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济源市创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市实施方案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济源市创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市实施方案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济源市创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市实施方案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济源市创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

点市的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模式、路径和方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根据《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等名单的通知》(办公共发[2014]22号),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市,参照河南省文化厅《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打造高标准的综合文化体。现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部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以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重点,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协同,统筹推进村和社区综合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基层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形成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标准化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发挥综合管理职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底,在全市区域基本完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农技推广、卫生计生、便民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建立一套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标准,培育一支基层文化

骨干队伍,初步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综合利用、服务统一提供。

三、总体现状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不设区县的省辖市。全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11镇、3个产业集聚区,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1995年,济源市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市”;2014年经过复查,我市继续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的殊荣。近年来济源凭借着独特的体制优势和敢想敢干的愚公移山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城乡一体化统领社会各项事业,大力实施“文化济源”战略,强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一是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济源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城区建设了文化城、图书馆等一批高标准的城区文化设施;在基层实施了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示范村、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依托文化阵地持续开展了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和数字电影送农民、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下乡活动。

已取得的经验性做法:

1、打造“五个一工程”。坚持以‘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为目标,在全市创建“农村文化中心示范村”。打造一个品牌文化、建设一个品牌文化广场、建好一块文化墙、建好一间农家书屋、成立一支文体活动队伍的“五个一工程”。

2、做到四个结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二是与集体经济发展速度相结合;三是与区域特色文化相结合;四是与自然村落人口相结合。

3、广泛开展“三优一先”评选活动和“52111”群众文化扶持项目。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同时,我们在全市评选群众文化活动优秀阵地、群众文化活动优秀团体、群众文化活动优秀项目和群众文化活动先进个人。同时在全市评出50个民间文化能人、20个优秀文艺团体、10个特色文化村、10个民间民俗节目、10个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市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4、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党员干部每年读一本书、群众每人献一计、每月听一次讲座、每月举办一次文娱活动。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市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四、申报试点应具备条件自查情况

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基本建成了市、镇、村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1、济源市图书馆于2008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200万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藏书达76万册,全年365天开馆,年接待读者达70万人次。馆内所有公共空间、设施及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对读者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2009年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13年卫冕殊荣。

2、济源市群艺馆新址建于2008年1月,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6000平方米,设置了美术书法摄影室、文艺节目中心、文艺文学创作室、民俗展厅、多功能演艺厅等9个厅室。馆内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群艺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11年卫冕殊荣。

3、济源市博物馆于2008年10月迁新址,将原图书馆进行硬件设施改造,新馆占地面积7330平方米,建筑面积377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000余平方米。馆藏3万余件文物藏品(其中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

(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济源市是河南省最小的省辖市,2006年以前,我市仅有克井镇、邵原镇两个独立成院的文化站,2006年后,我市开始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争取上级配套资金355万元,地方自筹1000余万资金,完成了全市全部乡镇级综合文化站建设。在2013年全国第一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我市邵原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一级文化站;坡头镇综合文化站、玉泉街道文化中心被评为二级文化站;梨林镇综合文化站、下冶镇综合文化站、思礼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三级文化站。

2008年开始,我们加强对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进行提升改造,在原文化大院基础上整合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高于农村文化大院的标准建设具有文化娱乐、党员教育、科技培训、法律咨询、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功能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统称为农村文化中心示范村。2008年至今,济源市财

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660万元建成了330个农村文化中心示范村。“十一五”期间,有2个镇文化站获得“全省示范文化站”称号,有8个村级文化大院获得“全省示范文化大院”称号。结合当前新型社区建设,近两年又积极尝试推进37个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共投入185万元,为每个新型社区文化中心配置了价值5万元的相关设施设备。

(三)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兴起。近年来,济源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利用已建成的图书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等开展群众免费读书活动、交谊舞大赛活动、象棋擂台赛活动等;社区、村居委会以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广场为阵地,利用已建成的文化信息基层网点,经常组织群众收视收看科技致富、法律讲座等节目,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片、优秀剧目等。开阔了人民群众的眼界,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各行政村文化大院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各类综合性文化活动,比如承留镇的南勋村,该村连续四年自筹资金举办戏曲大奖赛,组织全市20余支戏曲队伍进行比赛,累计演出豫剧、曲剧、怀梆等多个曲种地方戏80余场次,在全市甚至周边地市产生了很大反响。

此外,近年来我市围绕全市重点工作、重要节庆和重大活动,利用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广场,先后组织举办了济源市春节文艺晚会、民间文艺汇演、青年歌手大赛、民俗文化摄影大赛、百姓健康舞大赛、首届社区文化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使济源人民享受到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市各类赛事每年参赛人数达到2万余人次,观看群

众达到150余万人次。同时成功举办了济渎庙春节文化庙会、奉仙观二月十五庙会、阳台宫三月三庙会和其它文化旅游活动,各文物景区每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丰富农村文化中生活的主力军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延伸。

五、目前重点工作:

1、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设文化功能更为完备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建设。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需求日渐增长,对“精神富有”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社会教育的不均衡和精神压力的增大导致了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各种歪风邪气不断出现;再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大批进城务工,农村文化缺少生机活力,村落文化在农村得不到传承,传统民俗逐渐消亡,新的民俗却没有形成。因此,现有的基层文化阵地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人心等方面的能力尤显不足。同时,文化资源分散、内容形式陈旧单一,重建设轻管理、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因此,种种因素决定了我市的农村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升级版”,济源需要给农村建设一个新的精神文化地标。

于是,2014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各乡镇主管文化的副乡镇长和基层文化专干赴浙江学习文化建设先进经验,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开阔了眼界,回来后我们进行了多次调研和研究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对农村文化中心示范村的改造提升,建设一个集思想道德教育、文体娱乐、知识普及于

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只有建设功能更为强大的文化礼堂,我们的乡村文化阵地才能发挥与时俱进的堡垒作用。目前我们已经集中精力打造了7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示范点,市委市政府计划三年内在全市重点镇、行政村实现全面推广。与此同时,我们已经将这个项目确定作为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进行申报。

2、继续开展“欢乐中原美丽济源”群众文化活动。为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全市群众文艺创作水平提升和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开展,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百城万场”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暨“群星奖”获奖作品展演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了济源市2014年“欢乐中原美丽济源”系列文化活动方案,并结合目前我市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文艺巡演活动,同时开展了每周一场的周末公益小舞台演出活动;每周五、周六在市区文化广场开展的戏迷大奖赛活动;针对各镇(办)、社区业务骨干,业余舞蹈团体领队,业余剧团相关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人群,开展了“公益文化艺术培训”活动;开展了以家庭才艺表演比赛、“和谐邻里,文明居家”厨艺比赛交流活动、“和谐文化”进村、进社区(送书、送电影、送戏、送讲座)等活动项目的济源市社区文化季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了6场以消夏为主题的盛夏音乐周活动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济源市 实施方案 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