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 浏览次数: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各科教学过程中。当然,数学教学也不能有所例外。因此,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成为了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做了如下论述: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注意身教。

关键词:数学课堂 思想品德教育 身教

思想品德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中必须坚持的主题。然而,现实教学过程中,人们总觉得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政治教师的职责。尤其是数学教师,他们总会觉得自己的教学中很难渗透进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始终,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育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现在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要想提高思想品德素养,课堂教学就成为了主渠道。而教学所用的课本则是教学学习的重要工具,相当于一台戏的“唱本”。教学中的内容一般都是比较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师应该努力结合这些素材,挖掘其中富有教育内涵的一些素材,以知识为载体,结合思想教育于书本中使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并在品行得到锻炼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时,我让学生根据书上的要求计算完一亿粒大米大约重多少克?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一天节省下来的米可以供一个成人大约吃多少年?在借用计算器计算出够一个成人大约吃223年后,学生都震惊了。这时,我因势诱导开展了“学校午餐”的讨论。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有的学生说:“我们班XXX同学每天中午的饭都一粒米不剩。当时我还在心里暗想,他真抠。现在我懂得了他的这种行为值得我们学习。我建议我们班同学一起为他鼓掌。”有的学生说:“一年级就会背《锄禾》,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但没有想到每天每人节约1粒米会有这么大的作用。今天通过计算我真的大吃一惊。我建议光盘行动从今天中午开始,同学们你们同意吗?”在这次课以后,我偷偷地开始观察我们班的学生,直到今天还没有发现他们有浪费的现象,可见有时数字的教育威力还是很大的。

当然,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丰富多彩,所以应当形式多样化地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导,避免教条主义和纯理论的灌输。如前不久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为一个六年级的脑瘤学生捐款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校二年级的一名学生捐出了一万元。当时,有的学生露出了他家真有钱的思想。所以,回到教室我没有先上课,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10000”这个数。全班学生都感到莫名其妙,有的学生就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我立刻答道:“我想请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意思?”学生马上开始了发言。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个数,有的学生说这是最小的五位数,其有一个学生说这是二年级那个小弟弟捐款的钱数。这时,我点点头肯定了他的话,并接着问道:“你们觉得一万元钱可以干什么?”有的学生答可以买好多好吃的,有的学生说可以够爸爸妈妈和自己在国内旅游一趟的……时机成熟了,我说道:“就是我们觉得可以干很多事情的一万元钱,现在被我们学校二年级的一位小弟弟捐出来救人命。对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全班学生各抒己见,最后一致认为这位小弟弟是一个善良的人,并要向他学习,到此先前认为他真有钱的思想已经被要学习他的思想代替了,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最后,我总结道:“我们班的每位学生都是好孩子,因为在这次捐款中你们也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毕竟我们现在还小,花的都是爸妈的钱,所以捐款不要攀比,尽力就好。”

师者,人之楷模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说明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个性、心理、品质、文化教养和人格魅力等各方面。这也是教师本身不曾察觉的最现实、最鲜明、最有力的教育影响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敏锐地观察并认真仿效着教师的言行举止。加里宁指出:“当然教授一门功课这是基本的工作。但除此之外,学生们处处模仿教师。所以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全体。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远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点,言传身教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等各方面的行为。例如,课堂上,数学教师经常会画些线段和图形,列些竖式等等。这时,教师如果能每次坚持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板演,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慢慢地就能在作业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教育的好处。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是无法取代整个教学过程的。事有两面,我们坚决反对以下两种极端:一是完全否认思想道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夸大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用其完全代替数学教育。我们应辩证地分析它的地位及作用,并合理利用,做到“巧”结合,“妙”利用。

(责编 张翼翔)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思想品德 数学 教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