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 浏览次数: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
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一般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等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还是高于煤电、水电。
2.推行粮食生物质能燃料的后果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看似“一石两鸟”。既解决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紧缺问题,又改善环境。但从目前实施的结果看,它带来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转贴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度消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2007年4月末统计数据,北京私人汽车达187.8万辆。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说,如果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达到美国的水平,这个世界将会出现环境灾难。我想这不是耸人听闻。中国水资源十分短缺,但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例如用普通自来水浇绿地,到处建温泉、汤泉和水城;饭馆中大量的剩饭剩菜被丢弃;城市中各种装饰灯、霓虹灯彻夜通明。
现在该是实行低碳消费的时候了。低碳消费应当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最近,英国驻华使馆联合北京青年报和搜狐网等多家媒体在中国公众中开展了“体验小变化,持续好生活”的环保活动。活动提出了10种绿色生活方式,号召公众参与体验这些生活方式并在北青网上建立体验博客。推荐的绿色生活方式包括尽量不用塑料袋、做个回收专家、购物先算碳排放、提倡一水多用、电器关闭不待机、拒绝一次性用品、不必要时不开车等。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意义却非常重大。例如电器设备待机问题,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状态下耗电量的1 0%左右。一般家庭里的电视、空调、电脑、饮水机和电热水器等常用家电的待机能耗加在一起,相当于开着一只30~60瓦的长明灯,一般1天待机16小时左右,1~3天即浪费1度电,平均每个家庭一年多交电费100多元。电器关机没拔插头全国每年待机浪费电量高达180亿度,相当于3个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又例如,在同等条件下,节能灯发光效率大约是普通白炽灯的3.5~4倍。如果每个家庭都使用节能灯,就能节省大量电力。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为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出贡献。
西山煤电设备租赁公司 魏小莉  相关热词搜索: 是我国 经济发展 方式 选择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