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服务平台 创新管理机制 XX县人劳社保局信访工作扎实有效
---XX县人社局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部门信访工作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XX县人劳社保局把信访工作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任务和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着力搭建信访服务工作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共接待来访1236人次,现场解决896件;共受理来信47件,结案率100%。该局被评为“省级2010年度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所办理的“4050”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信访案件被评为“市级2010年度信访工作十大精品案件”之一,并多次荣获“全市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其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
该局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展示部门良好形象的平台,不断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信访股负责,仲裁股、劳动监察、军转办、监察室具体参与,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常年抓,负专责;职能股室具体抓、负实责,人人都是接待员,个个都是责任人的全员信访工作格局。对重大信访案件实行会办制度,对重大政策决策实施办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去年,为了做好新农保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到先行试点县学习经验,深入乡村农户调研,在反复论证、评估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成功争取到了试点县。由于宣传透彻、工作捞底,措施得力,至2010年底,全县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3%,位居全省43个试点县之首,基本没有发生信访案事件。
二、落实制度,创新机制
该局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着力建立高效的信访稳定工作机制。一是创新接访制度。制定了《领导信访接待值班制度》,将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领导成员编好班次,对外公示职务、分工、值班日期,实行周一至周五轮流在服务大厅挂牌值班。对来访入员提出的问题当场给予解答,符合政策的责成有关股室和单位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不符合政策的耐心给予解释;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事项引导其通过法律渠道或有关职能部门解决,实现了信访接待制度化、经常化。二是完善登记制度。严格落实了局属单位每月向局信访办公室上报《信访统计报表》制度,主要统计上报各股室、各条战线工作过程中排查出来的矛盾、焦点、热点问题和各种诉求。使局机关能够及时掌握全局信访动态,加强了局机关与基层单位信访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信访问题的解决。三是健全督查制度。对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联名信以及领导批示和省、市、县转办的信访案件,实行“四定四包”,即定包案领导、定具体参办人、定工作标准、定办结时限;包调查、包处理、包做疏导教育工作、包息诉罢访,并加大查办力度,确保尽快结案。同时,加强督促检查,真正做到了有访必查、有错必纠,使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四是建立例会制度。确定每月的10号和25号两天为信访例会日,传达上级的信访稳定工作精神及要求,并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把矛盾提早排查、提早发现、提早化解。今年7月份,就业局在例会上反映有“4050”人员诉求待遇低、岗位少问题,局主管领导非常重视,协同就业局相关人员,主动到有关部门联系,为困难职工解决了待遇问题,又增设了3 0多个岗位,妥善解决了群众诉求。
三、强化教育,树立形象
近年来,该局着重把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倾力打造高素质的人社干部队伍,用真诚的服务、高质量的办公效率,赢得百姓的信任,从源头上、根本上减少来自人社战线的信访案事件。该局相继开展了“三项技能”、“树三气、反三气”、“四个不让”、“五个一”、“五个表率”、“五讲三树三促”等一系列的提高职工素质的教育活动。并常年坚持升国旗、唱红歌,长期坚持每周举办“人劳社保星光论坛”活动。今年又组织开展了以“群众满意、良好形象、创新发展、团队精神、文明礼仪、共创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六项”教育活动。同时,该局坚持从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入手,不断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定期交流心得、组织分析案例、撰写理论文章等形式,加强信访干部的学习交流,提高信访服务能力。通过一系列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全局同志的政治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提升了信访接待的服务质量。财政局离休干部高某年事已高,眼花耳背,语言交流困难,工作人员就把他提出问题的答复写在纸上给他看,手势文字并用,不厌其烦做解释工作。这位老人非常感激,多次写诗称赞该局的服务,其中几句是这样说的:“国家关怀暖人心,周到服务心里甜,工作人员态度好,有问必答带笑颜。老干进门如到家,深感后昆敬前贤,开国老人无后忧,安享盛世太平年。”
四、搭建平台,方便群众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优质服务,该局不断加大人事劳动特色的信访平台建设。大胆创新服务工作新机制,着力构建便民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办事程序规范化、工作运行阳光化、便民服务一体化。一是整合职能,建立一站式接访新模式。2008年,结合人劳社保系统整体搬迁,高标准建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两个服务大厅,对系统内行政审批、为民服务职能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大厅内设置32个办事窗口,各种业务在大厅集中办理,在全省人劳社保系统率先实施“服务群众零距离接触、服务社会一站式办公”的工作模式,工作职能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新突破。大厅工作人员一律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公开姓名职务,接受社会监督。工作纪律、服务理念、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具体可行的制度规定。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合理划分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具体权限,使工作行为更加规范、高效。二是联席值班,领导坐阵解疑难。为进一步规范信访运行秩序,提高办事效率,办事大厅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单位负责人联席值班制度。当班领导负责处理大厅日常信访事务,主要当好接待员,接待群众的政策咨询、问题反映,当好协调员,对涉及多个窗口的事项,给予协调办理,当好监督员,对大厅工作制度落实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促其整改。这一制度的实施,化解了众多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的矛盾。三是现场办公,推行“一线工作法”。对不适宜在大厅办理的事项及不便于大厅办事的群体,该局坚持把阵地前移,开展上门服务。去年借助“和谐中国民生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年活动”和“大走访活动”,认真落实了“四走进”(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企业)活动,抽调30余名干部深入村组,协调解决问题。为搞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军转办协调各有关单位,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全县200多名企业军转干部健全和完善了“五包一保”责任制。县级重点人员由县领导分包,县直系统和乡镇重点人员由系统和乡镇主要领导分包,其他企业军转干部由工作人员分包,并逐级签订包保责任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做到了不拖延,不打折,不漏项,落实到户,兑现到人。实施了企业军转干部代表定期座谈对话制度,随时掌握企业军转干部的诉求及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发现问题及时化解。县供销社系统一位退休军转干部,身患脑血栓后遗症,儿女下岗失业,生活比较困难,该局就及时去他家看望慰问,当老人接过送来的米、面、油和慰问金时,感动万分,哽咽着说:“谢谢组织,谢谢领导,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五、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为进一步增加政务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对工作的监督。该局强力推进“三公开、一强化、一畅通”。一是全面公开职权,将主要职能、年度工作目标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向社会公开。二是公开办事程序,健全工作机制,科学制定业务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好监督。三是公开办理结果,除有特殊规定不宜公开的事项外,所有办理结果都向社会公开。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岗位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推动机关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五是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随时接受群众投诉,深化行风政风建设,做到有诉必受,有受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信访工作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几年来,该局通过积极努力,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省级五型机关”、“省级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政务公开先进单位”、“省级劳动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省级优质服务窗口”、“市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集体”、“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等上百项荣誉,整体工作连续七年保持全市先进位次。
启示:近年来,职能部门的信访工作一直比较薄弱,信访量也在逐年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县域信访稳定工作均衡开展的重要方面。XX县人社局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实现了整个系统和谐稳定,成为省市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XX县人社局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搞好部门信访工作提供了
相关热词搜索: 调查报告 新形势下 积极探索 县人 信访工作
上一篇: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健全基本养老保险服务工作汇报
下一篇:签约仪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