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媒体播放提出了多样化需求,而传统视频制作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而非线性编辑系统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具有较为强大的编辑功能,为此,将其应用于视频制作中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将对非线性编辑系统概念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阐述系统在视频制作中的原理及具体过程,旨在为我国视频制作等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系统;视频制作;应用
前言
近年来,非线性编辑系统作为信息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融合的产物,以其自身优势在视频制作中应用,促使视频制作逐渐由单一编辑功能朝着多功能节目包装方向发展,在推动视频制作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加强对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视频制作中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非线性编辑系统概念及特点
非线性编辑主要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直接从硬盘以帧或者文件途径迅速、准确地存取素材,实现编辑目标的一种技术[1]。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非编系统将计算机硬盘作为主要存储介质,较传统存储而言,具有更大的存储空间,且设备操作更为方便,另外,存储与硬盘中的图片等内容也转变为链表结构代替,能够确保素材与文件之间的合理性;其次,非编系统具有特技、字幕等多样化功能,且编辑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素材顺序,能够随时对素材进行预览、查找等,能够满足多样化视频制作需求,在提高编辑人员创作力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最后,由于非编系统核心是计算机,而计算机采取的数字化处理形式,避免了传统编辑出现的磁带磨损等不足,且数字化形式采取的SDI方式对信号进行编辑,保证信号不会发生变化,有效提高了视频质量。
2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视频制作中的原理及具体过程
2.1 工作原理分析
非编系统是建立在线性编辑设备基础之上,通过集成形式丰富系统功能,简单来看,非编系统工作原理体现在三点:首先,采集。预运用视音频接口采集卡收集摄像机及录像机等设备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存储于硬盘当中;其次,编辑。根据视频制作目标,对硬盘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为后期制作提供支持;最后,输出。将完成制作的视频导出成文件,并进行模数转换和数字压缩处理,完成转换后,将其刻录成为VCD光盘。
2.2 具体过程分析
非编系统运行将工作原理作为基础,文章将结合Adobe Premiere软件对其操作过程进行分析:
首先,素材采集是视频制作的基础,简而言之,是对音频文件的采编及素材的挑选,针对该环节,值得注意三点技术要领,传统素材文件保存存取速度较慢,且在硬盘中的素材文件通过分类进行管理,能够方便制作人存取;另外,选择系统时,要优先选择先进接口技术,如SDI接口、DV接口等,如果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以选择S-Video接口等,满足素材采集需求;而对于素材压缩处理,由于在同类压缩形式下,压缩比越小,那么相对应的图像质量也会越高,为此,在视频制作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压缩比,例如:在进行短视频制作时,涉及到的素材较少,可以选择低压缩比,以此来提高视频制作质量。
其次,节目编辑是视频制作的核心,主要通过三个程序完成。其一,将素材通过特定格式导入到素材文件当中,选择外部文件与项目窗口中的文件作为链接形式,最终将其缩小至项目文件大小;其二,非编系统在确定编辑点后,将采取实时粗略及精确的时码进行定位,并将需要的素材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系统特技及转场效果等功能实现素材之间的良好衔接,丰富视频内容,提高视频效果[2]。
再次,视频节目制作中,声音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视频制作的难点。音频剪辑与视频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可以利用时间轴窗口中的各类工具进行音频剪辑,或者利用第三方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非编系统针对声音的编辑,能够有效突破音轨数量的约束,实现对多轨音频的合成处理,且能够实现不压缩波形文件录制声音。另外,由于模数转换过程中,采样深度与频率对音频素材质量及规模存在一定影响,采样频率高、且深度大,那么相对应的声音质量也随之提升。面对日益发展的视频制作需求,电视台开始采取立体声音信号进行视频制作。
最后,节目制作完成后,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节目输出,并将其保存至录像带介质上,如果非编系统编辑对画面质量要求较高,可以通过输出EDL后进行精细编辑,但是,需要注意EDL兼容问题,另外,在直接输出硬盘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减少中间环节,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为视频制作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3]。
3 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非编系统作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在提高视频制作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在进行视频编辑过程中,要加强对视频编辑本质及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并掌握该系统工作原理,结合视频制作目标,采集素材,通过视频与音频的制作,最终输出视频,将高质量视频呈现给观众,进而为电视媒体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福志.DVStorm2非线性编辑系统应用及编辑技巧[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8(3):259-261.
[2]伍顺比.虚拟现实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0(5):12-14.
[3]阎玺.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创新—结合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进行的分析报告[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0(8):158-159.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非线性编辑 制作 系统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