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观河源市阮啸仙烈士陵园后感 阮乃纲诗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观河源市阮啸仙烈士陵园后感 阮乃纲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观河源市阮啸仙烈士陵园后感 阮乃纲诗

观河源市阮啸仙烈士陵园后感

河源,位处广东东北部,属东江流域。罗浮山与九连山环抱其间,山岭纵横,林木青葱,水源丰富。虽然不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但这里有一位曾让我们河源人骄傲的人物,革命先烈,东江骄子--阮啸仙。

在滔滔的东江之畔,景致优雅的河源市烈士陵园内,一座用汉白玉雕刻成的烈士塑像,高高地耸立在青松翠柏之中。那天我参观了阮啸仙烈士陵园,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那座汉白玉雕刻的烈士塑像,它矗立在我眼前,让我强烈感到他的宏伟。这位东江骄子手拿着书本,带着眼镜,深邃的眼神向前眺望,似乎眺望什么的....我呆呆看着这座雕像许久,思考着这位伟人在眺望着什么?我试图寻找那个答案,我拿着关于阮啸仙的生平的小册子,在听着身边的解说员的精彩解说。知道了.....

他是一位平凡人,但他铸就他不平凡的人生。时间又拉回上个世纪,回到那个属于他的那个时代...

阮啸仙(1898—1935),广东河源人。他先后在“洪事书屋”家塾,“闻啸轩’学堂和县城三江高等小学读书。在县城读书期间。深受学校进步教师、革命党人李歧山、黄镜仁等人的影响,阮佩仙的思想进步很快。1918年春考入广东甲种工业学校后,阮啸仙又照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接受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

在陈独秀等人的教育和引导下,阮啸仙与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一批进步青年学生结成好友,组建了“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领导“甲工”和其他学校学生,冲破学校禁锢,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洪流之中、1919年秋,阮啸仙参加了广州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 1921年,经冯菊被介绍,阮啸仙参加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为我党的早期党员之一。

在解说员的解说之下,我们离开那座塑像,边听解说边游览周围陵园的风景;走过各条小径,来到那个陵园的中心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更加深刻感受到他的爱国与爱党,一幅幅壁画,介绍在成党员后一系列工作。

在199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广区委会正式成立,阮啸仙被任为两广团委书记,领导广东、广西和香港等地的团组织,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大革命时期,阮啸仙经常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中夏、陈延年等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党内的大事,研究拯救民族于水火的宏图大计。他们之间结下了亲密的战斗友谊。

他是共产党的先驱之一,也是农民的领袖。一幅幅介绍阮啸仙生平和在他的那个年代发生的大事件,原来...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河源只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山区县,国民党的统治力量相对簿弱。也正因为这样,人民革命力量在河源较易生根、发芽,迅速成长。早在“五四”时期,以阮啸仙为代表的河源青年知识分子,率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并传回自己的家乡,影响教育了一批青年,引导他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河源开展工农运动

的骨干,在河源播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种子。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高潮中,河源一些先进分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建立了党组织,使河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革命力量发展较早的地区。但与其他革命老区比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河源人民的革命斗争虽然连续不断,也比较活跃,但未能成为革命风暴的中心,也不是革命指挥部的所在地。河源人民的革命斗争始终是与周边各县,如紫金、连平、和平、惠阳以至海陆丰等县连在一起。这位烈士在整个革命斗争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视一些阮啸仙曾用过的书籍,日常的用品和武装自己的枪支等,我感到特别激动,在博物馆周围的墙壁上刻画他传奇的人生,他的品质也是刻录在他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位让我们河源人都骄傲的人物当中也有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阮啸仙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他在任期间,建立健全各种审计制度,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审计监督,公开处理了一些贪污分子,使中央苏区的节省运动取得了伟大成绩。有“白脸书生”之称的阮啸仙,在开展审计肃贪工作时,沉着机智、铁面无私,一下子变成了“黑脸包公”,中央苏区军民交口称赞苏维埃政府是“空前廉洁的政府”。

阮啸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全体干部。他长期患肺结核病,身体非常虚弱,又高度近现,但他常常带病在油灯下工作到深夜。一次,他正率领审计委员会的同志审查中央印刷厂会计杨其慈的贪污帐目时,因几天几夜的熬夜;累得吐起血来。同志们劝他休息,他不当一回事,用手帕抹抹嘴,用凉开水漱漱口,又继续工作。经过几天的日夜奋战,终于将杨其慈的贪污帐目查清了,贪污分子杨其慈也得到应有的查处。

还有当时条件艰苦,经济困难,就连下基层检查工作,干部们都是自带口粮去办公,阮啸仙无法从经济上支援家里。一次,他儿子阮乃纲写信要钱缴学费,阮啸仙回信说:“我现在没有钱,连寄信邮票都借钱买来的。你在家要节俭,一支火柴也来之不易,要经过工人的加工制成。要自己想办法,不要依赖别人...

走过博物馆后,接下来的就是最后的一个地方-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约有3层楼高,congli在我眼前,心中有一种无比沉重的压抑和伤感,我知道有一位伟大先烈的灵魂永远住驻在这。

根据中央分局的决定,阮啸仙随着省委党政机关于3月3日突围。当他们撤到江西省于都、信丰间的牛岭时,与国民党陆军第一军第一师步兵第一团遭遇。由于敌众我寡,突围的红军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阮啸仙带着严重的哮喘病指挥作战,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左冲右突,浴血奋战了三昼夜。激战到3月6日,阮啸仙冒着敌人的炮火,率部冲出一个山包,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阮啸仙身负重伤,仍然指挥着战斗。他腰间的子弹打光了,身后的米袋也空了,只有那空荡荡的行军壶在身上摇晃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红军指挥员阮啸仙,带着满身鲜血,倒在荒山野蔓之中!这时他才38岁....

离开了这座陵园后,心中那个凝问终于解开了,原来他那深邃的眼神向前目视,目视着国家与党的生死存亡而担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观完这座陵园后,感触良多。在阮啸仙的一生,都奉献在国家和党的事业当中去了。生活的节俭,工作的认真,一

丝不苟,对自己严格,对党的负责,对革命的执着,矢志不渝,这无不诠释着他的一生。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们,学习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继承他那份优良的品质,做一位爱国的大学生。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河源市为了纪念这位先烈,修建了烈士陵园,建了一间学校——啸仙中学,这是为了永远记住阮啸仙烈士辉煌的英雄业绩,让子孙万代瞻仰和学习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现在回首4年前,我毕业于啸仙中学,我的母校是传承他的意志,作为曾是啸仙中学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相关热词搜索: 阮乃纲诗 河源市 烈士陵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