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潜山市是瓜蒌的宜产地、原产地,是瓜蒌籽、瓜蒌种苗等的集散地。瓜蒌是潜山重要的地方特色经济作物,有悠久种植历史。潜山市瓜蒌产业规模较大、品牌响,栽培技术、种苗繁育技术较好,产业带动能力强,是产业扶贫的好途径,同时有效带动仓储、物流、农资、电商、包装等行业快速发展。分析了潜山市瓜蒌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发展壮大瓜蒌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瓜蒌;產业;发展;优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6-023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6.06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dvantag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Industry in Qianshan City
GE Jiang hong (Qianshan City Plantation Administration Bureau, Qianshan, Anhui 246300)
Abstract Qianshan City is a suitable place and origin of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which is also a distribution center for seeds and seedlings of T.kirilowii.T.kirilowii is an important local economic crop in Qianshan City that has a long history.T.kirilowii industry in Qianshan City is of large scale, famous brand, goo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seedling breeding technology, as well as strong industrial driving ability, which is a good way for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s and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warehousing, logistics, agricultural materials, e commerce, packaging, and so on. In the study, we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kirilowii industry in Qianshan City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Industry;Development;Advantage;Suggestion
瓜蒌亦称栝楼,也有称吊瓜、杜瓜、药瓜,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攀援草本植物[1]。
在我国瓜蒌作为中草药种植历史悠久,瓜蒌始载于《本经》[2-3]。宋代《本草图经》,明代《本草纲目》均有记载。瓜蒌为常用大宗中草药之一,瓜蒌的果实、皮、根均可入药。瓜蒌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消肿排脓等功效。瓜蒌皮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瓜蒌仁(籽)主治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天花粉(根)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4-5]。随着现代医药水平的不断提高,瓜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做中草药[6]。瓜蒌的果实中含三匝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丝氨酸等挥发油,饱和脂肪醇混合物,饱和脂肪酸混合物[7-8]。瓜篓籽中含油脂、甾醇、三萜及其苷。根含有天花粉蛋白、多种氨基酸、肽类以及多糖等[9]。瓜蒌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抗溃疡、泻下作用。另外,瓜蒌还有抗菌、抗衰老、抗癌、抗艾滋病等作用。
瓜蒌的籽占瓜蒌果实净重1/3以上,一个瓜蒌果实中含种子70~420粒。现代对瓜蒌食用性开发主要体现在瓜蒌籽上。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瓜蒌籽含不饱和脂肪酸16.8%,蛋白质5.46%,并含17种氨基酸,三萜皂苷,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微量元素。食用瓜蒌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10];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有輔助疗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绿色食品意识的增强,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三高”和便秘等疾病,瓜蒌籽必将成为中老年人群首选的休闲绿色保健食品。瓜蒌籽炒熟后味道润绵、脆香特异,其外观褐色艳丽、籽仁饱满,被誉为“瓜子之王”,是食用瓜子中的上品[11]。
瓜蒌皮、天花粉、全瓜蒌作为中药材需求量逐年稳步增加,价格稳定。瓜蒌籽市场由早期的江浙沪皖一带,逐渐向全国市场拓展,前景十分广阔。
1 潜山市瓜蒌产业特点
1.1 是瓜蒌的宜产地 潜山市位于长江北岸、皖河上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6 ℃,有天然适宜瓜蒌生长的大气候。同时,山体高大,对流明显,晴天形成局地环流,雨天降水充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温暖湿润,也有适宜瓜蒌种植的小环境。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水稻土、棕壤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适宜瓜蒌种植。
1.2 是瓜蒌的原产地 潜山是我国野生瓜蒌发源地之一,明洪武年间,鄱阳湖洪灾,部分江西村民迁来潜山王河、梅湖一带,在修筑防洪堤坝时,无意将周边野生的瓜蒌根移植到堤坝上;至清康熙年间,附近的孤老坝、老虎园一带遍生瓜蒌[12]。1937年,患气管炎24年的村民卢某,因自食瓜蒌籽而愈[13]。1940年,当地世袭郎中范绍先发现到这个例证,且将此事广而告之,众人皆知瓜蒌籽可食,并可治疗气管炎。1984年,安徽大学教授何家庆调查大别山区植物资源时,途经潜山王河镇、油坝乡一带,见当地村民有食用瓜蒌籽的习俗,十分感兴趣。之后,又多次回访。1993年以来,瓜蒌大田栽培逐渐得以推广,瓜蒌籽作为茶点炒货、休闲零食被广泛接受,成为潜山村民待客礼仪之必备佳品。1996—2000年为潜山瓜蒌零星种植阶段,2001—2008年为稳定发展阶段,2009年至现在为快速发展阶段。
1.3 是瓜蒌的主产地 潜山市把瓜蒌作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和扶贫产业来抓,近几年来,投入资金2 500万元支持瓜蒌基地扩模、品牌培育和龙头企业发展,涌现出梅城、王河、痘姆、黄铺、槎水等瓜蒌产业发展重点乡镇,横中、万全等省“一村一品”瓜蒌示范村,仙驾、求知、河庄、红光等特色专业示范村。2018年全市产瓜蒌籽3 980 t,占当年全国总产量近1/5,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瓜蒌籽生产县[14]。
