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工作特点及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规划引领、项目支撑、重点突破、谋求跨越的工作思路和“一城三县”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为重点,以改善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培育主导产业为主要工作任务,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脱贫致富能力为最终目标,创新机制,夯实责任,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1、围绕“一城三县”建设目标,积极争跑项目
按照国家的投资政策,积极征集项目,建立了扶贫办中长期发展项目库。项目库储备项目23多个,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开发、产业化发展等方方面面。今年正式编制上报项目18项,项目投资总额5.9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9870万元。截至11月底,已累计争取项目15个,总投资7873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2670万元。较上年增长12%。
2、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整村推进项目 2007年实施的8个重点村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了省市验收;2008-2010年启动的22个重点村,产业开发、人畜饮水、道路拓宽砂化、村容村貌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完成拓宽水泥硬化乡、村道路 16.5公里 ,衬砌排水渠24公里,新建花坛5个240平方米,新栽绿化苗木1.7万株。投放小额信贷扶持资金1400万元,支持贫困户种植地膜玉米0.5万亩,烤烟0.3万亩,新栽干杂果3600亩。
(2)千村移民示范项目,投资1530万元,完成了2009年度的关山、东南、杜阳等3个乡镇3个村180户752人的搬迁计划,建成砖混结构房屋180座、162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1.5平方米。2010年开工建设的5个乡镇6个村,288户1290人移民扶贫项目房屋主体全部建成。
(3)龙门洞板块开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涉及温水、火烧、新集川三个乡镇10个村,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目标,把美化家园、产业开发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建设作为连片开发工作的突破口,集中人力、财力,攻坚克难,完成总投资42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1263万元,财政扶贫资金400多万元,完成了3个村的村民活动休闲广场和村容村貌整治及优势产业开发任务,龙门洞板块扶贫开发初见成效,核桃、烤烟等优势产业开发速度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目标,新打井12眼,新建井泵房12座;配套机井5眼,修建井房5座;架设低压输电线路8.0公里。衬砌U型渠28公里,修建生产桥、分水池等水工建筑物180座。改良土壤6017.5亩。建成小麦良种繁育田1024.8亩,完成生产路拓宽硬化12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600亩,栽植以杨树、柳树为主的农田林网2.3万余株。新建优质苹果示范园1000亩,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3000吨配方奶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已于今年2月底全面完成各项施工建设任务,目前,奶粉生产线己正式投产。
3、信贷、科技扶贫,助推农民增收
充分利用好联县包抓、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和西农大、杨陵职院、宝钛集团等20多个省市包扶单位的智力资源,全方位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技能培训、务工技能培训和农村经济组织能力培训,重点抓好贫困户子女免费技能培训工作。同时把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发放小额贴息资金800多万元,扶持壮大宝鸡秦氏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千头奶牛小区建设、火烧寨村戚志海生态土鸡养殖场、东南后沟刘文海养猪小区建设和东风南村王宝玉百亩优质核桃示范园建设,培育了一批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村经纪人。切实抓好贫困地区互助资金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通过民管、民用、民受益的原则,滚动发展、做长资金链,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破解了制约贫困人口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组建扶贫互助协会15个,支持贫困户购买奶牛621头,养殖奶山羊2300只,果品套袋3200万只,烤烟2.2万亩,为培育我县优势产业提供了资金保障。扶持和氏乳业等龙头企业发放信贷扶持资金1500万元,使我县龙头企业引领群众致富的作用更加显现。
二、十二五规划思路及2011年打算
(一)十二五规划思路及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到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抢抓西部大开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产业开发和贫困群众素质提升,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贫困户安居工程、万户贫困户增收工程、贫困户能力建设工程、外资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六大扶贫工程”,全面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制度,辐射带动南部浅山板块、北部龙门洞板块、西南部关山板块三大区域板块扶贫开发,着力构筑贫困农民多元化增收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格局进程。
2、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以低收入村为平台,以贫困户为对象,启动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即: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完成60个低收入村整村推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户安居工程,移民搬迁0.4万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生存环境;万户贫困户增收工程,建立完善50个低收入村互助基金协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贫困户能力建设工程,技能转移培训0.04万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外资扶贫工程,开展25个村的社区主导发展项目,拓宽扶贫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实施社会扶贫工程,通过“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市县企业帮扶41个低收入村人均增收1000元,形成扶贫开发强大合力。项目计划总投入5.47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亿元,使100个低收入村、1万贫困户、6.7万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
(二)、2011年工作打算
2011年我们计划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点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主题,把提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质量和农业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下功夫抓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和移民扶贫千村示范工程。主要任务是投资2052万元,搬迁贫困农户228户1027人,建设扶贫移民新村4个。建成后的移民新村真正实现生活设施完备、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的舒心家园;投资 4000万元,完成龙门洞板块10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和村容村貌整治任务。新拉开关山板块范家营老虎沟等六村连片开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目标,投资590万元,综合治理中低产田0.5万亩,着力把项目区建成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业示范园;二是以打造亮点、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切实抓好东南镇边家庄村、八渡镇杨家庄村、天成镇张家山村、关山老虎沟村等4个重点村建设;按照“村庄整洁、环境美化、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建设要求,着力抓好杜阳镇下凉泉村、堎底下镇麦枣村、曹家湾镇陈家槽村移民扶贫示范新村建设。通过努力,力争成为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示范工程。三是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规划引领、项目支撑、重点突破、谋求跨越”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八大工程”、“五大突破”和“一城三县”建设目标,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发展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筛选、编制、上报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三、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建议县上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大资源项目整合力度上出实招,加快项目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扶贫 二五 打算 年度工作总结
上一篇:采油厂优秀员工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