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加强地方病防治

| 浏览次数: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向冀北山地的过度地带。全县总面积9219.72平方公里,总人口51.6万人。聚居着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白族、苗族等12个少数民族,是河北省地方病重点县,具有病种全、发病范围广、病情重、危害大的特点。地甲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布病、鼠疫七种地方病在该县均有过发病与流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全面加强地方病防治,稳定控制了克山病、大骨节病、地甲病、布病、地方性克汀病,鼠疫防治工作一直未检出阳性材料、地氟病人数也在逐年减少。

一、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县域经济实现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通过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对外开放、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四项重点工作以及发展壮大薯、牛、菜、游四大特色产业,其中仅薯牛菜三大产业就占财政收入的14.6%。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52万人次,收入2.2亿元。经济的稳步增长,改变了部分偏远山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了防治地方病,该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每年都视察鼠疫监测、布病防治、病区改水等地病防治工作,进行现场办公,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保障了全县地病防治工作健康、快速、有效进行。

三、加大投入,积极改水。县委、县政府协调卫生、水利、财政、水文地质部门齐抓共管,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三集资办法筹措资金,逐年加大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在全县实施了“千眼井工程”,采取既灌溉又兼顾病区饮水的策略,实施卫生指导、水利策划、县发展计划局以工代赈、各级项目支持、县财政尽力投入、集体施工的办法对病区进行改水。近十年来卫生、水利、农办总共打井或引泉水1562处,解决了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四、加强培训、提高监测能力。为全面提高地方病防治工作水平,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逐年增加疾病预防控制培训经费。提高了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了监测能力,在全县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县、乡、村三级地方病防治网。

相关热词搜索: 围场 蒙古族 满族 自治县 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