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2013—2015年度)》、《兰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文件数据得计算结果为:181407.56万元
3.机会成本。该层次主要计量为保证大气环境质量而放弃经济发展的该部分投入资金,这一机会成本应当纳入环境重置成本的核算之中。具体计算公式为:
P3=∑GDPA×MAEC×UAECA(其中,P3为生态保护战略层成本,GDP为范围内地区A年的国内生产总值,MAEC为大气环境容量治理费用比例,UAEA为A年的大气环境容量使用比例。)
由此计算生态保护战略层成本为:
P3=∑GDPA×MAEC×UAECA=2077.82×59.77%×72.36%=
898.65亿元
(二)健康收益
该层次考虑由于采取控制或治理污染措施而对健康有利的影响。通过人力资本法估算环境变化造成的健康损失来对环境变化的价值进行评估。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可吸入颗粒物所引起的疾病至死亡的死因顺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疾病,故选择此两种疾病作为人力资本法参数进行计算。具体公式为:V=V1+V2(其中V1表示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V2表示减少的误工以及医药费的健康效益)
1.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减少过早死亡的健康效益(V1)。
(1)可减少的分病因的死亡人数(M)的计算
兰州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69.31万人,死亡率为4.71‰。参照2015年统计年鉴死因构成比数据脑血管疾病为20.63%,呼吸系统疾病为11.8%。2015年兰州市PM10的值为0.099mg/m3与容许浓度0.15mg/m3相比少了0.051mg/m3。归因系数为0.051mg/m3与未增加100ug/m3时的弹性的乘积的绝对值。
计算公式如下:
M(分病因)=总死亡率×人口×死因构成比×归因系数
带入相关数据可得:
M(脑血管疾病)=0.00471×3693100×0.2063×0.044×0.51=80.53
M(呼吸系统疾病)=0.00471×3693100×0.118×(0.0605~
0.088)×0.51=63.33~92.12
(2)分病因生命年挽救的YPLL的计算:
YPLL即潜在寿命损失年,常被用来衡量疾病负担。本文使用修正后的YPLL法,以计算人年代替个人价值,避免原方法伦理缺陷。公式如下:
YPLL=EY-DY(其中:EY表示期望寿命;DY表示死亡的实际年龄;某死因在某人群的YPLL总和除以该死因的死亡数,得该死因平均每例死亡的YPLL。)
由全国疾病死亡监测资料数据可得:脑血管疾病的YPLL值为4.93,呼吸系统疾病的YPLL值为2.75。由计算出疾病死因YPLL值,推算出分死因每例死亡平均YPLL值。
挽救的YPLL(分病因)=M(分病因)×每例死亡平均YPLL(分病因)
YPLL(脑血管疾病)=80.53×4.93=397.01
YPLL(呼吸系统疾病)=(63.33~92.12)×2.75=174.16~253.33
(3)可避免因早逝造成的经济损失(V1)的计算:
V1=挽救的YPLL×年工资
公式中,年工资计算所用数据为《2015年兰州统计年鉴》兰州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2942元,带入计算得:V1=3023.89~3443.03万元。
2.健康损失的价值评估——减少误工和医药费的健康效益(V2)。
(1)减少误工和医药费的健康效益的计算公式为:
(分病因)=减少发病人数×每病人误工天数×(日均工资+日均医药费)
根据《2013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所示,其中分疾病患病率中2013年城镇居民的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9.7‰,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为14.7‰。根据前述数据,死因构成比与总死亡率的乘积可得到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0.97‰,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为0.56‰。由此测算出脑血管疾病减少的发病人数约为80人;呼吸系统疾病减少的发病人数则大约是167~242人。由《中国2015年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统计》数据算出各类脑血管疾病平均住院日13天来估计每位病人误工天数,呼吸系统疾病以12天来估计。根据兰州市卫生记统计公告,兰州市日均医药费用大约为11343.65,具体计算如下:
V2(脑血管)=80×13×(52942/365+11343.65/13)=105.83万元
V2(呼吸系统)=(167~242)×12×(52942/356+11343.65/12)=218.51~316.64萬元
V=V1+V2=(3023.89~3443.03)+(324.34~467.47)=3348.23 ~3910.5万元
将四层计量成本相加,得到应用改良后的重置成本法计算的关于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生态环境成本价值量:
P=P1+P2+P3+V=1046.13+181407.56+898.65×10000+3348.23~
3910.5=917.28亿元
四、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可操作性和可解释性较高的重置成本法,考虑其未考虑的人类健康收益部分,加入第四层变量,得到改良后的的重置成本法。该方法核算完备,结果准确,由案例分析证明其在实际操作中切实可行,极大地解决了环境资源价值计量的困难。除此之外,添加的健康收益变量较好地反映了环境治理结果与居民的切实利益,更好地贴合实际,提升了模型的可解释性和相关性,在生态环境量化问题方面有重要贡献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一虹.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的环境重置成本法探索[J].学海,2015(04)
[2]韩茜.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PM_(10))造成的健康损失研究——人力资本法实例研究[J].北方环境,2011,23(11)
[3]胥卫平,魏宁波.西安市大气和水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经济价值损失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4)
[4]陈秉衡,洪传洁,朱惠刚等.上海市城区大气二氧化硫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定量评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01)
[5]刘孝玉,王金玉,李盛等.2014年—2015年兰州市居民死因顺位分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7,7(02)
[6]易旭东.生态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
[7]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相关热词搜索: 生态环境 改良 计量 探索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