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并说:“你看,我现在要是66岁多好,我还有许多计划。”得蒂羞愧难当,从此不再说泄气话。
红土地上的《高原之魂》
一座雕像,背后常常有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大型浮雕《高原之魂》就是一首动人的叙事诗。当得蒂被带进弥勒东风农场时,她简直激情难耐。农场位于我国边陲云南省的弥勒县,最早是“右派”劳改农场,后来成为下放干部和知识青年的劳动农场。弥勒是彝语的译音,意为红土地。当地人认为红土地就是佛。最早来的那些“右派”中,有一位曾在法国留学,他在农场附近发现一种小小的葡萄,惊喜不已。他告诉大家:
“这是法国的波尔多葡萄,是酿酒的,很珍贵,不能让它绝了种。将来如有条件,建葡萄酒厂,定能富这一方人。”
这种葡萄当地人称为华夫人。据说是2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从法国带来的。他们自制酿酒工具,在远离本土的云南,喝上了家乡纯正的波尔多酒。后来当地人学他的样子,也做了酿酒工具,自制葡萄酒。
葡萄迅速在弥勒广大山区种植起来,连附近的香格里拉大峡谷也成了铺满黑珍珠的葡萄谷。在这片红土地上,有200多名知识分子在劳动改造中献出了生命。为纪念这些逝去的拓荒者,农场职工捐资建了一座两三米高的纪念碑,上面刻了200多人的名字,雕着拓荒者举着一筐筐葡萄,艰难前行的画面。改革开放后,企业家武克钢和农场场长刘加强一起,在这里建起了一个葡萄酒集团,生产的云南红中西合璧,风味独特,成为中国领导人招待外国贵宾的国宴酒。武克刚是经济学家孙冶方的外孙,留美经济学博士。刘加强则是农场第二代传人,两人都属龙,两条龙合力将农场带进了现代化。
得蒂是被武克刚请来做酒神雕塑的。看到这座纪念碑,她感慨不已。当年武克刚也曾被这座碑所感动。他在碑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说:
“我决定把资金投在这里了。”他们当年就从法国空运来酿酒厂设备,葡萄收获季节就开了工。弥勒本为贫困县。四年后已被戏称为“小香港”。得蒂回去以后非常激动,很快就创作了《高原之魂》的草稿,记录了这里的历史。现在这座宽20米、高10米的大型浮雕,已耸立在山崖上,背后是宽阔的蓝色天空,远方是青山绿树,很壮观,已成了旅游景点。浮雕像一首浪漫的史诗,记录了传教士带来的珍贵葡萄品种,知识分子为高原做出的贡献,以及高原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梦想。
净化自身塑善心
得蒂塑造的古今大型人物肖像面比较广,包括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国学大师、文学家等,如宋庆龄、钱学森、陈岱孙、巴金、冰心、叶圣陶、闻一多、王光美等等。她很少为政治家塑像,仅有的几座,如邓小平像、陈毅像等,也都是她敬佩的人。她的作品集里收入了陈毅像,照片下方引用了陈毅那首著名的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恐怕就是陈毅肖像的灵魂了。得蒂做的知识分子肖像,多是潇洒倜傥、清雅过人的。或颈巾飞舞,或长须飘动,或长袍深褶,衣角微卷,真是飘飘洒洒,令人心旷神怡。她曾问我对闻一多像有什么感觉,我说:“只感到从骨子里透出一
股清气。”她说:
“那就好,那就好!我在肖像背后傲了一个红色的火焰,因为冰心和朱自清在闻先生的悼词中,说他是团火。”
肖像中的前辈,多数是被打倒过的,有的是一次再次三次被打倒,但他们却始终精神不倒。得蒂有一件作品,题目是《凤凰涅槃》。我问她:“是不是在为长者、精英们做雕像时有所感悟,才做了这个选题。”她说:“正是。我就是想表现他们在烈火中获得新生。”其实,得蒂自己,不也是其中之一么。
晚年,得蒂爱做佛像,她曾为《百美图》中的自画像写了一首打油诗:
“我信唯物不信神,老来偏爱造佛身,刻石雕凿心宁静,净化自身塑善心。”她为深圳锦绣中华公园复制了一座卢舍那佛像,高5,5米。原作在龙门石窟,高15米。得蒂的复制像几可乱真。她曾在腰部拴上安全带,爬到佛像的肩头,大约四层楼高的地方,近观佛像的五官,发现近观和远观的效果完全不同。复制像的逼真,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精神的结果。
当艺术家拥有慈母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得蒂在和她那已进入不惑之年的大儿子说话时,声音、眼神都非常温柔、慈爱,不由一阵感动。她首先是有一颗慈母心啊。
我终于理解了得蒂那些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琴声》中,弹琵琶的小女孩,那双紧扣在一起的胖乎乎的小脚和带着肉窝的小手;《小达娃》中,那个野性十足的藏族男孩,惊奇的眼神,调皮的微笑。《日日夜夜》中,给孩子喂饭的小护士,吹着热气时,那嘟起的双唇;《未来的象棋大师》中,下棋的小男孩,那鼓得圆圆的两腮,盘起的小腿,无一不是只有母亲才能发现的细节。人们都说雕塑语言很难懂,得蒂的这些作品却能雅俗共赏。
孩子,在得蒂的作品中几乎比比皆是,就连为冰心墓做纪念碑,她也要做上孩子。白色大理石的浮雕上方,是冰心夫妇的头像,浮雕的左下角,得蒂突发奇想,放上了一个黑色的小圆雕。那是一个胖胖的小女孩,在专洼地读着冰心的书。得蒂巧妙地将逝去的冰心与鲜活的小生命联系在一起,她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读着冰心的《寄小读者》长大的。”冰心母爱的光辉穿越时空,蛰伏在孩子们的心里。即使是墓碑,得蒂也要表现未来,表现希望。
得蒂无论对谁,都是平平和和、温温柔柔的,对“草根族”尤甚。她和保姆、营业员、饭店小老板等各种各样的人,都相处非常融洽,没有一点大腕的架子。
得蒂的思想至今还比较单纯,有时还充满童真童趣。有一次她给我写信,说她家的南瓜长得特别大,就在旁边画了一个小人头,又画了一个比人头大一倍的南瓜。又说,她和保姆把院子里的空地全种了菜,夏天可以不买菜了。小保姆把院外的荒地也种了南瓜,爬了一地。旁边又画了一大片菜地,中间站着一个穿裙子的女孩。这种图文并茂的来信,常令我忍俊不禁。
如今已70多岁的得蒂还是不停地爬脚手架。寄来的照片,总是笑眯眯地站在几米高的脚手架上,伴着她那一座又一座的大型雕塑。尽管大家觉得危险,无奈她总是欲罢不能。做雕塑对她而言就是一种享受。现在她和润垲还是一大早就到工作室去,很晚才回家。我想起人们常说的那句话:
“人,是不会被别人打倒的,打倒你的人正是你自己。”
相关热词搜索: 雕凿 宁静 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