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刚刚落下帷幕,2010年11月5日至6日,第二届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上海市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著名华人收藏家洪三雄、冼程万、廖炳辉、王定乾、张五常、陈君、丁绍光、陈东升、曹兴诚、何家良、Patricia P.tang、张宗宪、对中如云、马自树、王少方、李大鸣、王薇、葛师科、杨伯达、陆芳耕、张临生、黄惠英、戴志康以及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及收藏爱好者,大约有800多人出席了这次盛会。
2010年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会议以“传承文明,保护遗产,促进交流,怡养情致”为宗旨;会议议题是总结交流收藏经验和心得,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收藏家的交流和友谊,从而提升收藏家的素养和收藏水平。
今年以来,大会主办方认真召开咨询会,听取专家和收藏家意见,就主题的确定展开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谈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收藏起了功不可没的历史作用,应该给予肯定和总结。同时,时代的巨大变迁也使收藏面临着新变化和新情况,需要加以探讨和研究。为此,确定今年的大会主题为“收藏: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旨在总结历史上收藏的经验和理念,又有助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对策,大会主题充分体现了过去与未来的相互关系。
大会始终洋溢着欢乐和愉快的气氛。来自海内外的华人收藏家欢聚一堂,交流自己的收藏经验和体会;探讨在新时期收藏活动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展示和鉴赏精美的收藏品。“快乐收藏,收藏快乐”,收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成功举办,无可争议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藏家雅集
11月5日上午九点大会正式开幕,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致开幕词。在当天的主题演讲中,阎振堂、曹兴诚、陈东升、何家良、张宗宪、对中如云、李大鸣、葛师科、杨伯达、张临生等20多位嘉宾做了内容丰富的精彩演讲。台湾著名青铜器收藏家曹兴诚先生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审视和看待古董收藏品,他认为无论是古代艺术品,还是近现代的国内外艺术品,只有在艺术性上达到三个层次的和谐,具有现代美学的特征,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古董艺术品。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东升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演讲,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当前的艺术品市场,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使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和高端消费群体日益形成,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新的潮流,这就为文化艺术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因此,收藏品“亿元时代”的到来一点都不奇怪,价格不存在“泡沫”或“虚高”,艺术品市场总的发展趋势是正常的。
主题演讲的最后,大会安排了两场主持人和收藏家对话会,由香港亚视节目主持人王明青、上海电视节目主持人今波和收藏家李大鸣、杨伯达、葛师科、陆芳耕、张临生等八位收藏家现场对话,就这次会议的主题及收藏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讨论。
在对话中,香港知名古陶瓷收藏家李大鸣告戒收藏爱好者,收藏古董艺术品一定要有精品意识,不能遇到东西就收。收藏古董艺术品的原则第一是精品,第二是精品,第三还是精品,只有这样才能收藏到好东西,成为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当出生于1912年的百岁老人台湾收藏家陆芳耕先生走上大会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陆先生在与主持人对话中笑言,他之所以能健康地走过一个世纪,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得益于收藏。收藏充实了他的生活,丰富了人生;收藏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怡情养性,还可以延长人的生命。
专题论坛
11月6日上午,大会按照与会者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举办了四场专题论坛,分别为:收藏大家谈、收藏与鉴定、收藏与市场、古代书画鉴定专题演讲。
“收藏与鉴定主题论坛”听讲的人最多,赵月汀、孙海芳、徐建融等嘉宾的演讲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鉴定是所有涉足收藏的人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困惑收藏者的最大难题。上海大学教授徐建融在题为《鉴定不是万能的》演讲中从理论的高度说明不要迷信于鉴定,不是所有的古董艺术品都能鉴定出年代、材质和真假的,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永远到达不了绝对真理。司法鉴定关系到巨额财产纠纷、人的生命,但是由于许多案没有准确的司法鉴定结果,或者无法得出鉴定结论,结果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悬案、冤案、假案。古董艺术的鉴定与司法鉴定的重要性显然是无法比拟的,不要期望国家有关部门会出台关于古董艺术品鉴定的非常明确的条例和规定一些古董艺术品的“身份”无法得到确认,一点都不奇怪。他指出,鉴定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老停留在传统的眼学鉴定上,要采用新的研究成果和高科技手段。
“古代书画鉴定专题论坛”由傅申、马成名、罗青、劳继雄四人主讲。自从黄庭坚的《砥柱铭》拍出天价后,有关其真伪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傅申先生《从存疑到肯定——黄庭坚书〈砥柱铭卷〉研究》的演讲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马成名先生的演讲《从曾巩〈局事帖〉的回流探索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之路》,也引起书画收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在演讲结束后,听众就书画方面的问题与演讲者展开了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活跃。
