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修正下次训练的计划。
5.3 教师要有极大的爱心、信心、耐心、恒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在多重残疾儿童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恒心。因为他们是特殊学生中的特殊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有所扭曲,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是很难猜想的。因此,教师要拥有爱心、耐心、恒心,这是对多重残疾儿童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5.4 注意个体差异以及持之以恒
每一个儿童致残原因、致残部位与程度、视力残疾状况等诸方面因素都不尽相同。在训练之前,必须对每一个儿童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评估与诊断,以制定切合实际、符合其本人需要的训练方案。训练要做到经常性、系统性;通过长期训练,逐步积累效果。
5.5 适当的激励措施
对多重残疾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且表扬必须是具体的,如身体语言(抚摩、拥抱)或物质奖励等激励方式,让学生在被爱、被关心、被重视之中学习、生活,以便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参考文献
[1]彭霞光.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M].华夏出版社,1997:207-221.
[2]牧之.盲童教育概论[M].北京盲人出版社,1981.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朴永馨.缺陷儿童心理[M].科学出版社,1987.
[5]沈家英,陈云英,彭霞光.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华夏出版社,1993.
相关热词搜索: 兼有 个案 学前 实验研究 残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