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20世纪留日油画家对东北地区油画的影响

| 浏览次数:

zoޛ)j馝vi_w}|®ZI褋_:_v[bڑλ78zݶuOuu]^55mMM_vm5ivz{޵޶޸u]~u感受印象;临时想象色彩学是来不及的……色彩感受第一印象最为鲜明,最能概括地把握总的情调。”并且他还引用法国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话来证明对油画色彩的捕捉需要感觉与印象。“莫奈说过:‘我希望自己生来是个盲人,然后突然将视觉还给我,这样,我就能观察到自然的原来面貌。’”万今声的油画艺术不仅追求对色彩的瞬间感受,更是强调色彩与造型的结合,这正是黑田清辉与藤岛武二的油画艺术的特色。例如黑田清辉的代表作《舞姬》,作品中色彩笔触纵横,每一笔中都包含着不同的色彩,这种表现形式正是对外在光线的捕捉。万今声的作品亦是如此,其代表作《中朝会师》中即可窥视出。作品的背景笔触与色彩正是对雪后阳光照射下色彩的捕捉。从日本万今声不仅学习了色彩技巧,更是夯实了造型能力。正是由于其对造型基本功的重视[1],使得归国后的万今声才能投入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追求中去。万今声并不是一位为艺术而艺术的油画家、油画教育家,而是通过夯实艺术基础而去肩负起艺术家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我们的习作训练,不是为色彩而色彩,也不是为派别而派别,而是为了反映祖国的伟大现实……为此必须为自己准备足够的色彩表现手段,这样的精神准备和学习目的,对色彩写生的实践非常重要。”所以说万今声是一位将从日本学习基础技法与时代命脉相结合的,具有历史使命的油画艺术家,而这一切也正是来源于历史的潮流,同时也与他工作于鲁迅美术学院[2]这所具有红色血液的学校有关。

与出生于东北的万今声不同,乌叔养(1903—1966)原籍为浙江镇海县。1919年,乌叔养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初级师范科,一年后毕业,毕业后又进入该校西画系学习,并于1922年毕业。1933年,乌叔养留学日本,进入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大学学习油画,1936年回国。回国后的乌叔养曾先后任教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重庆璧山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乌叔养是解放后来到东北执教的油画家。留学日本的乌叔养具有深厚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感,其豪放而抒情的笔触,变化丰富的色彩与光线表达,具有典型的日本油画风格特征。但是乌叔养的成就并不在于此,来到东北后的乌叔养将日本所学习的油画技巧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希望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

解放后,中国油画艺术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但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乌叔养一直崇尚着艺术理想。他的学生说道:“他争取一切可能的时间和机会把所谓‘教师进修’‘习作’(在那个时代,没有直接政治内容的油画不被视为创作——幸亏在美术学院留有这块艺术自留地)提升到这么一种赋有高度审美意蕴、感情饱满、艺术精美、个人风采突出的中国油画艺术精品的崇高地位。”“他认为西方画理有它历史的渊源,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特殊的社会结构,铸造了西方模式的绘画观,而在中国,自然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画论,尽得神髓,别创新格。”正是由于乌叔养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使得他自己逐步由学习日本的艺术风格转向油画中国化的探索,他的学生谈到:“从那时起,我们也开始研究中国画。”图1是乌叔养于1962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千山祖越寺》,该作品将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的构图以及皴擦与日本式印象派的光色相结合,希望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油画作品,虽然结合得较为生硬,但是在政治氛围如此凝重的文革时期,却迈出了写意油画探索的步伐,这对东北写意油画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当时“苏式”油画统领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留学日本的油画家们利用日本打下的艺术基础,将中国时代精神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相结合,开拓了东北油画的新局面。尤其是乌叔养,他将“日式”油画与中国传统写意艺术相结合,开拓了东北写意油画的新空间。在20世纪上半叶,大家追求着现实主义题材及表现手法,而乌叔养的艺术探索无疑是一次具有历史价值的艺术追求,值得我们重视!

注釋:

[1]他曾发表过《素描问题八讲》《高标准 严要求 漫谈素描基础训练中的“严”与“放”》正是他对基础技巧的重视,才使得他的作品、使得他在现实主义表现题材中有突出表现。

[2]鲁迅美术学院前身为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延安鲁艺创立于1938年4月10日,创立之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一个民族的解放不仅需要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解放还包括文化事业的解放,所以培养艺术工作者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再者,为了宣传革命事业,文艺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明确指出了:艺术——戏剧、音乐、美术等是宣传鼓舞群众有力的武器。由于鲁艺是由政治家创办的艺术学院,所以鲁艺在教育方针方面与党中央思想严格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万今声.油画的色彩[J].美苑,1983,(01):5-9.

[2]袁耀锷.怀念乌叔养老师[J].美苑,2002,(03):43-46.

[3]祝福新.忆我的导师——乌叔养[J].美苑,1992,(01):7-8.

相关热词搜索: 东北地区 油画家 油画 影响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