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噻唑锌SC防治桃树病害试验简报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大孙庄黄桃园进行。供试品种为6年生的NJC83,团片土壤偏黏,中性略酸,肥力中等,树形为开心形,桃细菌性穿孔病常年发生且较重。供试药剂20%噻唑锌SC(悬浮剂,含杂环有机锌杀菌剂,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设500、800倍液2个处理水平(处理Ⅰ、处理Ⅱ),对照药剂为33%喹啉铜SC(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0倍液(处理Ⅲ)、72%农用链霉素SP(可溶性粉剂,北京腾飞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000倍液(处理Ⅳ)、空白对照(处理V),共5个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均在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6月30日共施药4次。药械为手动背负式单喷头喷雾器,弥雾喷布,力求均匀一致。
各处理在第1次喷药前均无发病,在果实采收期即第4次喷药后15d(7月15日),于各处理区随机取样,调查发病情况,计算叶片穿孔病病情指数、病果率和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桃细茵性穿孔病病叶的防效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表1),20%噻唑锌SC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病叶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以噻唑锌5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最好。
2.2 对桃细茵性穿孔病病果的防效 由表2看出,20%噻唑锌SC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病果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噻唑锌5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达到92.58%,极显著好于其余各处理。33%喹啉铜SC 800倍液与72%农用链霉素SP 3000倍液、20%噻唑锌SC 800倍液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病果的防效基本相当。试验中还观察到:噻唑锌对桃树无药害,应用安全,且对桃果实品质、叶片表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小结
田间试验表明,20%噻唑锌SC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均具有显著的防效,持效期在15d左右,噻唑锌SC 500倍液处理的效果好于800倍液处理。建议20%噻唑锌SC以推广500倍液,间隔期以15d左右为宜。
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276000)
陈修会 冷鹏 沈凌言 孙凤臣
砀山酥梨应用
稼福乐黄腐酸活性肥试验
为提高砀山酥梨的品质,寻求筛选出绿色有效的营养肥及施用方法,2009年我们在砀山酥梨上喷施稼福乐黄腐酸活性肥进行试验比较,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园选设在安徽省砀山果园场科研所13年生梨园.株行距2m×5m,土壤为黄河故道冲积的潮土类泡沙土,pH值为7.8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约0.7%左右,树势中等,生长管理水平良好。
供试稼福乐黄腐酸活性肥由合肥海川生物科技发展公司生产,为袋装液体肥(25mL/袋)。该产品系将煤炭萃取物黄腐酸(FA)活性降解物(活性有机物质“AOM”)与多种营养元素及助剂复配而成。以美州星肥料作为对照,由安徽省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生产,为瓶装液体肥(100g/瓶)。试验设5个处理:稼福乐为600倍液喷1次、喷2次、喷3次(分别为处理①、②、③),美州星400倍液肥喷3次作肥料对照(处理④),喷清水作空白对照(处理⑤)。
选择树体大小、生长势和结果较一致的树作为试验树,试验以单株为单位,每处理重复3次。具体喷施时间为第1次6月20日、第2次7月21日、第3次8月24日,每次喷施均在当天上午8—9时进行,均匀细致地喷施新梢、叶片和果实。
8月底调查新梢和叶片生长情况;9月21日采收时调查病果率、单果重、带皮果实硬度、果实固形物含量和单株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梨树新梢和叶片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稼福乐和美州星叶肥对砀山酥梨新梢生长长度影响不大,而叶片普遍增重。其原因初步分析认为:砀山酥梨新梢生长加速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6月中旬都基本停止生长;同时,砀山酥梨新梢基本上多为一次生长,很少有二次生长,所以喷施对酥梨新梢生长长度影响不大;而喷施叶肥后,能明显促进叶片增绿、增厚,所以叶片鲜重普遍增加。
2.2 对酥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喷施叶面肥均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尤以喷3次稼福乐液肥更明显,比空白对照病果率降低8.8个百分点;其次是喷3次的美州星液肥,病果率较空白对照降低8.1个百分点;稼福乐喷2次的好于喷1次的。从表1还可以看出,喷肥后单果重较不喷肥的增加5.0%~12.0%,单株产量提高了6.0%~20.4%,果实带皮硬度略有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因此果实品质提高,每667m2可增收5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综合考虑,喷3次稼福乐的效果较喷3次美州星好。
3 小结
综上所述,试验结果认为,砀山酥梨喷施稼福乐黄腐酸活性肥效果明显,以喷3次的最好,能够促进叶片增绿、增厚,提高光合效能,单果重和产量增加,抗病性能增强,增质、增产、增效。试验进一步证实,稼福乐液肥性能稳定。无毒、无害、无污染、防病、抗病,是生产绿色砀山酥梨的优质特效肥料。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235391)
陈昭存 宋清 赵永杰
苹果新品种——粉红秦冠
粉红秦冠是静宁县在1988年从陕西礼泉调人一批秦冠苗木栽植建园后于1994年在贾河乡中堡村杨合作园中发现的一株变异植株,果实着色与普通秦冠差异显著,而套袋栽培脱袋后呈粉红型,后经多点高接观察与考证,初步认定为秦冠的变异。其变异性状稳定、丰产性和商品性、耐贮性、抗病性均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晚熟苹果新品种。
1 主要性状
1.1 生长结果习性 该品种生长势强,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幼树以长果枝和腋花芽结果为主。极易成花,进入结果期早,易丰产。成年树长、中、短果枝及腋花芽均可结果,而且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强,自花结果率高,产量很稳定,基本上没有大小年结果现象。
1.2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大,平均单果重300g,最大果重420g。大小均匀,果形短圆锥形,果形指数0.84,高桩。套袋果脱袋后上色快,脱袋后10~15d果面呈粉红色,非常美观漂亮。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松脆、汁液多,果肉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耐贮藏,贮后色正,不褪色,品质佳。
1.3 物候期 该品种在甘肃陇东,花芽在3月下旬萌动;初花期在4月中旬,盛花期在4月下旬,终花期在5月上旬;果实在10月中旬成熟;落叶期在11月中旬。
1.4 适应性及抗性 该品种树势强健,抗性强,对干旱、花期低温、夏季高温等自然灾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合理建园 选择土层深厚、坡度较缓(坡度小于5。)的向阳山地建园。栽植密度不宜过大,山地建园以3m×4m的株行距栽植,667m2栽植54株较适宜。
相关热词搜索: 摘登 来稿下一篇:棚室蔬菜如何防控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