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对大学生多种需求的全面、深入了解和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的一般规律,他认为人是有多方面需求的,人的需求是人行为的动力。因此,正确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及其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09-12-04
作者简介:孙明辉(1987-),女,河北邯郸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1]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2]只有低级的需要基本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了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
二、需要层次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关心大学生的物质生活
生理需要包括吃、喝、住、穿等等,只有在这些基本需要解决之后,大学生才能向更高一层次需要迈进。如果大学生还在为生存而忙碌,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不是学习,而是如何去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
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重点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可按照不同资助方式开展资助,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性功能,开设“绿色通道”缓解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其次,要根据贫困学生实际情况发放一定的困难补助,如伙食补助、火车票补助,设立优秀困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等;再者,还可向学生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岗位如辅导员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寝室楼管助理等,适量增加他们的收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
2.关心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
马斯洛指出人有安全需要。安全需求是指对人身安全、生活环境安全等的追求,在这里可延伸为大学生对求学环境、社会环境安全的需求。[3]因此,高校要在满足学生基本生理需求的基础上,要关心学生的身心、财产安全,给予心灵上的指导和关爱。
(1)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安全防范基本常识。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演练、相关安全教育讲座等形式各异的方式和方法,加大学生对防火防盗、上当受骗、交通安全、灾害急救、传染病预防等方面的重视和关注,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责任感,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保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整顿校园秩序,强化校园治安。要加强组织管理,逐步建立起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责任机制,消除安全隐患。不断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加强管理和监督,切实为广大在校大学生创造出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
(3)开展心理咨询,注意大学生心里疾病的防御。新形势和新时期下,大学生的安全需求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高校要尤其重视心理健康咨询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4]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咨询者的心理、行为、生活、工作施加影响,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大学生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最终实现恢复心理平衡、维护身心健康的目的。
3.使学生具有归属感和赢得别人的关爱
(1)重视辅导员对学生思想的指导作用。辅导员要指导和教育学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父母、善待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及其它可爱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意识和正确的爱情观,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园社团和班级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集体意识,增强归属感,赢得别人的爱。
(2)活跃校园社团建设。社团是大学生中间的一个重要的非正式群体。社团成员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沟通能力、获得友谊和归属感。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
(1)在教育原则上,要继续坚持民主原则和层次原则。一方面,要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为学生创造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机会,发挥大学生的才智,张扬他们的个性。[5]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差别,理解學生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现实需求,对学生合理的建议和需求要支持要鼓励,增强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的提高。
(2)在教育方式上,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精神的塑造作用。高校可借助学术报告、演讲辩论、才艺展示、科技竞赛、有奖征文、体育竞技等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拓视野、获取知识、表达自我的舞台,在活动中赢得师生的认可和好评,满足被尊重的需要,进而满足他们的自尊需求。
5.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在不断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美化校园自然环境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建立起一个学术环境良好、育人环境宽松、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软环境,加强校风、校纪和学风建设,优化民主政治环境,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
(2)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要善于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6]注意对学生创造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独立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批判精神,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发散思维、开拓视野、不断挑战自我,获得学习上的满足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磊,马维华.管理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郗蕴超,罗树明,周颖.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5).
[4]贺倩.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讨[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8).
[5]雷娟.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8,(3).
[6]刘珉曳.论高校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创造力[J].消费导刊,2009,(16).
[责任编辑:王建武]
相关热词搜索: 需要层次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