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县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及后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工作总结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XX县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及后勤服务能力提
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确保校园饮食安全,提升校园后勤服务水平,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校园无较大饮食安全事故,饮食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后勤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师生、学生家长对校园饮食安全及后勤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二、重点工作
(一)全面实施校园食(饮)品安全经营服务场所登记管理制度。校园食堂实行分类登记管理,按自营和托管两个类别全县统一编号办证。校园超市、面包房等食品经营场所按照《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的经营范围重新登记。“学生饮用奶”服务场所实行验收登记管理。对采用直饮水系统提供学生饮水服务的校园实行检测登记管理。(责任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局)
(二)全面实施校园食堂量化分级动态管理制度。按照“X市监餐饮函〔2020〕X号”要求,自2021年起每年量化
分级年度等级评定一次(秋期),A级食堂方可申报省级健康食堂创建。开展“灭C行动”,C级食堂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食堂量化分级等级评定标准及管理工作方案另行下发。(责任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
(三)坚持并完善校园食堂大宗物资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管理制度。坚持“质优价廉、服务及时”的原则,综合考虑适度规模供给效益、食品安全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以全县、片区或学校为单位对大宗物资进行分类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所有采购行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要求,索证溯源,建好台账,并与供应商签订食品安全协议。建立食品(材)市场价格日常征询和实际采购价格的联动机制。(责任部门:教育局)
(四)坚持并完善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每学期一次健康体检,每天晨午检;规范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专用手套。不留长发、长指甲,不戴戒指、耳环。建立以安全要求提醒、安全常识培训、周工作总结为主要内容的从业人员周训制度。专设“安全与卫生管理员”(食堂班长或相关人员)、技能操作员(主厨)、营养与健康指导员(校医或相关人员)、质量与价格监督员(家长或相关人员)、食堂管理员(总务处相关人员)组成的校园食品安全“五员”监管队伍,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责任部门:教
育局)
(五)坚持并完善炊事员岗位配置和食堂人员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科学核定食堂工作量,原则上进餐人数达500人及以上的校(园),1名炊事员服务进餐人数不得少于100人;进餐人数在500人以下的校(园),1名炊事员服务进餐人数不得少于80人。
食堂临时聘用炊事员的工资及福利支出在食堂成本中列支,且占比不得高于30%,若超过了30%的,由学校(幼儿园)予以补助。与食堂经营无关的人员和公用支出一律不得在食堂成本中列支。(责任部门:教育局)
(六)实施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养成专项计划。各校(园)制定实施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养成计划,完善洗手设施,建立“老师垂范、师生互促”的制度机制,营造“洗则荣、不洗则耻”的舆论氛围和价值取向,力争通过一到两学期的培养,让饭前便后洗手成为师生高雅的生活习惯。(责任部门:教育局)
(七)定期开展校园饮用水安全检测。每学期开学前对校园饮用水开展系统安全检测,生活饮用水、直饮水、桶装水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责任部门: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
(八)全面提高安全监管手段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用好《XX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日常监管手册》、《XX县学
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日常指导检查要点表》,实行校园食堂日常监管事项清单管理。完善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食堂透明可见、远程可控、信息可查。按照X市监文〔2020〕X号要求,统筹推进XX市学校“云食堂”系统、学生市民卡系统、校园食安管理系统等应用。探索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食材溯源把关、设施设备管控、人员行为纠偏等智能化水平。加强社会共治,健全学校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机制,引导媒体舆论监督,建立家长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的工作机制。(责任部门: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九)实行营养健康干预管理机制。坚持食堂自营和自助餐供应模式,成立以营养与健康指导员为主的校园营养膳食指导组,指导科学菜品菜谱设计,推行带量营养食谱,丰富食品品种,确保学生吃得好、吃得有营养。落实好“学生饮用奶计划”,加强宣传引导,在坚持自愿征订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征订覆盖面,禁止使用奶粉等原料现场冲兑奶制品。(责任部门: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十)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融入《生命安全》、《生态小公民》等地方课程。利用主题班会、课外实践、专题讲座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深入开展“三推一禁”“光盘行动”等活动,倡导健康饮食、文明进餐理念,倡导厉行
节约、反对浪费。(责任部门: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一)开展三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以“小饭桌”“小摊贩”为重点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违规行为整治行动、以“小作坊”为重点的校园食堂食材经营安全隐患整治行动、以校园超市为重点的超范围经营行为整治行动。(责任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教育局)
(十二)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团结有爱、积极向上等优秀品格,充分发挥集体宿舍生活育人功能,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为根本宗旨,由教育局指导、督促,学校主导,学生为主体,各校结合本校和学生实际制定“文明宿舍”创建方案,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和班级考核管理体系。(责任部门:教育局)
(十三)实施校园后勤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各校(园)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勤服务岗位职责,特别是总务主任岗位职责,培养一批“工具随身带,电断接得通、水漏堵得住”的愿干事、能干事的优秀总务主任。校园后勤服务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学校是我家”的思想,坚持“自家事自己办,厉行节约、及时高效”的基本原则和“随时巡查,发现问题随手处理是常态、外聘处理是例外”的工作要求,确保校舍、水电等设施设备的日常检修常态化、制度化和及时性,避免
小故障因不及时发现和处理而造成大损失,切实提高后勤服务能力。建立完善“教师带头、学生包片、人人参与”的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机制。(责任部门:教育局)
三、明确责任
(一)教育主管责任。指导、督促校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与营养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制度,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后勤服务工作情况检查、督办和考核;指导、监督校园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指导校园健全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二)监管部门责任。
1、市场监督管理局:有相对稳定从事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健全校园食堂监管档案,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园食堂量化分级动态评级监督检查,每年开展一次量化分级年度等级评定工作。指导校园开展食品(材)快检工作。每年开展一次餐具洁净度检测,到校抽查食品安全工作实现常态化;牵头组织开展以“小饭桌、小作坊”为重点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和整治。
2、卫生健康局:有相对稳定从事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和营养健康监测的队伍;对校园提供营养膳食指导;按照“X 卫通〔2019〕X号”要求,指导校园开展食源性疾病预防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加强食源性疾病、传染性疾病高发期的预防和处置的专业指导;加强校园饮水安全指导,每学期校
内直饮水抽检不少于一次;牵头组织省级健康食堂创建工作;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3、公安局:维护校园及周边餐饮秩序,每年牵头组织开展一次涉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校园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三)学校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校(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建立校园食品安全、质量与成本的监管及责任体系;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组织“三重一大”事项,每学期至少研究一次;做好开学、考试、大型活动、传染病高发期间的安全部署,加强安全管控;校(园)长对照《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日常指导检查要点表》实地逐项检查每学期至少一次、实地暗访食材供应及采购情况每学期至少一次;落实好值周领导、教师陪餐制度,鼓励邀请学生家长陪餐;每学期开展一次师生满意度测评;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自查实现常态化,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常态化;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后勤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四)市场主体责任。校内食堂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学生饮用奶配送单位、食材供应商等,必须做到证照齐全、票据合规、食材索源、依规经营。实施主体信用监管,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纳入信用“黑名单”。
四、工作要求
(一)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增强底线意识、责任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密切配合,加强工作通报和信息共享,切实履行好自己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防范化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校园较大饮食安全事故的底线,以提高校园食堂及后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二)全县各校(园)于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及后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工作部署动员;2020年12月底前对照省、市、县三级《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各校于2020年11月9日前上报文明宿舍创建方案和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养成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及后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任务,并顺利通过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相关热词搜索: 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工作总结 实施方案 食品安全 后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