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校园文化要真正的发挥出作用,就需要接地气。在文中主要就从多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打造出接地气的校园文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接地气;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这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话题,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可是,校园文化真正能体现一所学校文化底蕴,反应一所学校文化精髓,并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像农村小学,在人力、物力、财力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打造学校文化是非常艰难的,要么缺乏文化底蕴,没有传承的价值;要么空洞无物,无实际意义;要么缺少约束性、延续性,今天这个校长确定的校园文化,换个校长另搞一个文化,这所学校就没有一个永久性的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以我校为例,我认为打造校园文化需接地气,做到以下五点:
选择校园文化主题时要接地气
比如我们学校确立“韧”文化,是依据学校丰富的植被生态资源,如有百年的古银杏、独具特色的金银花、菊花,稀有的白皮松等,这些植物的共同特征就是具有耐寒坚挺、无私奉献的一种品质。经过多年的培植和打磨,我们推出了“一树两花”的校园文化名片。
这些植物是学校固有的,人们都熟知的,在执行过程中容易操作,更便于传承。不仅贴近学校实际,更符合学校师生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确立校园文化内涵时要接地气
银杏树、金银花、菊花这三种植物的核心就是“韧”,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金银花,又为忍冬花,因过冬而不死,故名忍冬,即坚韧之意;它朴实无华,花可入药解毒,不与百花争斗艳,只留清凉解毒瘟,这是它的淡泊之韧,奉献之韧;菊花因凌霜傲雪的坚韧而成为花中君子,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之韵味,其在淡泊,更在其无畏严寒的堅韧;银杏树作为银杏科唯一存在的植物,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古老和坚韧早已成为它的花语,银杏生命的坚韧不言而明。
我们学校地处近1000米的金剑锋顶,海拔高,交通不便,在这里工作的老师,本身就是一种坚守,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坚韧。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韧文化的体现,奠定了文化底蕴。这一理念的确定,不仅体现一种精神,更加丰富其文化内涵,且更具有独特的生命力。从小学生抓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达到:“做韧者之师,育韧者之生”的既定目标。
制定校园文化规划时要接地气
根据学校整体布局实际,立足“生态校园、文化校园、美丽校园”三个支点。制定科学的、可持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学校的办学、人文、时代等特色;注重乔灌、草、花相结合,地面绿化、墙体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采用多树种、多花草、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地建设植被覆盖校园环境,最终体现树、花、草、石一体的美丽风景。
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时要接地气
按照一校品,一校一特,一楼一景,一层一板块的原则,全力打造学校“韧”文化。
随着校园布局的调整,新教学楼的投入使用,我们对校园内道路、活动场、教室、各功能室的命名和标牌重新设立;重新制作环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新制作了校标,确立了校训、学风、教风,完善了道路、楼道、花圃等功能区的文化布置,一楼以金银花、银杏为主题,二楼以安全、传统文化《弟子规》为主题,三楼以学习、行为习惯为主题分别做文化牌挂于其间,以植物图片,配以精美诗句,牌中有画、画中有诗。弘扬绿色生态校园特色文化,并对主要植物进行挂牌、命名,编辑名贵树木录。在新教学楼门前建一座假山,在假山立于水池中间,池中种植浮萍,养着小鱼,供人们欣赏。在池的两边各做一个小花坛,种植四季长青树。在另一侧一块巨石上镌刻“韧”字,韧字右下方附:做韧德之师,育韧德之生。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要接地气
举行“金银花”校园文化节。将“金银花”打造为校花,通过说、唱、演金银花形式传承文化精髓。以金银花为主题制作校徽,校旗,编写校歌,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举办校园“秋菊诗会”和“银杏艺术品展”,每年重阳节前后,以“赏菊”“咏菊”为中心,开展诗歌朗诵会,以银杏叶、银杏果制作的贴叶花、艺术饰品制作为主题举行专题画展,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教育活动。
总之,打造校园文化贵在坚持,只要坚持目标不变,稳中求进,切忌一朝君子一朝臣,校园文化就一定能建设好;只要坚持不懈的做,严格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实施,建一个成一个,不搞劳民伤财之事,不搞贪大喜功之举,校园文化就一定会绽放光彩;只要坚持接地气,不搞空中楼阁,校园文化就一定会成为特色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 接地 校园文化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