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012岁~2014年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和四川省《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对县内居住3年以上、35岁~64岁妇女每年抽取1000名进行乳腺癌筛查;摸清我县35岁~64岁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得出:3年共计检查妇女3302人次;经临床检查,发现可疑阳性1965人;送超声检查,查出阳性271人,再送钼靶X光检查,发现可疑乳腺癌13人,最后送病理诊断,共确诊乳腺癌4例。结论:我县3年共查出35岁~64岁农村妇女乳腺癌阳性271例,阳性检出率8207.14/10万(271/3302);乳腺癌发病率3年平均为121.13/10万(4/3302),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发病率。
【关键词】农村妇女 乳腺癌 检查情况 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54-01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之首。乳腺癌已对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县2012年~2014年3年间,被四川省列入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县,按照卫生部《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和四川省《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每年筛查1000名妇女乳腺癌发生发生情况,分别代表全县35岁~64岁妇女(2012年162903人、2013年167392人、2014年170340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把全县分为9个片区,然后在片区被抽中的村内,根据村委会提供的所辖区域人员名单,对"居住3年以上、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的35岁~64岁妇女"全部进行检查,直至筛查任务完成。检查内容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及问卷调查、临床手诊发现异常者送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彩超检查、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可疑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一步诊断和追踪随访,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上报。
1.资料来源:
全县3年内共抽样筛查的35岁~64岁妇女资料3302人;发放健康知识问卷3302份。回收3035份;267人不能回答或不愿回答。
2.统计结果:
2.1 任务完成率:应抽样筛查3000人;实际筛查3302人,超额302人,平均每年超额完成任务10.07%。
2.2 患病率:受检人群中3年累计检出乳腺癌4人,3年平均乳腺癌发病率为121.13/10万(4/3302);(见表1)。
2.3 阳性检出率:临床检查乳腺癌阳性者1695人,检出率51.33%(1695/3302);1695人送超声检查,查出阳性患者271 人,检出率为15.99%(271/1695);271人送乳腺钼靶X检查,查出乳腺癌可疑患者13人,检出率4.80%(13/271);13人送病理诊断,确诊4人为浸润性乳腺癌,确诊率为30.77%(4/13)。
2.4 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51.39%(1697/3302);部分知晓率40.52% (1338/3302);不知晓率8.09%(267/3302)。
2.5 年龄分布情况:临床检查查出的1695人阳性患者中,35岁~45岁占37.29%(632/1695);46岁~55岁占39.71%(673/1695);56岁~64岁占23.00%(390/1695)。
乳腺囊性增生232人中,35岁~45岁占有率34.05%(79/232);46岁~55岁占有率45.69%(106/232);56岁~64岁占20.26%(47/232)。乳腺癌4人中,35岁~55岁2人;56岁~64岁2人。
3.讨论:
3.1 3年内通过临床检查方法共计查出乳腺癌可疑阳性1695人。通过超声检查,查出乳腺癌阳性271人,其中:乳腺囊性增232人,构成比85.61%(232/271);乳腺纤维瘤3人,构成比1.10%(3/271);乳腺脂肪瘤30人,构成比11. 07%(30/271);乳头囊肿1人,构成比0.37%(1/271)。乳腺钙化1人,构成比0.37%(1/271);乳腺癌4人,构成比1.48%(4/271)。 (见表2)。
3.2 从我县3年妇女乳腺癌检查情况统计看,其发病率平均121.13/10万,高于《肿瘤》杂志报道的《2003~2007年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现状---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资料分析报告》的41.64/10万,高于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上海68.58/10万、大连59.43/10万;也高于同时期世界其它发病率高的国家,如:丹麦101.1/10万;法国99.7/10万。
发病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样本的抽样系统误差,个别地方存在未严格按规定进行抽样,而是为了完成任务把一些不属于抽样社区的妇女一并纳入筛查范围,造成筛查阳性率偏高。
3.3 健康知识知晓率尚未达到《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要求的"回答正确率70%以上"标准,因此,对预防乳腺癌等方面的健康知识为:不知晓。还需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健康传播与教育。
3.3 从送超声检查阳性的271人年龄分布看: 35岁~55岁以下占66.05%(179/271);56岁~64岁占33.95%(92/271)。乳腺癌确诊的4人中, 49岁1人;55岁1人;58岁1人;62岁1人;平均年龄为56岁。由此可看出:我县妇女乳腺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范围内。恰恰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妇女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她们承担着妻子、母亲、子女的多重角色,也承担着多重压力。她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没有定期做健康体检,很多人都是明显感到身体不适才去检查,却已经到了癌证晚期。
3.4 送病检虽然为阴性,但满一年后进行复查,已对2012年、2013年两年中送病理检查阴性妇女进行复查,未发现乳腺癌发病病倒。
4.建议:
4.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47万乳腺癌患者,每年还要递增3%左右。如果按照3%的增速来算,中国2014约有50万乳腺癌患者。针对我县妇女乳腺癌患病率高,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现实情况,在今后的妇幼保健工作中,应将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作为日常工作。首先,政府必须主导,卫生计生委、妇联应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要积极协调,认真组织,建立健全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调机制。县乡村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使此项工作能形成合力,切实做好。
4.2 创建和巩固爱婴医院,提高母乳喂养率。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宣传,提高农村妇女乳腺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要分级召开乡村干部会、妇女会,开展乳腺癌防治知识讲座。办宣传专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电视、新闻媒体宣传。在医院必须巩固爱婴医院知识,医护人员必须坚持产后母乳喂养指导,让产妇知晓母乳喂养的好处和重要性。此外,还要向孕产妇的家属宣传母乳喂养、乳房保护方面的健康知识,共同促进母乳喂养,减少乳房疾病发生。
4.3创新服务理念,确保每位适龄农村妇女均能得到检查。努力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妇幼人员积极性,不管国家下达与否"乳腺癌筛查项目",都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妇幼保健日常工作之中,在常年开展的妇女病查治过程,一并开展乳腺癌筛查。将此工作渗透到千家万户,惠及到每一个农村妇女。要保证那些交通不便的妇女都能接受检查,对于路途较远、集中较为困难的村组,可统一组织专车接送;检查尽量避开农忙时节。也可采取流动检查点,以村为单位流动设点检查,方便群众。保证所有乡、村适龄妇女都能享受到检查服务。对于查出乳腺癌阳性者要送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复查确诊,确诊后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坚持病理诊断结果阴性者及乳腺癌癌前病变者1年后随访。
4.4完善妇幼卫生信息直报系统,确保农村妇女能得到及时检查和治疗。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专职工作人员信息收集、汇集、反馈、上报的能力。建立健全各个环节登记制度,加强信息工作各个环节质量控制,对阳性患者及时随访。对查出的乳腺癌阳性患者,出报告后24小时内书面反馈给当事人,并给予其合理治疗建议;确保乳腺癌患者接受治疗率达100%。
参考文献
[1]《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试行).卫生部 . 2009年7月3日
相关热词搜索: 乳腺癌 农村妇女 检查 情况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