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丰硒源肥对豆瓣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浏览次数:

zoޛ)j馝5b/iR׍5Mw]MvN?vߎZ۫+r)ڕAV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 Br.),品种为英国大叶豆瓣菜。

供试硒肥:丰硒源肥,由长沙三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亚硒酸钠,含硒量为0.2%~0.3%。

1.2 供试土壤

试验在扬州大学水生蔬菜试验田大棚内进行,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总硒含量0.05 mg/kg,有机质含量29.75 g/kg,碱解氮含量137.75 mg/kg,速效钾含量100.25 mg/kg,速效磷含量41.98 mg/kg。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根据商品肥丰硒源肥的含硒量建议使用浓度分别设置0.06、0.19、0.56 mL/L 3个梯度,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2011年9月30日豆瓣菜播种育苗,11月4日定植移栽,每个小区面积为0.7 m×1.2 m,12月28日傍晚叶面喷施硒肥,并于2012年1月7日进行第一次采收。2012年3月16日傍晚叶面喷施硒肥,3月25日采收第二次。每次采收后,清除烂叶,用电子天平(d=0.5 g)测定产量。部分鲜样用液氮处理,于-40℃保存备用;称取剩余样品质量,于烘箱中105℃杀青30 min,于75℃烘至恒重,测其干质量,分别用粉碎机粉碎为粉末保存备用。可溶性蛋白质测定采用考马斯亮兰G-250比色法[7],VC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8],总黄酮测定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9],Se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仪(ICP-AES)进行分析测定,总酚测定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10],硝酸盐测定采用水杨酸法[7],粗纤维含量测定方法按照GB/T 5009.10-2003《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11]。试验数据用Excel软件和DPS 7.05软件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的丰硒源肥对豆瓣菜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两次采收豆瓣菜的产量均随硒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其他浓度相比,硒处理浓度为0.19 mL/L时豆瓣菜产量最高,说明适量的硒可以促进豆瓣菜的生长,进而提高产量,但过量的硒则对豆瓣菜的生长产生抑制甚至是毒害作用。第二茬的产量相对于第一茬明显提高,这可能是第二茬的含硒量高于第一茬,故促产作用更明显,也可能与第一茬采收后促进分枝有关。结合表2,第二茬0.06 mL/L的产量与0.19 mL/L的产量差异不大,可能是第一茬根茬部残留有一定量的硒,之后通过再次的叶面喷施追加硒肥,使第二次豆瓣菜内的硒含量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浓度的丰硒源肥对豆瓣菜总硒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硒肥浓度增加,豆瓣菜中总硒含量呈递增趋势,说明硒在植物体内具有富集效应。第二次采收豆瓣菜植株中总硒含量均高于第一次,进一步说明硒在植物体内具有富集效应。但低浓度处理下植物体内硒含量增加明显,高浓度

(0.56 mL/L)处理下总硒含量增加不明显,这可能是高浓度的处理已经对豆瓣菜的生长造成毒害,影响硒的吸收所致。而且在浓度为0.56 mL/L时豆瓣菜中硒含量已经超过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12]中蔬菜含硒量0.1 mg/L的标准。因此,丰硒源肥在豆瓣菜富硒上使用浓度以0.19 mL/L为宜。

2.3 不同浓度的丰硒源肥对豆瓣菜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硒肥浓度增加,豆瓣菜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第一茬时呈显著增加趋势,而第二茬呈显著减少趋势。从浓度上看,喷施0.06 mL/L丰硒源肥,进一步促进第二茬豆瓣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喷施0.19 mL/L浓度的已经出现轻微抑制作用,0.56 mL/L处理下抑制作用明显,结合前后两茬总硒含量情况说明硒肥浓度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具有低促进高抑制趋势。硒肥处理后豆瓣菜硝酸盐含量均有所下降,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递减。第二茬的硝酸盐含量要明显低于第一茬,这应该与第二茬植株中总硒含量较第一茬高有关。随硒肥浓度增加,粗纤维含量呈显著递增趋势,第二茬含量明显高于第一茬,这应该与第二茬植株中总硒含量增加有关,同时也可能与第二茬豆瓣菜生长时间较长有关。

2.4 不同浓度的丰硒源肥对豆瓣菜抗氧化性物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经硒肥处理后,随硒肥浓度增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说明低浓度的硒肥能促进黄酮类和酚类物质的合成,而高浓度会抑制其合成。VC含量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呈显著递减趋势,说明硒浓度过高会抑制VC的生成。第二茬采收豆瓣菜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要明显高于第一茬,这应该与第二茬植株内的总硒含量较高有关。综合分析,浓度为0.19 mL/L的丰硒源肥可以明显增加抗氧化性物质的含量,提高豆瓣菜的抗氧化性。