1.4 是瓜蒌的集散地 据市场调查,近3年全国销售瓜蒌优质种苗4 000万株,新发展生产基地1.66万hm2,其中潜山市供应3 300万株,占82.5%。2017年,全国瓜蒌籽总产量 18 750 t、瓜蒌皮9 000 t、天花粉1 550 t,其中潜山市收购瓜蒌籽9 500 t、瓜蒌皮4 000 t、天花粉700 t,分别占50.7%、 44.4%、45.2%;交易瓜蒌籽9 500 t,其中6 000 t在市县内企业加工销售。可以说,潜山是全国最大的瓜蒌种苗供应地和瓜蒌籽集散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瓜蒌之乡”。
2 潜山瓜蒌产业现状
2.1 规模较大 从基地看,2019年全市瓜蒌种植面积 3 733.33 hm2,其中当年新建333.33 hm2,覆盖全市所有乡镇;预计可产瓜蒌籽4 370 t,销售瓜蒌种苗1000万株,产值2.5亿元。从龙头企业看,拥有规模企业16家,省级瓜蒌联合体1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瓜蒌专业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65家;2018年加工销售瓜蒌籽8 500 t,销售收入8亿元,其中线上销售3 500 t。
2.2 品牌较响 2010年,天柱山瓜蒌籽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12月24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国标GB 19300—2014,将瓜蒌籽列入籽类食品。潜山市目前拥有瓜蒌系列产品注册商标16个,其中8家规模加工企业统一使用“地理标志+企业商标”母子品牌管理模式,参加国内农产品展销和线上线下销售。“绿色食品A级产品”8个,种植面积2 000 hm2;“有机食品”2个,种植面积64 hm2。天柱山瓜蒌籽先后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瓜蒌皮、天花粉已进入浙江、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等中药材市场。2016年天柱山瓜蒌籽首次出口欧美,走向海外市场。2018年潜山(瓜蒌)成功入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潜山市以“天柱山瓜蒌籽”特色产业列入2018年安徽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发展试点县。
2.3 技术较好 制定了天柱山瓜蒌、食用瓜蒌栽培技术规程、食用瓜蒌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瓜蒌枯萎病防治技术标准等4个食用瓜蒌安徽省农业标准,发布7个潜山县(2018年8月撤县建市)农业标准。2017年,获批国家瓜蒌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成功选育皖蒌1、4、5、6、7、8、9、12、15、18号共10个新品种。瓜蒌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2次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获省级科技成果,5次获市县科技进 步奖。
3 潜山瓜蒌产业带动作用
瓜蒌产业已成为潜山市特色农业新的增长点,是产业扶贫的好途径,同时瓜蒌棚架栽培还具有良好的休闲观光效果。农民可以自己在自留地种植瓜蒌,取得经营性收入;也可以将土地流转给瓜蒌大户或企业、合作社,取得财产性收入[15];还可以在瓜蒌企业、合作社务工,取得工资性收入。
3.1 带动就业“多” 瓜蒌属于劳動密集型产业,每公顷瓜蒌种植年需投入劳动力工作日225个,同时还可以实施间作套种。瓜蒌产供销一条龙,链条较长,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较多,不完全统计,潜山市从事瓜蒌相关产业的近1万人。
3.2 带动脱贫“好” 瓜蒌产业已成为潜山市产业脱贫的重要依托。2018年我市瓜蒌产业带动贫困户4 298户,贫困人口8 412人,其中自主发展、订单收购643户125.267 hm2,当年增收470万元,户均年增收7 310元;吸纳劳动就业2 267人,年人均增加劳动收入8 000元;土地流转1 705户,土地流转面积318.533 hm2,户均年增收1 680元;1+1+N小额信贷模式带动11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户均年分红收 入3 000元。
3.3 带动行业“兴” 瓜蒌产业以潜山为核心,辐射江苏、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山东、浙江等省以及省内池州、黄山、合肥、滁州、六安等市。截至目前,辐射带动全国瓜蒌种植面积达1.667 hm2。同时,有效带动仓储、物流、农资、电商、包装等行业快速发展。
4 发展壮大潜山市瓜蒌产业的建议
4.1 培育壮大瓜蒌产业
4.1.1 建设瓜蒌优质种苗繁育中心。收集和研发瓜蒌新的种质资源,建设种质资源圃,选育、扩繁优良新品种种苗,解决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建设2~3个优质种苗繁育中心,每个中心建立瓜蒌种质资源圃和组培室、瓜蒌新品种种苗繁育基地,按照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的3级种苗繁育体系进行功能分区及种苗繁育区建设,年供优良新品种种苗1 000万株,满足市场对优质种苗的需求。
4.1.2 建设瓜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全市推广瓜蒌新品种,推广高垄、移垄栽培、土壤消毒、高密度高产栽培、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组培苗栽培、瓜蒌根结线虫病等病虫害绿色防空、肥水一体化等技术,完善瓜蒌病虫害测防体系,提高产量,提升产品品质。建议推广品种“皖蒌9号”“皖蒌15号”;示范品种“皖蒌18号”。
4.1.3 搞好瓜蒌系列新产品开发利用。以经济开发区、梅城、王河等乡镇为重点建设瓜蒌加工园区,延伸产业链,开发瓜蒌保健功能饮料、精制瓜蒌油等,瓜蒌籽、瓜蒌皮、根(天花粉)精深加工,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新成果应用,提升瓜蒌产品的附加值,打造瓜蒌产品物流园,延长产业链条。
4.1.4 组建专业化瓜蒌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专业化的土壤深翻、挖根、飞机防治病虫害等社会化服务队,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服务,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种植成本。
4.1.5 加大对瓜蒌生产基地支持力度。为减轻瓜农负担,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增加瓜农经济收入,将瓜蒌保额从 1.2万元/hm2提高到1.5万元/hm2,瓜农自缴保费 150元/hm2,市财政配套600元/hm2;将瓜蒌基地发展列入《潜山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予以奖补。
4.2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4.2.1 抓好瓜蒌生态观光园建设。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依托,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建设田园化、景观化现代瓜蒌种植、休闲、采摘、旅游、观光等园地[14]。园内建设观光道路、停车场、餐饮、公厕等配套设施。
