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中心卫生院中医药开展情况汇报

| 浏览次数:

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事业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能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说是经验交流其实是领导的抬爱,更是我自己对工作的检讨,现我就茅坪回族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开展情况简要汇报:  

    一、茅坪回族镇中心卫生院基本情况  

     茅坪回族镇中心卫生院位于镇安县县城以东80公里,与湖北省郧西县,安康市旬阳县相接壤,是一个辐射秦、鄂两省,镇、旬、郧三县交界的边贸中心集贸乡镇。卫生院始建于1952年,现占地面积2856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126平方米,拥有门诊综合楼、住院综合楼和“安心工程”楼各一栋,业务用房1615平方米,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名,承担着全镇7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及周边约2.3万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及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工作,设病床18张。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中医药工作列入了工作目标和发展总体规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医院职工为成员的中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了工作人员;二是充实了业务管理,在医院设立了中医科和中医康复理疗科,配备了多功能牵引床,神灯烘烤治疗仪,艾灸治疗仪,刮痧器,电针穴位治疗仪等专用设备12台件,三是制定了《创建中医工作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我院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了落实规划的措施,健全了中医药工作制度体系。  

(二)大力宣传,扩大影响,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氛围  

    我院充分利用宣传车、专栏、标语、等宣传形式,广泛开展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相关内容宣传和中医药科普知识及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宣传,为整个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截止目前,共宣传中医工作6场次、播放中医药科普知识专题节目3次、制作固定标语7幅、书写临时标语10条、印发中医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活动12次、受益群众达6000余人。在中医药积极参与防病治病成效显著、深受群众信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力度,形成了有力地配合,使得中医药深入人心,取得了群众对中医创建的理解、认同,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巩固阵地,切实抓好中医网底建设  

我院始终把加强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放在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首位,突出工作重点,优化中医资源,强化中医药网络建设,凭借医改契机,取得了较好成果。  

1.以中西医结合为“抓手”,加快中医工作阵地建设。多措并举,努力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打造成为我院中医药并重治疗疾病的特色。  

    一是加强院领导班子建设。狠抓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科室职能及职责,完善医疗服务监督体系,并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充分调动了各职能科室在医疗、管理中的作用。  

   二是加大中医特色建设。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特色技术,着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先后引进针灸理疗、中药特色治疗等专项目前已得到群众的认可,针灸理疗科于2010年建成医院重点专科,并且针灸理疗康复科已于2011年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该院诊疗技术水平及综合知名度,有力地带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几年,该院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在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各类项目培训学习契机的同时,还投入资金3万余元,在原有中医职业技术力量的基础上继续选送特色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现全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已达4人,通过多种措施,有力地巩固了专业技术队伍,使该院培养起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技术人才梯队。  

       3.以村卫生室为“网底”,夯实中医药工作基层载体建设。加强了村卫生室房屋建设和设备添置,根据区域条件,合理规划,建立村卫生室9个,村卫生室建设合格率达100%;加强了村医生业务培训,重点加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85%的乡村医生均达到了中专以上学历,中医药理论水平显著提高;强化了卫生室的管理,建章立制,规范行为,目前已建成甲级村卫生室7个,拥有乡村医生15名,其中中医卫生技术人员12人,使各村卫生室均能运用中西两法防病治病,夯实了中医药网络基础。  

二主要成效  

    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扬中医药事业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条例》,突出中医药重点,推行“中西医并重”,以点带面,有效提升了中医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了中医服务质量和水平;(例如2002年的非典我们运用益气宣肺,解毒化湿功效显著的固本解毒汤加减,每年冬春季预防流感所用的加味香薷散等中草药防病治病)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的领域的作用;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同感,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便了广大群众就医和医疗保健,全面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三级中医网络网底建设逐步健全。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达到了“三化”建设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整合资金,加快了农村中医网络建设步伐,目前我院改造的1615余平方米的医疗业务用房,其中中医业务用房258平方米,购置各类中医药设备12台件。  

    (二)中医药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医院4名中医药人员中有中医职业医师1人、中医助理医师2人,具有中医本科学历并同时取得中医专业医学学士学位1人,三年来共选派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达3人次,全脱产学习康复技术1人,通过培训进修,脱产学习在临床工作中显示了专科特长,为传承和发掘中医药文化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门诊服务量2010年达到5698人次,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31、1%,仅中医药收入23.61万元,中医药收入占医疗收入的36.5% ,2010年住院246人次,中医药参与治疗116人次,住院中医参与治疗率51、2%。2011年截至目前中医两个科室共接诊4228人次,中医药收入约21万元。  

(四)政策护航,中医药服务令百姓得到实惠。2008年至2011年9月,中医门诊平均每人次费用25、23元,较西医平均每人次费用42、61元少17、38元,从2008年创建以来本着减轻群众负担原则,连续两年将中医药报销比例与西药同比例报销.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100%,辖区补偿总额93、1万元(含转外就医报销),其中中医药补偿39、6万元。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增加中医药服务在整个医药服务中的比重,降低了门诊和住院费用,提高中医药服务对农民的贡献率,中医中药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做出了贡献,让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  

(五)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作用不断增强。无论是在2002年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上,还是在几次洪涝灾害中,中医药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 “简、便、廉、效”的特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非典掀起了一股崇尚中医的热潮;中医药在防病治疗中不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亲睐,而且中医药工作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创建农村中医工作以来,我院作了大量工作,但我看见的是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咱们县上这次评选的名老中医,我非常惭愧,我很对不起我们茅坪今天来的几位中医专业人士,请您们不要气馁,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和领导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交流学习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添举措、再鼓干劲,努力改进、积极创新,进一步抓好我院中医药工作,为促进我镇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再作新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卫生院 中医药 情况汇报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