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不做没有目标的事

| 浏览次数:

大片广袤的森林光线幽暗,浪漫神秘的色彩,仿佛日尔曼民族古老的传说。微风拂过,一片片蝉声叫得森林更加宁静。在这寂静的氛围中,一个少年依靠着大树的树干,静神冥思,思考着那些神秘不解的事物。他,就是日后在科学界和政界都广受尊敬的微耳和。

徜徉在神秘世界

1821年10月13日,微耳和出生在德意志普鲁士公国的希费尔拜因(今天波兰的斯维德温市)。这里地处北德低地的平原地带,环境幽美,地势十分辽阔。在地质史上,这里曾长期被海水浸渍着,突兀的泥灰岩和肥沃的土地混杂分布。那些零星分布在各处的泥灰岩石,由于长久以来受到风化侵蚀的影响,往往呈现出造化神工的奇特景象。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广袤的农田和森林。

人们常说,德国的风景就像日耳曼民族古老的传说一样,在光线黯淡的森林中,暗喻着野性、浪漫、神秘的色彩。微耳和童年和少年时光,就徜徉在这石与林童话般的世界里。他和许多小伙伴一样,喜欢在城边的森林中一呆就是老半天。然而,他在森林中并不单单是玩,他之所以喜欢在森林中,是因为他觉得那里有许多神秘不解的事物。他从小就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即从不随意做任何没有目标或规律的事。这些神秘事物与他的距离是那么近,可又显得是那么遥远而不可捉摸。为此,他常常把带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问大人,并把大人难住。于是,他们就借给他一些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希望他能在那里寻找到答案。微耳和渐渐沉浸在书本展现的自然世界当中,喜欢上了自然科学。有时候,他合上书本就想:“总有一天,我也能像书本一样拥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1938年,微耳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柏林大学,随著名的生理学家约翰内斯·弥勒学习医学,并于184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弥勒教授的指导下,他对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和古人类学等较多的学术领域发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而且逐渐锻炼形成了一套在当时称得上非常先进的治学方法。微耳和崇尚活体解剖,并主张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详细的分类、比较和描述,在柏林大学的5年中,为了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微耳和不知道在实验室里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周围的人,如后来成了著名生物学家的施旺、赫尔姆霍茨,包括导师弥勒都为微耳和这种研究劲头深深地折服。在他们的眼里,还是学生的微耳和无疑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科学家的基本素养,那就是聪明、博学和勤奋。微耳和没有辜负师友们的期望。在他毕业的两年之后,他发表了《关子白细胞病变的成因分析》,报告了最早的白血病病例,以详尽的论据描述了白血病这一新发现的疾病症状表现、内在机制和治疗措施。这篇论文至今仍然是该研究领域当中的经典文献之一。这篇论文使微耳和在医学界开始大放光彩,同时也显现了他的一个新的研究动向,即对细胞学说的研究。

“一切细胞均来自细胞”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了形如蜂巢的小室,称之为“细胞”。然而,在细胞被发现之后的近20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细胞的结构及其在生命有机体当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还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直到19世纪,施莱登在《植物发生论》一文中才建立了细胞学说的理论框架。他认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生命单位,新细胞产生于老细胞的“芽基”处和呈黏液状的细胞形成质当中,这一过程就像结晶体浓缩生成的过程一样。他的理论,受到施旺等人的支持。

从现在观点来看,施莱登和施旺关于细胞产生过程的论述,在当时无疑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深化,但其理论却存在重大缺陷。

微耳和对这一理论上的缺陷进行了弥补和修正。他与施莱登和施旺是同门师兄弟,因此,他非常了解细胞学说的整个形成经过和理论实质所在。在研究过程中,他早年形成的重视精细观测和小心试验的方法又一次显示了效能。为了使观测更加准确无误,微耳和访遍了德国最好的显微镜制造商,找到了清晰度、成像率高的无色差显微镜。他一边观测,一边详细地描摹细胞在显微镜中的微观世界。他在实验台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全程观测细胞的形成过程。经过准确细致的分析,1855年,微耳和提出了“一切细胞均来自干细胞”的著名论断。他指出,生物有机体的所有细胞并非产生于细胞的胞质当中,也不是从自然自由产生的,而是由原有的细胞分裂而来的。细胞的分裂通常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阶段,并且具有普遍性。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就是个体的繁殖,而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就是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这就是细胞分裂学说。

