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随着都市化程度的加剧、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求之若渴。本文以江南古镇园林为典范,营造人们追求情感归属的天堂,实现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梦想。
关键词:江南园林;景观要素;现代小区
1 江南园林现代意义发掘的必要性
综观各类研究,大抵都是从哲学、文学、美学、风水学、园林学等方面分析、品味和鉴赏江南园林,主要涵盖园林史、造园名家及造园理论、园林景观物质构成要素、园林特点及造园手法等方面内容。随着时空的变化,江南园林原有的本义有所改变,为了保值园林,继承园林精髓,现代实践意义需要被发掘。只有寻找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古典园林才能在现代社会继续闪烁光芒,才能持久地存在与发展。
2 江南古镇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导入
2.1 “山石、水体、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要素的导入与转换
锦绣江南家园景观主要体现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格局,有“黑、白、灰”的民居色彩,有“轻、秀、雅”的建筑风格与“情、趣、神”的园林意境。锦绣江南家园是“山石、水体、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北靠吴中路,南临蒲汇塘,东依新径港,西接虹井路,总占地面积约40hm2。该居住小区在设计之初就明确了文化为首位的观点,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注重创造绿色生态,突出了园林文化主题。
2.2 生态理念的导入与转换
江南园林的山水构架、植物配置与建筑组合都具有生态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融合。作为现代人居经典环境典范的锦绣江南家园,引入了园林的生态理念和现代仿古的处理方法。它依照我国园林的绿化手法,摒弃常见的大面积草坪,结合季节因素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特性合理安排植物群落。
2.3 空间布局形式的导人与转换
江南园林从整体空间布局来看一般由几个景区组成,而每个景区都有不同的主题景观,各显特色。如在江南园林中,蕴含课读与耕作功能的课植同由厅堂区、假山区、同林区3大部分组成;由表示时空序列的春夏秋冬4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组成的严家花园;由历史不同的凝霞阁、桃花潭、邑庙、清镜塘4个景区组成的秋霞圃;由戏鹅池、逸野遣、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组成。这种采用透景、映景、对景的手法,并采取数个层次视点构成了节奏空间,使景观视觉流动起来,因而实现通透、简洁、自然、和谐的效果,达到中国泼墨山水绘画的旷然境界。
3 江南古镇景观要素引入现代居住小区的策略
3.1 丰富现代表现手法
要用蕴含古代景观元素的现代造型来沿承传统文明,以实现景观和功能的双层需要。可以采用现代技术表现自然山水。对于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有助于居家休闲和陶冶性情,也可以增强审美景观效果。而现代居住小区则运用假山现代造型手段来构筑,让其更有动感、活泼,更具现代造型的抽象简约之美。对于现代居住小区来说,空闸分隔既要继承古典园林的表现形式,又要考虑现代人居的功能需要。
3.2 加强空间区划,适应现代生活
江南园林多为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因而以隐贵为特色,仅供一家一户独享的同林窄间。因而现代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要有所扬弃地加减相应的功能空间,以使其能充分满足不同住户和不同年龄居民的使用要求。可以分门别类地打造免打扰户外活动空间。现代居住区在引进江南古典园景观要素时要作相应调整,需分门别类地设置形式各异,更多地掩映在绿树丛中大小不等的户外活动场地。还应促进交往的随机接触邻里空间。在现代居住小区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各类半公半私的邻里间设置。这种空间应结合凉亭、迂回曲折的游廊、水榭等林中常见的建筑小品加以设置,可以现代造型再现。
3.3 增强文化感染,丰富宜居内涵
人类在寻求理解生存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文化,它有着整体的、开放的、发展的特性,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惯性和积淀性。园林是一种建筑活动,而建筑活动是人类征服自然、谋求生存的活动,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总之,从改善人居环境角度对江南古镇园林景观要素进行开发利用,就要充分利用好江南古镇园林的自然要素和文化要素,采用新科技、新材质、新工艺,将其融入到现代小区中,形成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环境与家居的“天人合一”,真正使融人古典景观要素的现代化小区成为现代人养生、休闲、居住的好去处。
参考文献
1 何世成.文脉承传与风格创新——浅谈“锦绣江南家园”住宅小区设计风格[J].住宅产业,2007(1)
2 徐剑波.把园林理念融入城市规划——论宣城景观特色的保护与塑造[J].安徽建筑,2004(6)
(责任编辑 舒丹丹)
相关热词搜索: 江南 古镇 导入 要素 园林景观上一篇:贾谊故居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