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沌理论的发展在宏观物理学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从混沌理论的视角,人的心理障碍具备复杂性、非线性、混沌的特征。把混沌理论的观点运用到心理咨询治疗理论与实践,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心理咨询治疗观点,同时对心理咨询治疗的实践以及心理咨询治疗人员的成长也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混沌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只要探索系统复杂性及非线性系统演化的特征。混沌理论的诞生,代表着系统自组织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混沌理论被引入心理学研究后,①就在心理学的各主要领域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混沌理论和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实践的发展演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将混沌理论的观点和心理咨询治疗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深入理解真实、复杂的心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为心理咨询治疗的实践也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1 从混沌理论看心理障碍
1.1 心理障碍的简单性和复杂性
混沌理论认为,简单和复杂,无序和有序,是系统发展的特征。简单与复杂是相对的,同时也是相互包含和相互促进的。人类心理千差万别的原因正是由简单和复杂的关系决定的。个体的心理状态正是在看似简单的状态下产生千变万化的情形。个体的心理系统也是从简单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演化出千差万别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说,每个个体的心理系统都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于此相应,每个患有心理障碍的个体也具有独特复杂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验。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的Michael J. Mahoney和Amy J. Moes就认为,复杂性研究将成为“21世纪心理学最重要的中心之一,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将尤其明显。”②
1.2 心理障碍形成发展中的确定性与随机性、线性与非线性
混沌系统中确定性与随机性共存,并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在对个体心理状态进行预测和观察时,看似是确定的,然而在实际情形中的表现却是随机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人类的心理是一个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体。所谓的心理障碍,实际上是一种对于不确定的恐惧,而心理障碍的治疗就是帮助患者获得一定的确定性,接受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焦虑就是由于建构系统不许可对生活经验做出精确性解析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引起的。
此外,线性与非线性也是共存于混沌系统的,且更多的表现为非线性。人的心理系统也是线性和非线性共存的。但是,线性思想一直是心理科学研究和实践遵循的基本准则。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病态源于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固着,这是一种线性发展观。而从非线性的角度,个体发展过程的缺失、跳跃和突变是其固有的内在属性,因此,不存在心理障碍的固着点。传统的心理治疗通过找到心理问题的原因来进行心理障碍病因的分析时和治疗。而基于混沌理论观点的心理障碍,其病因和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具有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的性质。在心理障碍的研究中,线性的研究依然占据主流,但是针对复杂的心理障碍,非线性的研究可以成为一条新的研究方向。
1.3 心理障碍的混沌性
基于混沌理论的观点,混沌不是“一片混乱”,而是无序与有序并存在同一系统的状态,可以是一个局部的随机与整体模式中的稳定,即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是不可以预知的、随机的状态。③强调平衡、稳定和有序是传统心理学观念的特征,混沌理论则认为在混沌之中,在有序和无序的冲突中,恰恰是个体适应新环境得到发展的转折点。任何一个复杂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必须要经历混沌的阶段。“在心理病理学中,混沌阶段所表示的就是个体心理演化中的一个突变阶段。”④因此,基于混沌理论的心理障碍可能并是一种病态。一个处于混沌状态的人,他可能只是对自己的境遇感到困窘、焦虑、有强烈的羞耻感或犯罪感,缺乏的是对变化了的环境和自我的适应。⑤
将人的心理系统应用混沌系统理论加以研究,为理解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供了新的方法框架。由于心理障碍具有简单性和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线性与非线性以及混沌性,咨询治疗人员应该意识到所了解到的永远只是自己知道的那一部分。因此,在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时,需要始终保持谦虚和不知情的态度,而不是把自己理解的“障碍”强加给来访者。
2 从混沌理论看心理咨询治疗理论的发展演变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的形成发展是和人们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范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我们所处的时代的自然科学范式从牛顿范式向系统范式的转换,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也从经典的精神分析逐渐发展到存在人本主义及之后的多元文化主义。
2.1 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演变
心理动力学学派系指一系列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都强调思想、情绪及行为是受到内驱力影响的,如受到无意识焦虑和冲突的影响。心理动力观点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当代的心理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从牛顿力学框架出发,认为人的动机、行为源于“力比多”。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是持线性观点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受过正统训练的精神分析师认为,只有当来访者在强化的情感基础上了解到那些无意识的过程,包括了解到被其遗忘的过去,才可能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产生变化。这种强调来访者顿悟的观点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时代。然而,今天的主流观点是,以单一机制寻求来访者有所改变是注定要失败的。简言之,精神分析法正在朝着“多样化的统一”的方向发展。精神分析治疗师把这四个学派称为“内驱力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⑥
