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 浏览次数:

zoޛ)j馝tۑEޡ,.t^u}=]7͵yyu}x]7u}u]7n5~]7ۑMtXiK6
9׾]׭9i--9rدy:nj׭h'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均由山东农业大学环境毒理研究中心提供。

斑马鱼(Brachydonio rerio),购于广东省广州杨氏水族馆,体长(2.00±0.1)cm,在实验室条件下驯养7 d以上,光照时间12~16 h/d,将死亡率保持在5%以下,驯养期间每天喂食1~2次,测试前24 h停止喂食,试验期间不饲喂。挑选体长均匀一致、健康活泼的个体用于试验。

1.2 试验方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和OECD试验准则,采用半静态法测定各药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13-14]。根据预试验结果,每个药剂设置7个浓度(表1),每处理设3 次重复,每重复10 尾鱼,每隔24 h更换1次药液。试验开始后6 h内随时观察并记录试验用鱼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数,其后分别在试验后的24、48、72、96 h观察并记录试验用鱼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数,用玻璃板轻触鱼尾部,无可见运动即为死亡,并用渔网捞出已死亡的鱼,每天测定并记录试验药液温度、pH及溶解氧。

1.3 项目测定

计算供试药剂对斑马鱼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和95%置信限,并根据分级标准进行毒性分级。

1.4 数据处理

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由表2可知,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斑马鱼的LC50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其中,24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1.51×10-3 和1.18×10-3 mg/L,72和96 h的LC50值相同,均为1.15×10-3 mg/L,可见72 h后该药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达到最强。

2.2 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由表3可知,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对斑马鱼的LC50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96 h达到最低,仅0.99×10-3 mg/L。

2.3 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由表4可知,与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相比,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对低一些,虽然在变化趋势上表现出LC50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但试验误差致使24 h的LC50值为6.20×10-3 mg/L,低于48 h的6.36×10-3 mg/L,但72与96 h的LC50值分别为6.12×10-3和5.82 ×10-3 mg/L,呈现出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的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1)该研究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 的96 h LC50 分别为0.99×10-3、1.15×10-3、5.82×10-3 mg/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毒性分级标准(剧毒:LC50≤0.10 mg/L;高毒:0.10 mg/L10.00 mg/L),3种高效氯氟氰菊酯剂型对斑马鱼的毒性均为剧毒,但不同剂型对斑马鱼的毒性差异显著,毒性表现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WP,其中EC剂型的毒性效应是WP的5倍。因此,生产中应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时应根据防控靶标和对象选择合理的剂型和产品,尽可能地选择WP剂型,并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以减少水体污染,避免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影响。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为一类常用的杀虫剂,其同一药剂不同剂型之间由于填充材料、有效成分等的不同,对测试生物的急性毒性存在显著差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型溞的毒性随着剂型的变化而不同,其对大型溞体长的影响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脲醛树脂微胶囊悬浮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高效氯氟氰菊酯聚脲微胶囊悬浮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而对摄食的影响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高效氯氟氰菊酯脲醛树脂微胶囊悬浮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聚脲微胶囊悬浮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0],这与笔者研究得出的结果类似。

参考文献

[1]赵善欢.植物化学保护[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3-90.

[2]ELLIOTT M.Established pyrethroid insecticides[J].Pesticide science,1980,11:119-128.

[3]ELLIOTT M,JANES N F,POTTER C.The future of pyrethroids in insect control[J].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1978,23:443-469.

[4]王振,高越,李光玉,等.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及其润湿性能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250-254.

[5]范仁俊,高越,张润祥,等.2.5%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剂对苹果桃小食心虫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J].昆虫知识,2010,47(2):384-386

[6]JACOBSON A R,DOUSSET S,GUICHARD N,et al.Diuron mobility through vineyard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copper[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5,138(2):250-259.

[7]FRANKART C,EULLAFFROY P,VERNET G.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of Lemna minor exposed to xenobiotics,copper,and their combinations[J].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02,53(3):439-445.

[8]陈爱梅,王金花,夏晓明,等.不同剂型吡虫啉对蚯蚓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9):1758-1763.

[9]才冰,袁善奎,曲甍甍,等.360 种农药制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32(1):31-34.

[10]李华,李秀环,张大侠,等.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14(6):1615-1620.

[11]史梦竹,李建宇,傅建炜,等.8%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J].生物安全学报,2014,23(1):51-55.

[12]严婷,程健,曹婷霞.不同浓度和剂型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急性毒性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8,19(3):64-66.

[13]蔡道基.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S].北京:国家环保总局,2004:26-29.

[14]OECD.Fish,acute toxicity test.OECD guideline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203[S].OECD,1992.

相关热词搜索: 剂型 高效 毒性 斑马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