“收藏大家谈专题论坛”“收藏与市场专题论坛”的演讲者有赵榆、徐政夫、马天等人,同样吸引了许多热心的听众。长期关注和研究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赵榆先生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范与发展》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在文物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指导下,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道路。经过拍卖企业广大从业人员的不断努力奋斗和广大收藏家与爱好者的热情参与,终于将中国书画的世界交流中心从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中国的香港移到中国的北京,把中国文物与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与国际地位提高到一定程度,这是值得中华民族、中国人民高兴的事情。”
藏品展览
11月4日下午,“京沪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在上海展览中心揭开了序幕。展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十墨山房书画藏品”、上海“曹王李白雅集”藏品和上海收藏家藏品。展品包括书画、瓷器、古玩、家具、杯角、文房四宝、铜镜、印章等十余种,共四百多件。
其中,“十墨山房书画藏品”计80件,重点展示20世纪的近现代书画,包括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31位名家大师的精品力作。“曹王李白雅集”是沪上老干部收藏家曹漫之、王一平、李研吾、白书章四人的藏品汇展,由其后人精心挑选供展,包括古今书画、杂项。“海上收藏家藏品”部分是本次展出的精彩亮点,包括古代书画、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书画七十余件,其中不乏扛鼎之作。由赵月汀、孙海芳等三位藏家提供了47件高古瓷器,也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还有10件犀角、20面铜镜以及70件印石作品。
展览一直到11月7日结束,与会者在大会期间观赏了精美的古董艺术品,亲身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献出版
延续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传统,组委会认真组织采访和组稿,在会上推出和发布了三大册大会文献,计113万字。
《大会论文集》共收录文章82篇50万字,集海内外专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为理论篇、鉴定篇、考证篇、门类篇、地域篇、投资篇、市场篇、回忆篇、旧文重读等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华人收藏家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方面的经验体会和研究成果。
文章64篇38万字。采取收藏家口述历史的形式,旨在记述收藏家的传奇人生和丰富的收藏经验。组委会派人员遍访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收藏界前辈和新秀,更远赴新加坡、纽约、旧金山等地拜访当地藏界名宿,记录了他们自己或前辈的收藏故事。受访对象包括翁万戈、饶宗颐、范曾、周功鑫、骆锦明、汪统、蔡一鸣、肖峰、黄贵权、沈怀祖、曹兴诚、王刚、郭瑞腾、庄绍绥、海岩等名家。这些访谈录透析出他们非凡的收藏历程、丰富的收藏品、独到的心得和艰辛的付出,对业界同仁将有重要的启示。
《中国收藏学初探》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章利国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组织国内多位专家合作完成专著,使本届大会初步实现了从研究中国收藏文化到中国收藏学的转变,为业界深入研究完成了抛砖引玉的一步。
为了配合“京沪收藏家藏品邀请展》”,编辑出版了《京沪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图录》,将参展的藏品全部著录在这部图录中,以便让更多没有参观展览的收藏爱好者赏析和研究。
会外花絮之一
与上届华人收藏家大会不同的是,国内各大艺术品机构借大会召开之际,纷纷在上海会展中心附近举办各种类型的以全球华人收藏家为目标的活动,其中最惹眼的,就是北京几大拍卖行相继举办的各自秋拍拍品的巡回展览。中国嘉德首当其冲,北京保利与北京匡时则紧随其后。几家拍卖公司同时同地举办拍品巡回展览,是中国拍卖界前所未有的。
这种扎堆效应,首先离不开今年的华人收藏家大会。大会的举办,凸显了国际大都市上海在中国艺术市场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其中上海市政府大力推动自然功不可没,但上海自身广泛深厚的收藏文化传统和庞大的收藏家群体,则是其肥沃的土壤。尤其是近年来上海努力打造国际大都市,引发了全球性的移民热,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性的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由此可见,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对于上海艺术品市场氛围的营造、人气的聚集,有着特殊的作用,自然会带来上面所说的扎堆效应。
会外花絮之二
来自美国旧金山华人收藏家协会的收藏家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他们共有40多人参加这次大会,在会议期间与上海的收藏家举行了联谊会。今年三月份,为了宣传上海世博会,旧金山华人收藏家协会在上海举办了“世博会百年藏品展”,引起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目前,他们正在和国内有关单位联合策划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展。他们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收藏活动,充分说明华人收藏家虽然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他们致力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弘扬和传承,为祖国的复兴和强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旧金山华人收藏家协会,也是《收藏界》杂志社在美国的办事处。会议期间,协会领导人与杂志社的负责人就今后进一步合作、共同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进行了友好商谈。
为时三天的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暨京沪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她给每一个参加会议的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收藏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期待着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两年以后如期举行!
相关热词搜索: 更美好 收藏 生活上一篇:潘建伦:典当融资的未来趋势
下一篇:为收藏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