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来的,学生通过思索回答,自然明白这些题目实际上都是对身边生产活动、日常生活活动量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表面上是事物之间数量的变化,实际上也体现出事物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规律。
2.在观察图形与指导学生计算中渗透联系的观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渗透着联系的辩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总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联系在数学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在介绍完加、减、乘、除法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将同一个乘法题目改变为加法、减法、除法题目。例如:5+3=5-(-3),5×3=5÷等,在此基础上,学生一定会发现加、减、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从而形象地感知事物之间联系和变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完全可行,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道德教化,更為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红英.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2]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相关热词搜索: 寓教于乐 品德 接受 数学 学生在上一篇:挖掘情感因子,激活品德教育
下一篇:浅谈品德教育与网络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