3 小结与讨论

叶面喷施硒肥后,豆瓣菜的含硒量明显增加,并随着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这与大蒜[1]、花生[13]、萝卜[14]、青花菜[15]和大白菜[16]等蔬菜上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豆瓣菜同这些蔬菜一样有明显的富硒现象,喷施一定浓度的硒肥可以有效提高豆瓣菜硒含量。但本研究还发现,以0.56 mL/L浓度喷施时,前后两茬豆瓣菜总硒含量差别不大,可能是此浓度已经对豆瓣菜产生了毒害作用,影响了豆瓣菜对硒的吸收。

研究表明,外源施硒的剂量对植物影响很大,适量时可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一旦硒过量则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而导致减产[17]。本研究表明,适量浓度的硒能提高豆瓣菜的产量,而高浓度则会导致豆瓣菜减产,这与前人研究硒肥对菠菜[18]、小白菜[18]和生菜[19]等蔬菜产量影响的结果一致。

蔬菜中硝酸盐、粗纤维、可溶性蛋白质、VC、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是衡量蔬菜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本试验表明,随施硒浓度增加,硝酸盐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与卢敏敏等[20]对韭菜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适量施硒可以降低硝酸盐的为害,这可能与硒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关[21]。豆瓣菜的粗纤维含量随施硒浓度增加而增加,这与胡萝卜[22]上的研究相似,但与大蒜[23]的研究结果相反。随施硒浓度增加,豆瓣菜中VC含量显著减少,这与青花菜[24]上的表现相似,但与番茄[25]的相反。随施硒浓度增加,可溶性蛋白、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这可能与硒在植物体内形成与抗氧化性有关的硒蛋白相关。硒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因蔬菜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不同蔬菜种类对硒的吸收和转化存在差异[4]。下一步可研究硒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以明确硒在豆瓣菜体内的作用机理。

综合考虑各因素,在保证豆瓣菜产量和品质均较高的条件下进行叶面喷硒,丰硒源肥的选用浓度以不超过0.19 mL/L为宜。试验设计时为了能形成显著差异,设置的浓度梯度较大,因此,下一步应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开展比较试验,从而得出最佳使用浓度。

参考文献

[1] 王永勤,曹家树,李建华,等.施硒对大蒜产量和含硒量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1,28(5):425-429.

[2] 魏丹,杨谦,迟凤琴,等.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1):39-41.

[3] 王海宏,谢忠枕.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理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3,15(3):6-11.

[4] 周勋波,吴海燕,洪延生,等.作物施硒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6):45-50.

[5] 院金谒,石书兵,戴俊生,等.土壤施硒对大蒜硒吸收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5):71-74.

[6] 赵有为.中国水生蔬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62.

[7] 邹奇.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4-130.

[8] 刘艳芳,孙学文,杨晴.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含量的方法改进[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 270-13 272.

[9] 郑瑞昌,黄阿根,钱建亚.水芹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50-51.

[10] 曹艳萍,代宏哲,曹炜,等.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红枣总酚[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 299-1 302.

[11] GB/T 5009.10-2003,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S].

[12] 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13] 潘晓红,郑甲成,史文卫,等.不同硒肥施入量对黑花生的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5):56-58,64.

[14] 杜振宇,史衍玺,王清华.土壤施硒对萝卜吸收转化硒及品质的影响[J].土壤,2004(1):56-60.

[15] 王晋民,赵之重,段冰.叶面施硒对不同蔬菜硒富集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5(7):103-106.

[16] 段晓琴,赵峥嵘.硒肥对大白菜含硒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2(5):126-128.

[17] 田应兵,陈芬,熊明标,等.黑麦草对硒的吸收、分配与累积[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22-127.

[18] 李登超.硒对菠菜、小白菜生长、养分吸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02.

[19] 冯两蕊,杜慧玲,王曰鑫.叶面喷施硒对生菜富硒量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91-294.

[20] 卢敏敏,洪坚平.不同浓度的硒对水培韭菜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340-342.

[21] 郭开秀,姚春霞,周守标,等.施用硒肥对鸡毛菜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5):195-198.

[22] 王晋民,赵之重,李国荣.硒对胡萝卜含硒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2):2 240-2 244.

[23] 王晋民,蔡甲福.不同硒处理对大蒜含硒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342-344.

[24] 王晋民,赵之重,沈增基.叶面施硒对青花菜含硒量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127-130.

[25] 李彦,罗盛国,刘元英,等.硒对番茄叶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99(6):38-39.

相关热词搜索: 豆瓣 产量 品质 影响 丰硒源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