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财富,其中石雕艺术是中国工艺品艺术中一枝灿烂的奇葩,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传递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石雕创作逐渐呈现多元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趋势,石雕艺术创作不但借鉴历史精髓,而且其创作理念、手法、风格、方式等也与时俱进,表现了其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本文主要谈论当代中国石雕艺术创作的发展与思考。
【关键词】当代中国;石雕艺术;创作
中国工艺美术品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被人们广为流传。石雕艺术是工艺美术品中灿烂艺术之一,它的发展凝聚着无数创作者的心血,是人类智慧的集结。近几年,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我国石雕艺术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新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创作出更多的风格和艺术形式,展现我国文化艺术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的内涵。
1.中国石雕艺术概括
石雕指各种可以用来雕刻的石头,利用一定的技法创作出具有一定空间范围内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用以表达创作者的审美情感或者反映社会现实。我国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就是原始部落先民的生存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珠海等地区发现很多岩刻,这些岩刻采用凿刻的技法,以复杂的抽象图案为主,明文凿刻、线条清晰,从雕刻的复杂线条间可以辨认出人物信息。石雕讲究逼真,手法上要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我国石雕艺术始于汉朝,魏晋时期发展成熟,隋唐时期开始广为流行。石雕的种类非常多,包括:建筑雕塑、园林雕塑、雕像、工艺品石雕等,产品更是丰富多彩,比如人物雕像、浮雕、花盆、凉亭、栏杆、石凳、动物雕刻、墓碑、飞禽走兽等等。我国的石雕既具有古老的艺术魅力,又具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被世界人民所赞扬。
2.当代石雕发展
石雕是集创意、设计、制作于一体的工艺艺术品,属于美术创作范畴。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美术向现代化发展的过渡时期,艺术特点呈现二元对立性。雕刻创作因为材料坚固、制作缓慢以及建筑的公共性,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当时的创作精神一般投入在城市雕塑方面,而城市雕塑往往以惯性审美需求进行设计,很难展现艺术创造力。这个时期的雕塑远远没有现代雕塑复杂,在历史与文化变革的环境下,雕塑开始在观念、审美、表现力等方面逐渐萎靡,雕塑秩序远远滞后于社会变革。
当代雕塑家着重表达当代情感和传统样式的统一,过去的石雕局限在石雕的外部形式上,陷入西方形式主义范畴,创作出的作品只重视外观形式,而忽略了内在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不高。很多有文化内涵的石雕大部分都诞生在当代,特别是90年代末,中国的石雕艺术呈现活跃态势,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开始复苏,为雕塑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其次是有一批观念新潮、思想开放的青年雕塑家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引领我国石雕像更加现代化方向发展;再次是公共雕塑创作逐渐开放性,提倡自由创作,撞线艺术家个性;还有一点是装置艺术的进步、发展,激发创作家的创作欲望。雕塑和装置从来不是对立的,雕塑的概念比较清晰,它总是以某种单纯的材料经过一系列的艺术加工,创造出独特的三维实体石雕作品。但是自杜桑后,雕塑与装置的概念逐渐模糊、开放、难以描述。这也是杜桑雕塑的特殊之处,他以亵渎传统的方式反对样式主义。
在西方雕塑艺术的影响下,我国当代雕塑也开始向开放性、文化性方向发展,很多雕塑家开始积极利用当下的文化资源进行创作,比如90年代的石雕艺术家—杨剑平,他擅长利用人性的方面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它的双性人雕塑能够通过作品使人感受到创作者对生命自怜与困惑;还有些艺术家善于利用现代工业文明来表达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等,比如雕塑家—余志强,他雕塑铜片空心人物头像,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人的处境;还有雕塑家—石向东,他利用钢盔铁甲制作的人物雕像,表达了他对机械文明的看法。这些作品都是创作者通过人生感受和生活细节,观察到的一种社会现实,不仅创作的外形美观,而且极具文化内涵,均是创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自己人生活、社会、经济、环境、人生等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艺术家精神的寄托,同时也是艺术家身后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
当代雕塑家同时也很注重人生体验和东方哲学思想,比如雕塑家—朱成,雕刻的塌折在椅子上人物石雕,充分体现创作者对人生的体验。雕塑家—何力平雕刻的神秘、突兀、的鬼城故事,我们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东方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以意识形态。这些都能够表现出当代雕塑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法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雕刻艺术继续发展,在传统技术以及西方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高超的技术展现丰富多彩的雕刻艺术。积极创新创作理念,用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出适应现代化、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环境下的艺术作品,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丰富人类文化艺术宝库。
3.当代中国石雕艺术创作的思考
当代中国石雕艺术崛起与开放态势同时进行,取得了很大的创作成就。但是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也是危机四伏,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受传统文化影响,有些创作者容易陷入新保守主义的境地;另外,在资源利用方面,我国当代艺术家容易受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而影响其创作;从作品价值方面来看,创作者容易困守技艺陷入样式主义的泥潭。这些问题都是对我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挑战,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反思,在挑战和反省中不断突破,创作出更加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3.1石雕艺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创作理念
