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校作为一个非营利性机构,仍然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学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规范学校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保护学校财产安全,对教育事业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控制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一些高中学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尤其是高中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较企业单位而言,显得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高中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也正逐步的成为严重制约“标准化”学校建设的一个瓶颈。
内部控制制度是学校进行管理制度完善、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学校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保护财产安全,实现教育、教学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其基本内容是在事业单位内部从职责分工、责任制度、岗位牵制、财产管理制度制度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项业务的有效进行,以保护资产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纠正错误和防止舞弊,从而保障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如何在当前高中学校管理工作中健全学校管理岗位设置,防止管理职能缺位;明确岗位管理职责、权限,防止管理职能错位;重组管理工作流程,体现、增强岗位牵制。并通过开发高中学校人事、资金、资产管理系统,固化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的工作流程、清晰的岗位牵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从而完善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推动学校内部管理工作朝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方向前进。也就成为了当前学校内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 目前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由于个别学校领导思想僵化,主观上还保留着吃“大锅饭”的意识,同时政府对管理不善学校的盲目保护机制又助长了这种意识。学校干好干坏一个样,造成学校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不足。同时一些学校在思想、观念和管理上尚未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没有认识到学校作为独立法人的含义,学校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模糊,深怕内部控制会限制他们分管的事务,减少他们的权力。一些学校没有内控制度或形同虚设,这一事实反映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尚未认识到内控对于学校管理的重大意义。
1.2对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还需加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能否生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环境的失效必然会直接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内部控制能否顺利的进行,控制环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若学校创造出较好的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起到促进的作用。而反之,对于那些尚未建立良好控制环境的学校,在内部控制的执行上的力度也明显不足。在我国,多数学校还存在着内控环境重视不够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
1.3内部控制执行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存在漏洞。由于内部控制设计得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各个领域,授权不清,权责不明,存在管理盲区,导致重复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二是内部监督缺乏。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由于学校中普通的教职员工完全是作为管理的客体或者是对象的身份来参与学校的各项的活动的,所以他们便自然地处于被管理和监督的位置。
1.4资产管理存在缺陷。学校一般注重固定资产预算计划的编制,在执行时控制不能超支,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缺乏考核制度;学校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重视不够,很多高中学校都存在着丢失挪用、损失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在资产购置上存在随意性,从而导致尚能够用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及时对资产进行保养、维修, 致使许多资产无法正常继续使用或超常规、破坏性使用, 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果。
2. 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措施
2.1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更应该是对整个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框架的控制,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事。为了加强与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学校需要做到提高学校教职工内部控制环境意识。首先,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的态度与素质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单靠内控人员是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的,只有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使内部控制落实到处;其次,加强内控人员的管理与监督。选择高素质的内控人员并定期进行业务能力、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使内控人员能够自觉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内控人员的监督管理,促使内控人员以身作则,严格执法。
2.2完善制度,建全内部控制体系。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还应科学合理设置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财务部门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一方面,学校的内部的各项控制措施要通过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另一方面,财务人员承担着监督学校管理者及其他参与管理活动人员执行财务控制规范的职责,所以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性,应与学校其他科室部门具有相同行政地位,才能更好履行监督职能。
2.3预算编制科学化。改变长期以来实行增量预算的老办法,实行零基预算,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在校长领导下成立预算编制小组,认真研究办学成本与学生数量之间的关系,组织各部门和教学部对学校重大收支进行预测、研究、协调。在编制过程中,要本着优先保障基本支出,贯彻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方针。坚持存量保稳定、增量促发展的原则,整合财力资源,优化配置结构。学校预算一经确定,就成为全校财务工作的“指挥棒”,各职能部门应紧紧围绕预算指标,对预算内业务实行自主确定执行,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并承担相应责任。为增加预算的刚性和有效性,非经规定程序,任何人和部门都无权调整预算。
2.4实施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才能真正的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实施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优化”的工作流程为依托,设计、开发相应的学校人事、资金、资产管理系统,固化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的工作流程、清晰的岗位牵制制度,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真正得以贯彻。只有逐步的从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入手,以学校内部控制为中心,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学校管理系统,为“标准化”学校的建设建立“信息化”的基础。
2.5加强对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其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果学校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即使具有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尤其是学校负责人的决策更是起决定作用。决策出了问题,贯彻决策人意图的内部控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控制效能。而如果学校内部相互牵制岗位的人员相互串通作弊,与此相关的内部控制就会失去作用。因此,如果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外在的制度制约,而没有内部控制人员从思想上真正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有的制度将只能流于形式。内部控制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学校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在学校管理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惠明.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若干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08(4)
[2] 郭咏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分析.财经界,2009(1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五十八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内部控制 几点建议 完善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