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黄芪买回来了吗?”今天我刚下班回到家,妻子就着急地从我手中把黄芪接过去,拿去泡茶了。
用黄芪泡茶喝,是前几天我与妻子逛街时,遇到妻子一位现今已是营养学硕士的高中同学而学来的美容秘籍。记得那天刚与同学相遇,妻子起初都不敢相认自己的老同学了,因为这位营养学硕士根本就不像是年近40岁的人,尤其是她的皮肤、气色甚至都强过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女性。“黄芪是个宝,泡茶葆青春”是这位营养学硕士的美颜秘诀。当时妻子的同学也认真地看了一下站在旁边的我,便悄声对妻子说:“你丈夫是否时感乏力,稍微活动一下就出现心慌、气促、易出汗,稍不留意就会感冒,而且一旦感冒了,症状往往就非常严重,常需挂点滴才能缓解?”妻子听后,吃惊地连连点头而言:“不错,不错,你怎知晓?在闷热的天气里,只要在相对封闭一点儿的环境里待的时间稍长一点儿,他就会出现头昏、胸闷、心慌、气促等不适,更有甚者,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这种情形也时有发生。为此我丈夫几次去医院做过多项检查,却无一异常发现,我们俩都很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气虚的表现,有一种非常简便易行的应对方法,你只需去附近的中药店买点儿黄芪回家,泡水代茶饮,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即可见效了。”
妻子的同学进一步介绍说,其实自制黄芪茶非常简单,与日常泡茶没啥区别——把已切片的黄芪,放进茶杯,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就可以了。为了充分发挥黄芪补气补血的功效,水一定要用沸水,茶杯最好使用有焖烧功能的,目的是确保黄芪的有效成分能尽可能融入水中。如果条件允许,将黄芪片用大火烧开后,再小火继续煮上三五分钟,那样效果更好。
一般来说,黄芪泡水代茶喝,至少要坚持半个月以上,才能有增强免疫力、补脾肺、增强体质的养生效果。但在饮用的过程中,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不同体质的人在使用黄芪时要区别对待:阴虚体质,在煮黄芪水时最好加入麦冬、沙参、熟地黄等一块儿服用;湿热体质的人最好要有清热的东西来搭配,如黄连、黄芩等。
其次,黄芪又分生黄芪和炙黄芪,炙黄芪补气升阳的效果更好。
再者,用黄芪泡茶煮水时要循序渐进,量和频率要由少逐渐增加。一般来说,第一次使用时,干药材以每天三五克泡茶为宜,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应停用或咨询医师后才能继续使用。如果饮用后,身体的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有所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其他副作用时,可酌情增加用量和频率,但一天的使用量不要超过12~15克。
点评:
黄芪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黄芪不仅有增强细胞活力,延缓细胞衰老进程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力等功能。
单味黄芪缘何对补气补血会有如此神奇的疗效呢?这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从发病机理来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上文中男主人翁此证则多属肺气虚弱。肺主气,司呼吸,主管发散和肃降,即具有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功能。现肺气虚弱,则其功能减弱,导致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下降,故在遭受外邪侵袭时,极易发病,具体可表现为乏力、易感冒、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而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饮用黄芪茶,即可达到补肺气、固肌表的目的,使得肺司呼吸、主宣发的功能正常,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其次,从黄芪的药理作用来看,黄芪一方面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促进红细胞、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白细胞显著增加,可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强心、抗衰老的作用。黄芪对多种细菌和病毒还有直接或间接的杀灭能力。因此,饮用黄芪茶,可明显地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正因其有治病强身的功能,故将黄芪茶又称为“黄芪健身茶”。
当然,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黄芪既属于药物,则必然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因此,在选择服用“黄芪健身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实属于虚弱证候;
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时伴有典型虚弱症状者除外);
3.无实热证象(如有则需要在“黄芪健身茶”中加入适量菊花、金银花等药性清凉的药物)。
黄芪除了能用来泡茶之外,日常饮食中,煲汤、浸酒、炒菜时,都可作为材料。
相关热词搜索: 黄芪 血气 泡茶下一篇:营养专家常吃的6种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