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发展阶段和历史特征 80年代戏剧特征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发展阶段和历史特征 80年代戏剧特征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发展阶段和历史特征 80年代戏剧特征

作者: 申燕[1]

作者机构: [1]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成都610041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96-20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9期

主题词: 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现代性

摘要: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在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规约下,担负起传达社会主义思想和观念的重任,并伴随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发展阶段和历史特征,可以划分为政治颂歌与捍卫新生(1949年至1957年)、革命史重塑与乌托邦想象(1957年至1962年)、意识形态领域的反修防修(1962年至1966年)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贯穿这三个阶段始终的,是"启蒙理性和现代意识从淡化到消解"的变化过程,是戏剧在走向现代的征途上,以人为本的现代性诉求逐渐被以阶级斗争为主的政治理念压制的过程。

相关热词搜索: 80年代戏剧特征 发展阶段 戏剧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