石雕艺术创作首先要进行构图设计,构图的重点是区分主次。自然界的景物没有主次之分,为了突出表达的主题,创作者必须人为的区分景物的主次,主次的划分要根据创作者自身情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如果需要强化主题可以进一步渲染主要景物,使主体更加鲜明。其次要考虑景物的疏密程度,景物的疏密设计影响着作品的美观度,石雕疏密处理不好,会使作品看上去呆板、单调,没有生命力,而合理的疏密构思能够使作品具有节奏感和灵动感;再次是区分作品轻与重的关系,石雕构造并不提倡四平八稳的创作技巧,但是也不能使作品看上去轻重失调、头重脚轻,这样就显得很没有技术性。所以石雕构图先确立主体,达到景物的平衡、统一,然后再刻化虚实,景物虚实设计要选择遵随情景相容、画面和谐的原则,使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平衡。比如我国汉代雕塑—马踏匈奴,整个雕塑就突出表现了石雕群主体地位,雕像用一匹傲然屹立、英姿焕发的战马来霍去病骁勇善战的英姿。整个作品表现一种深沉浑厚、雄奇博大、主题鲜明的特色。另外,石雕在创作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创作者根据石料不同的天然色彩进行构思设计。比如人物类石雕,白色通常雕脸谱,黑色雕成衣裳。还要注意俏色的运用,合理的运用俏色能使雕像融自然美和工艺美于一体,使雕像更加栩栩如生、绚丽多彩。
3.2培养创作者精湛的雕刻技艺
石雕是一种利用刀、石器等器材结合一定的雕刻手法,把普通的石头变成具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的过程,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下,石雕雕刻技术丰富多彩,比如浮雕、圆、凿法、刺法等各种层次分明、繁简有秩的传统技法。每一个优秀的石雕艺术作品都灌注了创作者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意念,都是经过创作者手脑并用,辛勤努力构造出来的,他们通过精湛的技术将一个原本没有生命的石头富有美感和动感,使之更加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比如周口关帝庙石雕中典型的四柱三楼式石碑坊,整个石雕坊山水花卉、仙灵鸟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石雕创作者高超的技艺。
3.3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
对于艺术来说,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他们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世界性包含民族性,民族性为世界性的丰富多彩增加内容。而中国石雕艺术是民族风格的展现,在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环境下得到认可,同时也是创作者创作的责任和使命。在石雕素材方面,创作者能够从以往的石雕创作或者民间传说、历史事件中寻找创作灵感,这些内容经过适当的加工、渲染,具有新的时代意义,表达出具有现代化的石雕艺术理念。在创作上,积极运用传统特色技艺和表现手法,因材施艺、以势造型、巧夺天工,创造出令人叹服的作品。在情感的表达上,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特色中的物我两忘、天人合的境界。除了继承传统的技法和创作特点,我们应该把石雕创作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创作出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艺术民族化的意识是不会不被时尚性、流行性的文化所影响,它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观念。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很多景区内会有人向游客出售粗糙的工艺石雕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民族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哪些不是真正的民族性作品,只是一种简单的仿作。因为民族性不是简单的拼接和挪用,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借鉴,强调工艺品味性,既能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这样的创作才是民族性的体现。
3.4提高创作者综合艺术修养
石雕创作者时刻关心的话题就是怎样创作出具有时代感与艺术性的作品,石雕成品是创作者文化观念的传播载体和重要体现方式,石雕作品美的元素来源就是创作者自身的艺术涵养和丰富文化知识以及审美理念的体现。创作者的综合艺术修养是石雕创作者的基础,创作者只有拥有了较高的综合艺术修养,才能创作出独特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我国石雕艺术历史悠久,但是很多民间艺术家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文化和艺术素养不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石雕创作水平的提高。鉴于此,石雕创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各文化理论知识和创作技术技巧,丰富自身文化内涵,为创作出高价值的艺术品做铺垫;另外,要积极从优秀作品中汲取素材、技术、风格、养料等,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风格。同时注意生活细节,善于从细节中发现美,从生活寻找创作灵感,获得物质和精神统一,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3.5注重石雕文化内涵的融入
石雕艺术品的创作,不仅要注重创作技术、技法,还要注重石雕文化内涵的融入,艺术之所以是艺术,除了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外,还要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能够赋予一个艺术品鲜活的生命,使之富有灵性美,体现真、善、美的结合,同时也能够体现创作者文化涵养,提高艺术品的艺术价值。
4.结语
石雕艺术是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化艺术,在数以千年的流传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艺术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代中国的石雕艺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应用西方先进的创作理念,结合自身丰富的文化修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石雕工艺品,在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为我国石雕艺术的发展做铺垫。 [科]
【参考文献】
[1]黄静.周口关帝庙石雕对当代石雕艺术创作的启示[J].前沿,2012(16):177-178.
[2]文丽君.石雕的另一种境界[J].中华手工,2012(9):144-145.
[3]张文霞.风从何而来——寿山石雕创作[J]谈福建艺术,2012(3):236-237.
[4]吴福珍.当代中国石雕艺术创作的新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5):65-66.
[5]安荣杰.论曲阳当代石雕艺术及其文化创意[J].艺术广角 ,2011(03):489-490.
相关热词搜索: 石雕 当代中国 艺术创作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