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xx县七大农业产业农民科技培训实 施 方 案
近些年,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自身的发展壮大,我县农业产业突显出粮食、油料、优良畜禽水产养殖、优质水果、林木、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七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促进该七大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农民科技培训在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中的支撑和服务作用,现就做好这七大产业农民科技培训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围绕产业技术、培训专业农民、实施整体推进、打造品牌产业”的培训思路,按照“整合资源、共同参与、因人施教、因工培训、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培训原则,突出整合部门资金,突出行业培训标准,将培训任务落实到各乡(镇)、培训基地,切实推进七大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二、 培训任务
根据七大农业产业规划的要求,2009年全县七大产业农
民科技培训任务为6000人,其中生产工4500人、熟练工 1000人、技术工500人。
三、 培训内容
围绕各农业产业项目实施要求,按照农业产业生产工、熟练工、技术工所应掌握的生产技能,重点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培训,同时兼顾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生态安全等知识培训。
四、 培训方式
1、 依托职业院校集中举办技术工培训班。每个产业根据项目实际所需技术要求,分别选送生产能手、科技示范户、技术人员到选定的职业院校参加培训,并制订年度分区培训计划,落实到人。培训目标为技术工。责任部门:各产业主管部门。
2、发挥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举办熟练工培训班。
依托农广校、农职校和农业产业主管部门的技术力量,在县、乡(镇)举办培训班。培训目标为生产熟练工。责任部门:各产业主管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3、依托产业基地举办生产工现场培训班。产业基地所在乡(镇)要建立技术服务站和村级农民技术学习室(农民科技书屋),发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个体示范户的作用,在乡(镇)或村级农民技术学习室、生产基地举办培训班。培训目标为农业生产工。责任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技术服务部门。
五、 培训标准
(一) 总体标准
根据农业产业特色及有关农业生产技能标准,七大农业产业农民科技培训层次为:生产工、熟练工、技术工。
生产工标准:达到基本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知识要求:达到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懂本行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知识、工具使用知识和安全防护、材料使用知识。技能要求:有劳动生产的操作能力,会使用最基本的生产工具设备,懂本行业的基本生产要求。
熟练工标准:掌握本职业或工种的技术业务水平。知识要求: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掌握本职业(工种)的生产、工艺流程、工具设备、工艺技术、材料和性能、质量标准、安全防护等知识。技能要求:具有实际生产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工具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按行业标准生产能力和必要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计算能力。
技术工标准:达到精通本职业或工种的技术业务,掌握相关工种或岗位的基本技术要求,具备一定的组织指导生产、技术培训、经营管理能力。知识要求: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精通本职业(工种)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管理、经营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材料和性能知识,质量标准实施和安全防预知识。技能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本行业应用的工具设备,具备示范、指导、传授行业技术和解决疑难问题及较强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计算能力。
(二) 产业标准
1. 粮食产业:
生产工标准:掌握土地平整,排水渠、灌溉渠及机耕道
修建改造,冬种绿肥、栽培、简单植保等技术。
熟练工标准:掌握稻田机械深耕、机械插秧及收割,病虫防治、农药化肥使用准则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栽培技术规范。
技术工标准:掌握杂交水稻制种、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业机械使用、杂交稻及超级稻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及加工标准、农药化肥使用准则。
油料产业:包括油茶、油菜。
生产工标准:油茶产业要掌握炼山、整地、植苗的质量