4.2.2 发挥瓜蒌产业联合体作用。借鉴现有瓜蒌产业联合体成功模式,新增产业联合体1~2家,带动更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良性发展。
4.2.3 建设电商平台。在现有乡镇电商综合平台基础上,鼓励龙头企业加快自身电商平台建设,新增电商平台5~10家,建设企业店铺,瓜蒌系列产品展览厅等。
4.2.4 打造瓜蒌文化节。利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平台,打造瓜蒌产业节庆活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通过瓜蒌生态观光园等项目建设,实现三产融合,同时将瓜蒌等特色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拓展产业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16]。
4.3 提升瓜蒌产业品牌价值
4.3.1 鼓励创建“三品一标”。规范全市瓜蒌品牌,推广统一的全市区域公共品牌天柱山瓜蒌籽,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驰名商标等。
4.3.2 建设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在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基础上建设市级瓜蒌质量监测中心,制定全市瓜蒌种植、生产规范流程体系,负责对全市瓜蒌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基地瓜蒌质量例行监测和常规抽检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农业物联网系统试点,实现责任主体对瓜蒌种植园内瓜蒌生长环境的自动信息检测与控制,对瓜蒌生长状态实行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建立瓜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公众瓜蒌消费安全,维护潜山天柱山瓜蒌产品质量信誉[17]。
4.3.3 做好天柱山瓜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为保护和利用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块金字招牌,政府出台相关文件,秉承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一是抓品牌整合,推行瓜蒌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使用许可证制度,大力实施“四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战略。二是抓质量提升,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广瓜蒌籽先进加工技术,规范加工程序,严格加工要求,保证瓜蒌籽品质。三是抓市场监管,以市监、公安、农业、科技等部门为主开展联合执法,规范市场行为。
4.4 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4.4.1 建设省级瓜蒌区域试验站。联合省级科研单位成立有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进驻的试验站。构建瓜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推深度合作,充分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开展瓜蒌新品种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瓜蒌新产品深加工研发,提高瓜蒌可持续利用开发能力。
4.4.2 开展“瓜蒌籽食用安全性评价”技术课题研究。开展瓜蒌籽食用历史的评价、生产工艺研究与评价,主要成分及含量的评价、质量标准的评价、国内外相关安全性文献资料的评价、卫生学试验的评价,完成瓜蒌籽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
4.4.3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利用民生工程“技工大省培训”平台,加大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8]。
参考文献
[1] 宁志怨,董玲,陈静娴,等.瓜蒌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34(4):560-563.
[2] 杨廷桢,高敬东,杨明霞,等.瓜蒌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J].甘肃农业科技,2003(10):48-49.
[3] 范丽媛. 瓜蒌籽油体外抗氧化活性、氧化稳定性及煎炸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4] 尹健. 信阳瓜蒌的人工栽培及主要害虫的发生、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5] 高培培,章艺,刘鹏,等.药用植物瓜蒌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6):77-79.
[6] 黄会明. 瓜蒌籽粒的物理机械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7] 韩翔. 瓜蒌炭疽菌的生理生态及病害防治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4.
[8] 张玉川. 吊瓜中病毒的分子检测及其光合生理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1.
[9] 丁建营,刘春娟,郭建军,等.天花粉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提取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8,29(13):1859-1864.
[10] 段崇英. 山东道地药材仁瓜蒌的质量考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11] 马志虎. 瓜蒌籽油和瓜蒌果皮叶黄素的超临界CO 2萃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12] 任静,何家庆. 瓜蒌子资源的利用及其价值[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 20(6):21-22.
[13] 熊晚珍,胡再,孙志国,等.安庆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2(6):914-917.
[14] 潜山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EB/OL].(2019-04-23)[2019-03-05].http:///a/271677025_181521.
[17] 張昕.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J]. 四川农业科技, 2016(7):30.
[18] 周美蓉. 浅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模式[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4):19.
相关热词搜索: 潜山 产业发展 优势 建议 市瓜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