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2011年度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中央、省、市委和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全国信访稳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群工局为党分忧、为民解困、维稳促和谐的行业特点和服务群众窗口单位的岗位实际,现制定我局创先争优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中央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信访稳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信访为民的原则,创新思路,强化责任,广泛征求群众对我局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建议,力求更快、更细、更彻底地解决群众的每个信访问题,切实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民办好事、做实事。
二、工作目标
通过2011年度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群工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和群众意识进一步提高;团结和发挥集体力量的功夫进一步加深,创新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着力实现“六个突破”、“三个转移”和“四个转变”,为创造新的业绩继续努力。
二、 工作重点
(一) 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活动主题。
1月下旬召开2011年度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成立由党支部书记汪正义任组长、副书记唐谏、周晓莉任副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领导责任,由组长汪正义同志负责发动、督促、推进整个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副组长唐谏同志负责局内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推进、周晓莉同志负责在在北光和高槐两个帮扶村建立领导联系点,不定期下乡指导村级党组织开展活动。
经研究决定2011年度区委群工局创先争优活动主题是:强基础、创示范、抓共建、促和谐。
(二) 结合岗位实际,做好公开承诺。
按照相关精神,结合群工局为党分忧、为民解困、维稳促和谐的行业特点和服务群众窗口单位的岗位实际,组织全局8名党员干部签订群工局2011年度党支部公开承诺书和党员公开承诺书,并公布于信息网,接受广大干部和群众监督。
(三) 抓好中心工作,开展“三大行动”。
2011年度群工局的中心工作是着力“六项突破”,实现“三个转移”、“四个转变”:
1、创新方法,着力六项突破
一是在民情机制的建立上有新的突破。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信访稳定问题的关键在民情的掌握。因此,今年全区将实行由组收集、村疏理、乡镇(街道)分类上报、区分析统筹的民情机制,及时将社情民意反馈于各决策阶层,为决策层当好参谋,为预防和化解掌握主动权。
二是在办信和接访上有新的突破。搞好办信工作有利于遏制上访量的增加。今年要进一步规范办信行为,切实解决办信过程中“对上有回复,对下无效果”的问题。在接访工作中要实行受理告知,办结报告制,提高接访质量,突出案结事了。
三是在排查化解上有新的突破。乡镇(街道)必须形成规范的排查化解制度。结合乡镇(街道)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做到排查有人牵头负责,重点人员要建立台账,化解有人召集分析,调处要有记录协议,资料要建立档案。
四是在执行高效上有新的突破。1、认真执行区联席会议“关于党政办公会议必须坚持每月专题研究一次信访稳定问题,联席会议必须坚持周研判”的要求;2、严格执行《信访条例》和《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3、提高办事效率,在受理、办理过程中注重及时、有效。达到人员稳控得住,事情处理得了的目的。
五是在平台载体建设应用上有新的突破。1、区委群工局结合争先创优活动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狠抓服务平台建设;2、乡镇(街道)要充分利用便民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做到:乡有接待站、村有接待室并有信息员;3、充分利用服务平台搞好“三级调处”,促使信访问题最大限度消化在基层。
六是在自身建设上有新的突破。1、区委群工局2011年改建接访中的建设工作必须动工,内部职能建设进一步完善;2、乡镇(街道)专兼职信访干部必须落实;3、强化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4、充分发挥基层信息员和信访代理员作用。
2、完善机制,实现“三个转移”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在依法规范信访工作上下功夫,对照《信访条例》,从工作思路、方式方法、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从接访、办信、督办及工作流程等各个环节,认真查找薄弱环节,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实现工作着力点的“三个转移”,即,由对办信接访情况的简单反映,向综合分析提供决策建议的转移;由对信访事项的转办交办,向督导检查并促进问题解决转移;由被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向预测、防范并及时协调化解转移。
3、优化职能,实现“四个转变”。
1)整合工作力量,在强化信访工作责任上下功夫,变“等访”为“下访”。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年终考核体系,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二是继续坚持做好党政领导同志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包案处理等工作,发挥领导同志的带头示范效应;三是实行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定期走访、区级部门坚持按“挂、帮、包”联系村进行走访。群工、维稳、综治、防邪等部门继续实行包片下访并督导;四是认真行使条例赋予的督查督办等职能,增强各级各部门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强督查督办,在依法按政策处理信访问题上下功夫,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和“案结事了”。
积极建立统分有序,运转有效的民情机制和信访督查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督查运行程序,落实办理责任,严把结案审理,加强督查力度,切实把信访工作重点从简单的办信接访转到督查督办上来。对有政策依据,又能解决的问题,从快解决;对受目前条件所限一时解决不了的,负责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理解,稳定群众情绪;对属于工作不到位或处理欠妥的,要敢于承担责任,坚决纠正;对有关政策需要调整或完善的,要通过正常渠道向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反映,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建议,不得乱开政策口子;对依政策法规已解决落实到位的信访案件,要坚决维持其权威性,防止“翻烧饼”;对已经发现案件解决确有问题而拒不纠错的,要坚决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规范信访行为,在维护信访秩序上下功夫,变“堵截”为“疏导”。
充分认识建立正常信访秩序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加强信访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维持信访秩序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教育疏导工作,防止简单堵截,进一步加大依法处置涉访违法行为的力度。要切实做到“四个坚决纠正”,即坚决纠正利用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节日等敏感期上访制造影响和事端的行为,坚决纠正“告洋状”损害国家形象的行为,坚决纠正串联聚访的行为,坚决纠正非正常上访行为。
4)转变工作作风,在服务信访群众上下功夫,变“稳控群众”为“服务群众”。各单位信访机构和广大信访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善待信访人,乐办信访事,要时刻对上访群众保持一颗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之以难,寻之以行。要切实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确保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结合中心工作,深入推进“三大行动”的开展:
1、开展“党员义工服务”进社区活动,为群众上访提供更便捷服务、结合重建和新农村建设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助调解纠纷矛盾;
2、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合“挂、包、帮”活动落实帮扶政策,为基层党组织带好头,为民办实事、做好事。
3、继续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到各乡镇(街道),有效地促进解决群众信访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关口迁移、中心下移的问题,加强对基层信息员的管理,抓好特殊经费的落实。
(四) 召开阶段推进会,评选先进典型。
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阶段总结大会,对现有经验进行总结,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创新活动体制、机制。对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并张榜公示,在全局营造“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五) 做好自查工作,开展群众评议。
认真总结2010年度的群众评议工作,认真开展 2011年度创先争优各项活动,坚持年终述职制度,做好群众评议工作。
2011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