要求,油菜产业要掌握整地、灌溉、排水技能,掌握施肥、病虫防治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要领,采摘收割、加工、保管技术。
熟练工标准:掌握场地选择、施肥、农药配方、苗木嫁
接(油茶)、修枝整形(油茶)等技术。
技术工标准:具备指导生产工、熟练工生产和各工序检查验收的素质,懂施工方案编制、土壤肥力检测、品种选择、病虫预测及防治技术、产品加工技术及经营管理。
2.优良畜禽水产养殖产业:包括生猪、肉牛、山羊、家禽、水产等养殖。
场地建设工标准:掌握栏舍、网箱等养殖场所新建、改
造的选址,布局、配套设施建设等技术。
饲养员标准:掌握现代养殖、栏舍场地清洁及饲料匹配与各类管理技术。
技术员标准:掌握疫病防治、疾病诊断与治疗、饲料匹配,畜禽水产产品加工、现代养殖、繁殖等技术及养殖标准。
加工员标准:懂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
3.优质水果产业:包括葡萄、柑桔、金秋梨、杨梅等。
生产工标准:懂整地、撩壕压肥、栽培等技术。
熟练工标准:懂果园管理、滴灌、低微喷灌、施肥、病
虫防治、果树修剪等技术。
技术工标准:懂大棚容器育苗、果树嫁接、低产园改造、
苗木检验、病虫预防与预测、土壤检测、成果检验等技术及加工标准。
4.林木产业:包括工业原料林、花卉苗木。
生产工标准:掌握整地、开沟撩壕、除草抚育、苗木栽种等技术。
熟练工标准:掌握育苗、ABT生根粉使用、培植抚育修
剪方法、森林防火(工业原料林)等技术。
技术工标准:掌握林木病虫防治、造林、绿化工程监理、
质量检查与验收等技术。
5.中药材产业:
生产工标准:掌握耕地清理、整地方式、抚育、栽植技术及中药材采收技术。
熟练工标准:掌握普通常规育苗、种植储藏、优质高产栽培、采收与贮藏技术。
技术工标准:掌握大棚容器育苗成套技术、优质高产的培育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并能开展基地造林监管、质量检查与验收以及对苗农的技术传授与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
6.无公害蔬菜产业:
生产工标准:掌握耕地清理、整地方式、抚育、栽植技术及采收技术。
熟练工标准:掌握病虫综合防治、农药化肥使用准则、种植技术规范。
技术工标准:掌握迟季节或反季节大棚栽种、质量检测、安全生产等技术。
六、 培训发证
按照培训要求,学员培训结业后,有该产业行业部门根
据产业培训标准设置考试、考核试题库,由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组织考试、考核,确定考试、考核试卷及现场监考、评卷,对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全市统一印制的《xx市农业成产技术培训证》或全国统一的农业行业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等级证书。
七、 培训经费
各相关部门要切实保障2009年农业产业农民科技培训所需经费。各有关农民培训实施的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围绕七大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任务安排培训资金。各相关部门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培训、移民培训、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农民培训项目时,要优先安排七大农业产业农民培训资金。县财政安排培训专项资金,农业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要自筹部分资金。
八、 工作要求
1、强化责任。有关部门要把七大农业产业农民科技培训作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财政各部门负责资金保障管理。各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及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要编制培训教材,确保受训农民人手一册。各农业产业的主管部门要确定远教辅导员和开发远教课件,通过网络解答农民所需的技术问题和查询技术资料,用便捷的方法培训农民。有产业规模的基地村要提供适合农民培训的场地、教学实施和设备。
2、规范管理。各产业主管部门要制订相关产业农民科技培训计划,建立农民培训管理台帐,实行微机管理。对取得培训等级证书的技术工、熟练工,分别由市、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及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人才库档案,实行人才资源共享。各培训机构业要建立完整的培训台帐,切实做好培训工作。各培训机构的培训经费按学员的考试成绩确定,由学员在培训花名册、培训券上签字核实后实行财政报账制度。
3、灵活施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生产相结合;因人施教、因工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面对面、手把手制度;实行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和市场的能力。
4、择优选择培训机构。坚持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定培训机构。被确定的培训机构要制订完善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教材和培训达到的要求。
附件:2009年七大农业产业农民科技培训任务表
xx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
二00九年三月十三日
相关热词搜索: 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 农民 培训 科技
上一篇:论垃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