一封信》,向监护人介绍我们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及开放后运行情况,并欢迎他们的孩子到我们留守儿童活动室进行学习、课外体育锻炼等,加强孩子间的交流,让留守儿童活动室成为孩子们学习和玩耍的理想场所。10月份,各村妇代会主任通过计生信息平台向家长发送信息,欢迎广大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到活动室借阅图书、体育器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
3、开展活动,关注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三八妇女节,镇妇联组织镇政府女职工开展了向特困留守儿童的慰问活动;“六一”儿童节,联合XXX小学举办“唱红歌 沐党恩”文艺汇演活动;七一前夕,联合镇关工委到镇中小学开展“热爱共产党,当好接班人”宣讲报告会。7月份,邀请合肥学院计科系大学生为留守儿童上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实践运用课程。
四、规范管理,专人负责,确保活动室长效运行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活动室也必须长期有效运转。因此规范化管理,制定专人负责,是活动室建设的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详细制定了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图书借阅管理制度、体育器材使用登记制度等,并将制度上墙,严格执行,抽调三名同志(刘理娟、金晶、储小爽—学生,家住在文化站旁边,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专门负责活动室的日常管理,并由镇妇联主席负责监督监管,负责关爱活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采取轮流值班制,具体负责活动室日常开放、图书器材借用、整理、归档、存档、保管等工作,保证活动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2天(开放时间:周五下午3点至6点、周日下午2点至5点),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增加开放时间。
五、今后工作打算:
搞好日常工作管理外,增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进孩子间的交流,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积极开展好“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
2、依托活动室定期办一些有意义的辅导班。
(1)书法、摄影、电脑知识辅导班(我们镇纪委书记刘金华愿意为孩子义务辅导)
(2)音乐、舞蹈辅导班(邀请学校的教师)
3、定期开展一系列安全并有意义的活动。如利用文化站多功能厅组织孩子看电影,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飞镖、毽子比赛。
在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过程中,我们感到如何让活动室发挥效益,如何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更好的服务,是我们在以后工作中需要加以完善,今后,我们将在省市县妇联的领导下,扎实有序地做好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这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把活动室建设做为当前妇联组织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完善工作手段,推进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相关热词搜索: 留守 乡镇 情况汇报 建设 儿童活动
下一篇:秋季防疫免疫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