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
——赵先令自述
我,赵先令,生于1950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这年我8岁。父亲在外进了钢厂,母亲在大岩咀修水库,婆婆、我、还有二弟赵先明、大妹先英挤在家里那潮湿狭窄的房子里,生活潦倒。集体食堂完全满足不了我日益成长的身体的需求,弟弟妹妹也是面黄肌瘦,营养严重不良。
1959年全国饥荒,我们的生活处境更加窘迫。父亲在家患了病,想吃鱼,就在自家菜园门口的池塘里钓鱼,鱼没钓起来,却被它挣断了钓鱼线带着鱼钩跑了,父亲失望之极,回到了家中。本想此事就此作罢,没想到,这一条逃走的小鱼却改变了我父亲一生的命运,也给我的成长,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历史性的影响。这只逃走的鱼在我父亲钓鱼的第二天因为吞下的鱼钩送了命,浮上了水面。当时的大队党支书胡运柱知道了这件事,下令调查。当时在集体食堂当炊事员的赵承玉举报说他看见赵承贵也就是我父亲前—天在那个池塘钓过鱼。胡运柱立刻叫民兵把我父亲五花大绑,押到了大队部,开始斗争他,说他是强盗。而且抄了我们的家,只留下了空荡荡的房子。而我,就从这一刻起,成了强盗的儿子,处处受气,低人一头。
我那苦命的哑巴姑姑也在1959年被饿死,1960年婆婆也离我们而去。父亲的病情又在这一年恶化,家中无米无钱,一片凄凉。
可是父亲的病又不能不治。他在公社医院住院三年后家中境 况更差。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1962年他在生产队喂牛,却被牛顶瞎眼睛,浑身都是血洞,惨不忍睹。从此父亲在家三年无法下地,我也因此在1962年便早早辍学在家,挑起了一家的重担。
1965年父亲身上又生了疮,躺在床上呻吟不止,幼小的我为一家老少的衣食已经疲于奔命了,面对父亲的病,我再也无能为力,只有在夜深入静的时候小声哭泣。
家境如此困厄,随着弟弟妹妹们相继出生,我肩上的担子却更重了。在大弟弟赵先明1952年出生以及大妹赵先英1957年出生以后,1962年弟弟赵先权出生,1966年弟弟赵先国又降生于这个贫苦的家庭,1971年小妹春燕出生。六兄妹加上一个卧病在床的父亲的生活,都要由我来承担。
我从15岁开始就与12岁的弟弟赵先明挑秧插秧,累得我们每天上气不接下气。1966年我上北干渠干了一年,1967年我到赵业直那里拜师学篾匠,小学徒的日子真如黄连一般说不出的苦。1969年我终于出师了,自立门户干了一年,1972年正月我与斯家场东风大队的易发琼结了婚,腊月生下了我的大女儿红梅,1975年我又生下了小女儿红霞。生活,终于有了点样子。
可是苦和难始终伴随着我们一家。1971年弟弟赵先明订了婚,我给他打好了家具,可是后来女方嫌我们穷,推了这门亲事。
1973年才好不容易又给他订上了亲,可是没来得及正式把女方娶进门,他就在1976年去了,亲事不了了之。1978年这一年,苦难又是不期而至,父亲依旧卧病,没有丝毫好转。母亲又患偏头痛,病情恶化,到刘家场医院治疗了好几个月。 而小妹赵春燕也在这一年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小腿。大妹赵先英又在文家河水库工地搞战地宣传,根本顾不了家。家中只有我和妻子易发琼在苦力支撑着。
1979年生活才又有了些许转机,我生了儿子喜松,弟弟赵先权又考上了大学,一家喜出望外。不久锦上又添花,弟弟赵先国考上了高中。这一年分田到户,考虑到大妹赵先英在家招女婿,我想领田时还是作两家领,本是为了减轻负担,没想到到了年底没饭吃,人口多了,反而增加了困难。
1984年弟弟赵先国考上了大学。我想弟妹都已成人,刚想放手自己好好干一番事业,可是妻子易发琼却生了一场大病,在新江口住院,一晃三年,过年都不能回家,自叹命运多艰,好事多磨!1996年弟弟赵先国在沙市为我找到在一个集贸市场杀鸡的 差事,我去了,这一去,就走上了好运,赚了一笔钱。可没想到1998年妻子旧病复发,用了七千多块。1999年小女儿红霞成家, 2001年大女儿红梅成家,我这一生的使命和责任也差不多完成 了。2001年我弃了沙市的生意不做,这年八月回到松滋,开始安度晚年。
回首我这一生,走过漫长的人生路,感慨万千,仔细想想,还是家里安全,家里幸福啊!
相关热词搜索: 这一上一篇:供电所迎检欢迎词
下一篇:走进敬老院献爱心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