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经济实体、行业协会和其它服务机构组成的,集政府公共服务和群众自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安阳市的产业集聚区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实现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
一、融通资金
资金不足是制约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瓶颈,搞活资金流才能激活经济的血脉,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带来活力和后劲。融资是我市产业集聚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对策:首先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来者不拒,形成活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局面。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系统,要与工商、税务、环保等涉企部门共建共享,减少手续办理的中间环节。市县(区)政府可以对优质贷款较多的银行负责人直接重奖,并综合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到我市产业集聚区内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开发与产业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套的保险产品,发挥其在承保理赔、风险管理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其次,积极推动安阳证券开展上市融资、并购重组、资产管理以及其它资本市场融资工作,支持安阳证券通过定向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加公积金和风险准备金等途径充实资本,为产业集聚区融通远程资金。对于一些资金回收有保障的市政工程,可凭政府的信誉发行债券,比如发行污水处理债券。同时,政府可设立创业引导基金2亿元,去吸引更多的民间创业投资,使民间资本通过参股或跟进投资的方式为集聚区内的高科技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提供直接股权支持。正确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鼓励它们以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股权公司等形式规范化运作,避免高利贷等资金暗流带来产业集聚区经济波动和社会不安。
再次,引导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型企业要大胆的到主板市场融资,中小企业到创业板融资,不能怕担风险。我市产业集聚区内的规模以上企业都允许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发起组建地方法人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加强企业间的资金互助。尝试让若干家业务关系好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集合发债。充分发挥安阳市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提高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效率,为非上市企业和创业资本提供退出渠道,优化产业集聚区内的资源配置。
最后,为适应我市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要通过改制、重组、引进的方式,发展一批专业性强、信誉度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公司以及资信、经纪、租赁、代理等中介机构,推动金融中介服务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二、基础条件
土地资源不足,项目用地紧张,对区内企业规模的扩大形成制约。对策:整理空心村和乡(村)办企业,把弃用的宅基地和废旧窑厂复耕,置换土地,将新的用地指标优先满足产业集聚区的需要。
交通是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的经络,经络不通则百病生。我市的产业集聚区起步相对较晚,多布局在老城区边缘,区内道路多为新建,路网还不发达,不能满足产业集聚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策:以产业集聚区为枢纽,修建连接高速的快速通道。以滑县产业集聚区为例,周边有大广、济东、濮鹤、京港澳高速公路,但各高速在滑县境内均没有互通站口,这就需要修建产业集聚区到京港澳高速淇县站、濮鹤高速浚县西站的快速通道,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道全封闭,
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缺乏,对外依赖性较大。对策:依托安阳市和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介中心,建立产业集聚区人才培养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不定期为企业无偿提供技术培训。凡向产业集聚区成功转化一个农村劳动力,市(县)政府就给予一份补贴,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利共赢。将集聚区各类人才培养纳入继续教育计划,支持企业培训中心、就业训练中心、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培育高水平技工。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为企业定向提供生产技术、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创业技能、社会责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集聚区引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了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可以在科研启动基金、住房购房补贴、配偶子女随迁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
产业集聚区间信息共享途径不畅,缺乏沟通、交流、传播的媒介。对策:各管委会通过网站和内部信息的形式,加强沟通和交流。市(县)政府要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将最新的产业政策、招商动态、刺激措施等信息及时传给各产业集聚区。
集聚区内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不能满足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策:完善产业集聚区内居住、商业、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供排水、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宜居宜业环境。
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对策: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现代化中介组织的助力,要进一步利用外脑,加快引进金融、信息、技术、市场、法律、会计、审计、咨询、广告等中介服务机构,在集聚区内构建配套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类实验室和测试中心为企业新产品研发、试制、检验以及生产工艺改造提供技术支持。畅通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对接渠道,为新技术应用提供快捷的论证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失地补偿和拆迁安置等矛盾易发多发。对策:对集聚区内的失地农民和拆迁户要安置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为其购买养老保险。社会社会最低保障金,使其生活水平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新增就业岗位要优先满足被征地户和拆迁户。建立现代化的养老院,养老模式由家庭养老、集体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转变,解决产业集聚区内居民的后顾之忧。
三、人的意识
管委会服务意识不到位,角色转变有待加强。
对策:管委会应该树立“小管理、大服务”的理念,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办事机构,把职能相近或相连的机构合并在一起,管委会的办事大厅要集中吸纳与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关的局委,所有手续一站式办结。理顺机制、人才、资金、信息、服务、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完善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热、通讯、交通、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转变干部作风,对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人要停职检查。明确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前的手续办理,建设中的事务协调和落地后的跟踪服务,对区内企业实行全封闭管理,挂牌保护,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进入企业检查、收费、罚款、摊派、评比,以防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选派涉企科股室和基层站所负责任到企业挂职锻炼,使其真正了解企业的苦处,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
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纪检部门开通专门的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受理案件的电子邮箱、QQ号和传真。要加大对涉企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索贿、受贿、强行安插子女、到企业报销私人费用等吃拿卡要行为,
凡涉及领导亲属的,该领导亲自做思想动员工作。领导亲自做思想工作拆迁动员
产业集聚区内居民善待企业家的意识淡薄,部分居民甚至认为是企业家是自己失去土地,被迫拆迁的元凶。对策:区内企业上缴的税收,一部分要用于附近拆迁村的福利事业,比如建健身广场,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使当地居民直接得到实惠,逐渐形成善待企业家的共识,不再把企业家当成唐僧,都想啃上一口,
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整治封门堵路、收保护费、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偷电偷水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村霸路匪,为产业集聚区营造安静和谐的环境。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都服务他人,人人都享受他人服务。群众在拆迁安置、失地补偿、就业保险等方面要给予理解、配合和支持。只有树立“人人都是服务环境”的理念,才能为产业集聚区营造安静和谐的发展环境。
困难群体生活调解基金。征地补偿、划宅基地、子女回迁是矛盾的多发点,征地补偿以每户实际拥有的土地为准,而部分人从小没有地,领不到补偿款,有的人已经过世多年,但由于有地,其家庭成员还可以领取其补偿款,造成不公平的局面,使得部分人心存不满,反复上访。对无理取闹的非法上访,要严厉打击,果断采取警告、罚款、拘留等
综上,对安阳市产业集聚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总体构想就是“1234”——一个中心、两种服务、三大支柱、四项措施。一个中心:以服务企业和居民为中心;两种服务:公益性服务、商业性服务;三大支柱:资金、基建、意识;四项措施:加大投融资担保力度、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治理企业周边环境、做好社会保障。
有的县里市里审批,层层审批,
在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内开创政府筑台,大企业纷至沓来;企业唱戏,搞活投融资体系;中介打旗,快发展外脑助力;群众捧场,人人服务人人享的生动局面。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以前企业看中的是政策优惠,但现在看中的是优良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安阳市 产业集聚 建设 研究 社会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