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出国学习艺术的学生,有什么建议?
A:不能仅把留学看做升学的一个环节,更需要从思路和思维上长远看待所学的专业。学生可以多和有过留学经历的人聊一聊,看看他们的求学经验和他们回国后的发展。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应该更早的去认识这个行业,认识所学专业的后期发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除此之外,一定要培养合作意识。因为很多回国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性格都比较鲜明,缺乏合作意识。个性鲜明是做设计的优势,但是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会有影响。
Q:您选择合伙人的标准是什么?
A:我的合伙人分三类,执行合伙人、资源合伙人和财务合伙人。我对执行合伙人的选择较高,维欧各地合伙人也都是独立品牌创始人或知名品牌企业出身。在执行合伙人的选择上,我会需要跟我年龄相仿,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背景的人才。刚毕业进行创业的人不属于我的选择范围,因为不管是从人生阅历、专业能力背景,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可能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与发展。我是希望有较强专业背景,刚好也是自己的职业生涯到了一定瓶颈,想去在另外一个行业和产业里面去发展自己,也愿意投入一定资金,投入长线时间的人。
Q:您与您的妻子作为 “夫妻档”创业,如何处理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A:除了都是工作狂以外,我们两人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我比较偏战略规划和一些大的模式创新。她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比较信任我的想法,所以偏重执行。我俩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其实有点分不开的,感觉工作跟生活都融到一起,回家不谈工作,我俩还真做不到,而且我现在也比较推崇夫妻档创业。
Q:您希望的艺术教育是什么状态的?
A:中国的艺术教育应该学习西方考试测评的丰富性,增加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考试。比如目前,国内艺考只进行简单的三或四门门课程,未来可以发展到几十门课程,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选三或四门课程,每一门都会进行创意检测,那这种自由组合的形式就会非常丰富。除此之外,可以一年多次进行考试,来解决教育对艺术人才的筛选。如果未来国内的教育更加的市场化、商业化,产生更多的教育公司、组织,可以也从社会层面不断开发考试的标准和考题,达到多方位的认证。
相关热词搜索: 延长 循环 价值 产业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