2.2 折衷或整合的途径
在心理学发展的百余年历史里,学派众多,并且在发展早期各派互相排斥。但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学者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所有情境下解决所有人的心理问题。⑦于是,人们逐渐打破学派分立互不相容的局面,在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探索一种折衷或整合的途径,来获取最大的咨询治疗效果。
2.3 多元文化主义
二十世纪末,世界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通过全球性的文化反思,产生了多元文化主义,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之后影响心理学的第四股思潮。在面对这种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时,各种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都不得进行不断地修正和发展。多元文化主义对心理咨询治疗理论的直接影响就是重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及结构。多元文化心理咨询治疗主张承认个体的差异,尊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摆脱所谓“常态”的束缚,改变个人与社会背景及文化分离的现实,以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审视当事人的问题,采用有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使求助者有更大选择余地。⑧
3 混沌理论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实践的启示
人是随时变化的个体,心理咨询治疗的对象是人,其过程基本上依照一定的原则,并历经长时间的咨询治疗人员和来访者的互动,因此,心理咨询治疗是符合混沌理论的架构的。
3.1 对建立咨询治疗关系的启示
由于系统的开放性,每个个体都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功能,因此,在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忽视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治疗关系,是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在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中,咨询治疗人员以权威的角色出现,而来访者是被动的。理性情绪流派与行为主义一样,对咨询治疗关系的作用视而不见,两者都强调咨询治疗人员的主动调控操作,来访者处于被动操纵的角色。人本主义对咨询治疗关系的重视和利用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各个流派,且把咨询治疗关系方作治疗的技术使用。目前,各种流派都不约而同的重视咨询治疗关系作用,强调关系的重要性。在良好的咨询治疗关系中,来访者能够更自如真实的表达自己。
3.2 对协助解决来访者心理障碍的启示
传统的咨询进程模型大致可分为初始接触、评估与诊断、干预、维持和终止等阶段,每一个随后的阶段被描述为是从属于前一阶段的,也就是说,如果来访者问题未得以澄清,就无法确定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就无法有效干预以促使其改变。但从咨询实践来看,许多复杂的个案,几乎每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经历上述模型,显然,这并不是由于新问题的出现就回到咨询的开端,而是需要咨访双方对问题进行更广泛的思考和探索。这种非线性的进程,对于咨询师和来访者更有效地审视咨询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解释,解释对心理咨询治疗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分析把早期生活经验与目前问题联系到一起来解释。有一些缺少经验的治疗师,如果来访者不接收他们的解释,他们则认为来访者在否认事实或阻抗,一些自以为是的治疗者更甚,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的解释会是错的。然而更合适的做法是并不计较谁对谁错,更看重的是是否对来访者有所帮助。
3.3 对心理咨询治疗人员个人成长的启示
混沌理论为我们如何理解生命个体的多样性丰富性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进一步促使咨询师培养多角度看待来访者问题的能力。正常的个体是处于相对无序状态的,这种无序能使我们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而神经症患者却是处于过度有序状态,这种有序使他们失去灵活的特质处于僵化状态中。咨询师保持持续的开放和接纳,而不是急于定义来访者的问题,也有助于充分调动来访者的自我能动性,从而真正实现助人自助,授人以渔。
4 结语
混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我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理解发生了转变,同时对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和实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混沌理论和心理咨询治疗结合,为我们深入理解心理障碍并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注释
①Lewin,R. Complexity:life at the edge of chaos New York:Macmillian,1992.
②Mahoney,M J.&Moes A. J. Complexity and Psychology:Promising Dialogues and Practical IssuesIn F. Masterpasqua &P. Pema(Eds),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ChaosTranslating Theoty into PraticeWashin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187.
③陈光磊,黄济民.混沌理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6(1):106-110.
④Masterpasqua.F. Toward a Dynamical Deelopmental Understanding of DisorderIn F. Masterpasqua &P. Pema(Eds),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ChaosTranslating Theoty into PraticeWashin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8:35.
⑤李小平.混沌理论的心理治疗观[J].南京师大学报,2006(1):124-131.
⑥Pine,F.(1988).The four psychologies of psychoanalysis and their place in clinical work.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36:571-597.
⑦Corey G. Theory and Pra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California:Books/Cole,1991.
⑧郑日昌.心理辅导的新进展[J] .心理科学,2000(5):599-602.
相关热词搜索: 心理咨询 混沌 实践 理论 治疗下一篇:战略管理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