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学校是教育阵地的最前沿,是条件最艰苦,力量最薄弱的地带。一所好学校,可以没有高耸的教学楼,完备的实验室,宽广的运动场,恒温的游泳池,但必须有一位睿智的校长。在陶行知看来,“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城市如此,农村小学也如此。
关键词:农村 小学 管理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很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农村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校长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这里讲的学习不只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一校之长,只有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水平的道德修养,才能在教职工中树立威信,教职工将自然以你为核心,团结在你的周围,这样学校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二、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航人,必须严于律己,所谓“正人先正己”就是说校长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自己必须“行得正、走得直”才能说服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无论什么事情校長都要做到率先垂范,要求教职工做到的事,校长首先要做到;要求教职工不能做的事情,校长坚决不能做。现在社会是经济社会,学校教职工对财务是最敏感的,财务问题能直接影响教职工的工作情绪。因此,学校虽然没有什么资金,但学校的财务必须完全公开、透明,校长不要过多的插手学校的财务事务,只有学校的账目清楚、透明、真正形成校务公开,才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任何事情只要校长能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教职工也会自然地以你为楷模,以你为学习的对象,这样学校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三、作风民主,广纳谏言
作为学校领导,校长必须有民主的工作作风。作为一校之长,遇到事情当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但绝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任何事情都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遇到事情和问题光凭校长一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必须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要求他们积极的建言献策,集中大家的智慧,积极采纳教职工合理的建议,这样学校的事情办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了解教师,关心下属
校长要了解每一个教师,必须尊重、关心、信任每一位教师,校长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和长处,要想方设法发挥每位教师的优点和特长,并把他们最大限度地投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来。校长要了解教师,就是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尽量地照顾到每一位教师的特长,扬长避短,要照顾到教师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工作上能相互支持和配合,尽量发挥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最大能量。
关心爱护下属也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之一,普通教师,特别是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的社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因此,校长 要鼓励他们多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在生活上校长也要给予每位教师热情帮助,要从各个细微的方面,真心地关心爱护他们,和他们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校长真心地付出自己的关爱,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回报给他的才是老师对学校工作的全力投入与支持。只要上下关系融洽,教师与校长精诚团结,学校的一切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五、心胸豁达,用人不疑
校长要有宽容、豁达的胸怀,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对于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校长不能横眉冷对,更不能横加指责,遇事要冷静,多想想自己的过去,把自己的地位与教师的地位交换想一想,将心比心,发现教师有不足之处,要及时帮助他们纠正,处理矛盾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才能得到教师的信任,校长的威信也自然在教师心目中得到提高。在日常工作中,校长应该学会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由于学校事务千头万绪,作为校长大可不必“事必亲躬”,不可能学校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校长一个人来完成,教师们能够做到的事,一定要放手让教师们去干,要让教师感受到校长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感到自己在学校也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能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使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对工作有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六、乐于助人,身体力行
要想当好一名校长,应该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当老师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校长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诚意的帮助他们,要解决教师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安心工作,把主要精力都投身到教育工作中来。工作中校长要做好各方面的表率,要成为老师们的领头雁,校长要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基础上,亲自给教师辅导,要把自己的好办法、好经验传给教师,要积极组织带领教师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总结教育教学规律,为学校的教育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当好 小学校长 农村上一篇:校长应具有对“校本研修”的领导力
下一篇:农村小学校长如何做好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