细胞分裂学说的提出,极大地完善了新兴的细胞学说,标志了这一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细胞学说的建立,在科学和哲学思想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在科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生物有机体产生、发育生长和构成的共同规律,促进了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开创和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完善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它从生物学的角度,科学地论证了整个生物界的结构、本质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过程当中的同源性,为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理论的产生、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这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细胞病理学说

在微耳和之前,已经有人开始把疾病的原因与人体的组织机制、结构状况联系起来研究。而微耳和所做的工作便是把这种联系推向了更深化、更系统化。从1849年11月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担任病理解剖学教授,到1858年,他逐步总结出关于细胞学说与疾病原因关系的详细见解。在《细胞病理学》一书中,微耳和很有把握地证实,细胞学说也适用于疾病原理的研究。他指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疾病就是人体局部组织结构当中的细胞发生病变的结果,如发炎、癌变、肥大等病症就根源于细胞的病变发育。这些疾病有一种动态的平稳发展过程,并没有什么明显标志着疾病的突然发生或中断的现象,因此,只有找到能控制这些病变细胞活动的方法,才能够治疗疾病。

微耳和的这一思想就是细胞病理学说。这一学说使人们对疾病的研究深入到人体当中一个更深层次因而也更基础的细胞的水平之上。从今天来看,微耳和的学说尚存缺陷,然而,作为那一时代的先进思想,客观上已经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有效而前途远大的方向。微耳和的《细胞病理学》一书也因而成为当时宣扬生物医学新思维的划时代著作。

政坛大放光彩

1848年,德国普鲁士西里西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微耳和,马上带领一支医疗队前往疫区支援。他冒着被严重感染的危险,在疫区日以继夜地工作了整整3个月。在这3个月里,他目睹了被伤寒折磨的家庭的悲惨生活,体会了当地落后的医疗状况和贫困的社会经济状况给人们带来的不幸。官僚的闲逸与百姓的辛劳,强烈的反差使微耳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结束了救护工作回到柏林之后,微耳和将一份草拟好的疫区调查报告投递到了报社和政府。在报告中,他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现象,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经济落后的状况是民众痛苦的最大、最根本的病因所在,而社会经济状况落后的责任在于政府。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激进的改革措施和建议。他的建议惹怒了掌权官僚们,工作职位从此不保。此后,微耳和成了一个自由主义者,期望着有朝一日旧政府被推倒,代之而起的是民选政府。

1848年3月26日,柏林爆发了旨在推翻封建政府、建立民主制共和国的大规模工人、市民和大学生的示威游行,正义的人们与前来镇压的政府军队展开了血战。微耳和弃笔从戎,也加入了反抗政府的战斗行列。他在市中心的王宫广场上,与民众一道构筑街垒,与武装精良的政府军队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经过六天六夜的激战,起义人民取得了胜利,国王被迫同意召开有自由派参加的议会,组成新的政府内阁。微耳和作为起义民众的杰出代表,也从此开始参与了政治事务。

微耳和一边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一边为民众的疾苦奔走,医治着社会的创伤与苦痛。1859年,他进入柏林市议会,1862年,他入选为普鲁士议会议员,1880年,他又当选统一之后的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逐渐成为德国自由进步党的领导人之一。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大力推进供水和净水系统、学校卫生、肉类检查、医学建设等公众福利事业的发展和改进。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猖獗于德国和欧洲的流行性疾病。

微耳和的学识、胆识和诚实赢得了德国民众对他的无限尊敬,连俾斯衰和国王也不得不佩服他在学术界和政治界作出的巨大成绩。在他的晚年,他已经是德国科学界公认的领袖人物了。他积极参与筹建了德国人类学会、柏林人类学会、民族学会和史前研究学会等在今天仍有着巨大影响的学术团体,为德国在19世纪的后半叶逐渐成为世界科学文明的中心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2年5月,微耳和遭遇了一次交通事故,卧床数月之后,于9月5日安详地在家中去世,享年81岁。

相关热词搜索: 不做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