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完善国税系统预算定员定额改革的若干思考

| 浏览次数:
一、预算定员定额改革的重要意义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
2009 年我省国税系统参加了第五批基本支出定
员定额试点工作。至此,全国国税系统已全部纳
入定员定额改革试点范围。实行定员定额试点是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深化部
门预算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实行定员定额改革是规范和完善部门预
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打破了传统的“基数加增
长”的预算方法,真正实现“零基预算”,是预算编
制准确、公正、合理的重要条件。
(二)实行定员定额改革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
的规范性和可行性。新的改革将改变过去粗放型
的预算管理机制,将基本支出划分为人员支出和
公用支出两大类,大类下再划分细类,解决了基本
支出经费中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无法合理拆分的
问题,改变经费混用的情况,克服预算管理的随意
性,强化了预算约束,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
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三)实行定员定额改革建立以省为单位的中
央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缩小了地区
间人均经费水平差距,改善单位间“苦乐不均”现
象,有利于加强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提高经费
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现阶段定员定额改革的不足之处
目前,国税系统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改革还存
在着以下问题:
(一)从定额核定的经费范围来看,没有对基
本支出全部经费实行定员定额,只核定行政运行
费和住房改革支出两项经费来源的定额,行政单
位离退休经费和事业运行经费保持原水平,暂不
核定定额;住房改革支出经费只核定住房公积
金,提租补贴和购房补贴未列入测算范围。例如
占我省人员比重 22%的离退休人员的经费。2009
年年初中央下发了调整京外中央国家机关退休
人员待遇的通知,从 2009 年元月起提高离退休
人员待遇,按照提高后的标准计算,我省国税系
统当年离退休经费缺口达 60%,各地在贯彻落实
中普遍反映缺乏资金来源,难以兑现到位。
(二)从定额核定的经费来源来看,只核定了
中央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定额,没有对包括目前用
其他资金列支的全口径基本支出核定定额。人员
经费定额没有按津补贴规范后的标准核定。住房
公积金定额与实际缴存数存在较大差距。公用支
出定额低于三前年平均支出水平。国税系统现阶
段核定的基本支出定额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定
完善国税系统预算定员定额改革的若干思考
王 芳
摘要:全国国税系统已全部纳入定员定额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化了部门预算改
革。但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定额核定的经费范围不全,来源不全,支出定额不够细致。完
善措施:努力实现国税系统经费来源一体化,实行综合定额;承认地区差异,分类分档核定
定额;进一步细化、调整公用经费预算定额;建立定员定额与实物资产相结合的定额标准
体系。
关键词:国税 定员定额 完善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1246(2010)08- 0067- 02
金融实务
672010
年第
8

额,从而无法从总量上反映基本支出经费的合理
需求

(三)支出定额不够细致,定额体系有待进一
步完善
。由于地区间综合物价水平、征管工作量
差异悬殊,一省一定额不能体现各地区各单位的
特性,容易造成实际的不公平;现有公用经费支
出定额体系还需根据国税履行职能要求进一步
细化、调整;尚未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人员增加,
但人员经费不增加;物价上涨,公用经费定额标
准也不随之调整

三、对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改革的
思考
(一)努力实现国税系统经费来源一体化,实
行综合定额,真正实现按需定额。进一步深化“收
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在资产处置收入、出租收入
纳入

非税收入”上缴中央财政后,着力解决目前
支撑国税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财
政补助性资金的取得途径问题,彻底实现经费来
源一体化。这将是个大工程,意义显著,这个工程
甚至会涉及宏观财政体制与经费分配体制的调
整变革,需要深入调研,结合眼前实际与长远发
展统筹考虑。只有将经费来源统一为中央财政资
金,统一管理
、统一安排,才能实现财力可能与履
行政府职能需要相结合,真正实现按合理需求核
定全范围、全口径的支出定额。
(二)承认地区差异,分类分档核定定额。根
据单位性质

职能任务以及现有公共资源的配置
情况,对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单位进一步实行分
类分档预算管理,合理确定各类各档人员和公用
经费定额标准。在核定定额标准时,应主要采用
标准计算法,而不能一味地采用历史决算数据。
同类同档单位支出预算定额标准应统一,不同类
不同档单位定额标准适当拉开差距,既要考虑各
单位的个性,也要考虑其共性,避免引起各地区
各单位的攀比和抵触情绪。建立与物价指数、消
费指数的联动机制,每隔几年再根据物价水平

职能调整
、政策变化,在对人员、公用经费人均支
出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类不同档定额
进行调整,努力建立完善科学的分类分档基本支
出定额标准体系。
(三)进一步细化、调整公用经费预算定额。
基本支出公用经费目前已按办公及印刷费、水电


邮电费等 12 个项目划分核定定额。结合国税
机关深化行政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控制执法风
险等履职要求,需要对以下公用经费项目进一步
细化、调整:一是办公用品定额和印刷费定额均
可以按使用性质划分为一般行政管理、税源管理
办公用品(印刷费)定额和纳税服务定额;二是增
加信息化建设费定额,用于核算征收管理、网上
纳税服务平台

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公文处理等
办公管理、执法风险管理等系统的软件开发费、
硬件设备损耗
、软硬件维保维护费等;三是将租
赁费定额划分按现行收支分类核算要求调整为
办公租赁费定额
、专网租赁费定额和其他租赁费
定额;四是将维修(护)费定额按现行收支分类核
算要求调整为公房维修(护)、设备维修(护)、网
络维修(护)
、其他维修(护)费定额。
(四)建立定员定额与实物资产相结合的定额
标准体系。深化定员定额制度改革重点是定额制
度,定额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实现资产实物定
额与预算拨款定额结合。凡涉及物耗的定额,应建
立在对物耗标准的合理核定之上,使定额标准更
符合预算工作的实际。通过清产核资,清理公用经
费的支出政策标准,建立预算资金定额与实物资
产定额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实现公务用车费
用、计算机机房电费、电梯、锅炉运行维护费等的
实物费用定额,逐步实现国税系统人员、资产与经
费挂钩的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
余中.建立科学、规范、精细、透明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9,(12).
作者简介:
王芳,女,供职于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特约编审:傅进,责任编辑:王丽娟)
金融实务
68 相关热词搜索: 定员 定额 国税 预算 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