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慢性咽炎患者对位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结合治疗慢性咽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 慢性咽炎 疗效
【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623-02
引言:慢性咽炎是指咽腔部粘膜出现充血、水肿,或粘膜萎缩,淋巴滤泡增生肿大,咽部有粘稠分泌物渗出,导致咽痛、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因粘稠分泌物刺激引起短而频的咳嗽,常呈干咳无痰。症状反复发作,称之为慢性咽炎。多种细菌可引起咽炎,但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它产生的内毒素进入到人体内,与免疫淋巴细胞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是血液中的一种“自由基”),这种抗原抗体复合物,随着血流与它有称和力的组织细胞如鼻粘膜、心瓣膜、关节囊滑膜、肾小球血管基底膜、支气管内膜、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相结合,导致这些组织细胞变性硬化,结缔组织增生,造成功能障碍而成疾病。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西药尚无理想药物,且反复发作严重者干扰患者进食和睡眠,影响生活和工作,本文采用中药慢性咽炎80例,疗效满意。现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19~58岁,平均(39.1士2.2)岁,病程6个月~7年。其中治疗组属于阴虚证34例,属于里热证46例。另选取同期80慢性咽炎患者对位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17~58岁,平均(38.6士3.1)岁,病程6个月~7年。其中治疗组属于阴虚证32例,属于里热证4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即抗生素疗法,其中单纯性咽炎以淡盐水含嗽,每日数次;肥厚性咽炎以液氮冷冻或微波治疗;萎缩性咽炎:以碘甘油涂抹咽部,口服维生素A、B2、C、E。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辩证治疗,属于肺阴虚证型应用元参、麦冬、桔梗、冰片、硼砂。属于热证型的把原方剂中的元参和麦冬换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鱼腥草和活血祛瘀的丹参。方法:先用适量的水浸泡1 h,再用中火烧开,微火水煎15 min后,过滤取原药汁15 mL,放凉后装入超声雾化器,携至病床前取得病人的配合,对其进行超声雾化吸入,20 min/次,1次/d,7 d为1个疗程。西药治疗组中常规应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针5 mg,a一糜蛋白酶4000 U加生理盐水15 mL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20 min/次,1次/d,7 d为一疗程。
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有效:自觉症状消失,咽部病变明显减轻;无效:自觉症状无减轻,咽部病变无改善。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数据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具体疗效观察见表1。
表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804333 4 95%对照组 80 28 292371.3% 由表1可见: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辩证治疗,痊愈、显效、好转均按有效计,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1.3%。经χ2检验,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
性咽炎是指咽腔部粘膜出现充血、水肿,或粘膜萎缩,淋巴滤泡增生肿大,咽部有粘稠分泌物渗出,导致咽痛、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因粘稠分泌物刺激引起短而频的咳嗽,常呈干咳无痰。症状反复发作,称之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咽和喉是胃、肺之通道,又是诸经循行交会之处,故咽喉除与胃、肺直接相关外,并与其它脏腑经络有联系。引起咽喉疾病的原因多为外感六淫,其主要为:风燥、火邪侵袭,或者肺、肾虚火上炎,以及精神刺激气郁痰结所致。咽喉病常见证候:咽喉红肿、咽痛、咽痒、咽干、音哑,咽部异物感,腐烂、化脓、颗粒形成或生白膜等。本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常与饮食、工作环境、气候变化、身体素质弱、免疫功能低及全身性的慢性疾病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经常进食有刺激性的辣椒、烧烤、烟酒等食物或在有刺激性气体和灰尘较多环境工作,用嗓子多的教师、歌唱者。在空气干燥的秋冬季节。有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和气管炎者。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都是引起慢性咽炎的常见病因。但是,这些都不是直接的原因,其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致病菌侵入到咽部粘膜下引炎症反应,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慢性咽炎形成。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认为慢性咽炎以阴虚为本,邪实为标。方一:具有清咽润燥生津、利咽散结益肺化痰、芳香利咽解毒的作用,全方具有养阴润燥之功效。方二: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改善咽部循环的作用,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
本方用元参、麦冬、桔梗、冰片、硼砂滋阴清热生津祛痰治咳嗽,喉痹音哑;赤芍清热凉血,并加丹参活血化瘀,因老年人多血瘀;薄荷清热利咽、清利头目,甘草清热解毒、止痛、调和诸药。以上处方共同发挥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之功效。本文认为本药组方合理、标本兼治,制成合剂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在服用此药中,无一例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药性较平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26
[2]李红娟,李哲明,李俊孚.微波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咽喉炎[J].中 国医学杂志, 2008, 6(4): 29-30
[3]曾云芳.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25-27
相关热词搜索: 咽炎 疗效 临床 中药治疗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