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浅谈幼儿园管理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wendangku.net/doc/ba9f51b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5.html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作者:张慧芳
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14期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常规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常规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工作实践中,我对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也针对幼儿园常规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自己在班级常规管理上采取的一些具体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常规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常规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灌输教育方式。灌输教育完全把幼儿当成了接受和执行命令的机器,孩子的主体性地位荡然无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完全否定。杜威认为:“这种灌输教育主要是通过外部‘训练’的方法,将成人的标准、要求和方法强加给正在逐渐成长并趋于成熟的幼儿。”教师往往是采用说教、命令、监督、奖惩及变相体罚的方式进行规则灌输与教育。
(二)保教人员要求不一致。教师和保教人员要求不一致,导致幼儿容易产生误解,无所适从。
(三)幼儿对常规的内化。关注儿童的外显行为,却很少能关注儿童的内隐行为问题;以强制的权利对幼儿进行外控,改变了学生的外显行为,而没有触及到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认知因素。同时这种强权控制会破坏师生关系,儿童的反抗行为常常会招致成人的气愤、批评甚至体罚,引起幼儿对教师的不满,同时会导致孩子也以教师的这种方式和语气与他人进行交往。
(四)缺乏有效的引导。由于教师在教授常规和处理幼儿不合理行为时缺乏有效的方法。事实上,没有产生问题的情境,幼儿很难有将规则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相同情况下灵活运用的本领。当幼儿出现纪律问题时,教师也不管纪律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只是一如既往地使用呵斥、训诫或惩罚的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幼儿园管理 浅谈 班级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