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应收账款存在的信用成本和日常管理都是企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应收账款存在的必要性:
1、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以上我们知道,应收账款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在存在应收账款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另外一项成本支出。
二、应收账款存在的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的信用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1、机会成本:即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
2、管理成本:即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节器查费用、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
3、坏账成本:即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应收账款的存在有以上三项信用成本,为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使三项成本的共同作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而不是使成本最小。
下面我们以A公司为例来看一下不同的信用政策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A公司打算下年度采用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以增加销售量,但与此同时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也随之变动。假设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15%。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公司为此设计了三个备选方案:
A方案:维持当前的n/20的信用条件。
B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50。
C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80。
其他有关数据如下表:
信用条件备选方案
项目 | A方案(n/20) | B方案(n/50) | C方案(n/80) |
预计年赊销额 | 1440 | 1800 | 2160 |
预计坏账损失 | 28.8 | 90 | 172.8 |
预计收账费用 | 120 | 180 | 240 |
备注:公司采用按年赊销额百分比法估计坏账损失。
我们来看下表,公司采用这三种方案情况下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项目 | A方案(n/20) | B方案(n/50) | C方案(n/80) |
预计年赊销额 | 1440 | 1800 | 2160 |
变动成本(60%) | 864 | 1080 | 1296 |
信用成本前收益 | 576 | 720 | 864 |
应收账款信用期 | 20 | 50 | 80 |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 | 48 | 150 | 288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 7.2 | 22.5 | 43.2 |
预计坏账损失 | 28.8 | 90 | 172.8 |
预计收账费用 | 120 | 180 | 240 |
信用成本小计 | 156 | 292.5 | 456 |
信用成本后收益 | 420 | 427.5 | 408 |
由上表可以看出,信用政策为B方案时收益最大,既不是信用期最短的信用政策,也不信用期最长的信用政策。而要综合考虑, 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应收账款周转率
信用期既不能过短,过短对客户没有吸引力;也不能过长,过长造成坏账损失增大,收账困难,无法快速回笼资金。但不管采用哪种信用政策,都要想方设法促使客户及时甚至提前付款。
上述A公司为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公司决定采用B方案的基础上,将赊销条件改这2/10,1/30,n/50,估计有60%客户会利用2%的折扣,20%客户会利用1%的折扣。坏账损失率降为3%,收账费用率降为150万元。那么信用条件改变后会对该公司的利润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信用条件改变后: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60%*10+20%*30+(1-60%-20%)*50=22天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800/360*22*60%*15%=9.9万元
预计坏账损失=1800*3%=54万元
现金折扣成本=1800*(2%*60%+1%*20%)=25.2万元
信用成本前收益=1800*(1-60%)-25.2=694.8万元
信用成本=9.9+54+150=213.9万元
信用成本后收益=694.8-231.9=480.9万元
可见,改变信用条件后,从表面上看来,给予客户一定的折扣,会增加信用成本支出。但改变信用条件引起了几个相关指标的正向变动: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大大缩短,机会成本降低了,坏账损失大大减少,减少的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足以弥补现金折扣的成本,并且缩短了收账期,所以引起信用成本后的收益大幅度上升。因此公司应全盘考虑各种综合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收账政策,以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企业在考虑应收账款信用成本给公司带来影响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一、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挂账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
二、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
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1)有多少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2)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内付款;(3)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过后才付款;(4)有多少应收账款拖欠太久,可能会成为坏账。
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的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三、不断完善收账政策
当企业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起诉,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 相关热词搜索:
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
成本
信用
企业
下一篇:谈酱瓜鸡丁软罐头制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