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经济数学内容改革探析

| 浏览次数:

摘要:经济数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对于更好、更有效地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在该专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进行经济数学内容的改革也关乎着相关专业的兴衰。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中经济数学课程内容的必要性认识,进一步就经济数学内容改革措施和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经济数学;内容;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引言

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和统计学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养成思维多样、理性严谨以及良好的创新意识等经济数学思想,为学生在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就目前经济数学在高校课程中的内容设置情况来看,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实际运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课程设置与经济数学的教学初衷相违背,不利于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因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改善经济数学内容的趋势是必然要进行的。

二、经济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实际应用也日渐突出,这两方面的学科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使得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地位日渐突出。对于涉及到经济规划及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运用相关数学思想或方法进行辅助的,比如数学中比较常用的数学建模和数理统计等方面内容,在经济科学当中的运用极大程度上能使相关问题得到简化和明晰。目前,经济科学领域专业人士基本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共识:数学的运用能够衡量经济管理与控制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经济数学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显性意义。

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改革深化,都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辅助,可以说,这是一个属于专业人才的时代。然而,各学科行业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加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渗透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数学作为经济科学方面重要的课程,要求能够利用数学知识或数学思想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的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更加明确、坚定的进行经济发展规划和一些关键经济指标的预测,而这些都建立在具有过硬的经济数学的基础上。因此,与时俱进,发展并完善经济数学课程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目前,大多高校仍然在相关专业课程上沿用着改革初期的课程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这些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新阶段经济建设的要求,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建设。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来看,经济类专业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课程内容陈旧

目前,经济数学课程主要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和统计学方面这三部分,仍然沿用改革初期较多的内容,没有进行多大的改进和增补。在教学观念上过分注重经典的、连续的和概率以及微积分,还包括对运算技巧和分析推导的注重;轻视线性代数和统计学方面内容,而且对数值计算方面的内容往往也不够重视,存在的这些严重问题,集中地制约了经济数学的发展和与时俱进。对于帮助学生在数学观点、数学思想及概念认识和理解上有所欠缺,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所下降,而且,比较严重地制约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2.课程知识实践运用欠佳

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应当起到与问题的变化同步变化的作用,因此,经济数学的有效学习是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课程内容及教学引导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意识和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令学生所学的知识难以沟通实际问题、联系实践、解决相关问题,学生普遍也存在着不会用和不敢用的现象,同时教师对此现象也缺乏相应的鼓励措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下降。所以对经济数学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是十分有益的。

二、经济数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为了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及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经济数学课程让学生终身受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进行全面充分的应用,更好地为社会公共发展事业做出贡献,就必须对经济数学课程的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以下主要对经济数学的改革从三个模块进行探讨。

1.基础必修

基础必修模块主要是在基础知识一元函数微积分中融入一些边际分析与经济曲线函数及弹性分析、弹性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基础模块知识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具备初级的经济数学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2.拓展选修模块

因为各个相关专业对数学内容有不同的需要,因而,在一元函数微积分内容中将线性代数及多元函数微积分和统计树立与概率等增补进去,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融合,更好地满足相关专业的需求。鉴于此,相关专业教师可根据自己专业的实际需求与数学教师进行研讨商量,以便关于数学的内容能对各个需求专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专题运用模块

与拓展选修模块满足各个相关专业实际需要相比,专题运用模块主要涵盖运用经济数学的方法对一些问题进行的主题研讨。可以针对相关专业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通过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的一种比较灵活的授课方式进行。专题应用模块的开展对于学生更好的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对于学生通过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而且,能起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有专业特色,着重实际。对于经济数学来说,首先,对经济领域当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而不应过分注重经典和传统的技能及概念的培养。所以说,经济数学课程内容应当集中体现经济类专业的特色,与其他专业的数学专业课区别开来。同时,课程内容应当注重与实际情况的联系,经常对经济领域的现象展开进行分析讨论。比如,银行方面及税收、保险、证券等都可以就一些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得出一些成本控制级预测等收益方面的知道决策,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相关行业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数学教师在完成讲解课程内容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之后,便直接通过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运算,而忽视了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基本概念的领悟。虽然学生掌握了运算的方式,但是,这种固定、僵化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课程内容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讲,只是培养学生向应试机器的方向发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实践没有益处,而且,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经济数学课程内容设置中,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中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的领悟,尽可能促进学生更好、更充分地投入到实践运用中去,在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围绕学生发展、并且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改善经济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课堂上注重开展实际情况分析讨论的同时,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的改善教学方法,全面配合学生有效的学习经济数学课程。

三、总结

经济数学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也是数学在经济科学中的运用,然而,高校设置专业学科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最终知识的学习是否有效,只有通过实践的考验,否则将毫无用处,因此,经济数学课程内容要面向现实、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仅在课程改革方面要有所改善,整个学校上下应当持之以恒地进行长期的改革,不能抱有一劳永逸的观念。此外,教师也应当在新内容的教学上改变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式,更好、更充分地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候治富,金祥雷,谷树严,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2]吴建国.面向创新教育的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思考[J].大学数学,2007,23(1).

[3]高守雷.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三个要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4]张奠宙,张荫南.新概念:用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J].高等数学研究,2004(3).

[5]王缨,马延强,徐永梅.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改革 数学 内容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