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一、课 题:《游击队歌》
二、授课班级:七年级
三、授课人:
孙 燕
四、课时数:
1课时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七、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八、教学方法:
教法: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欣赏法、视唱法、练习法
九、教学媒体:多媒体
十、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影片《铁道游击队》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影片片段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革命题材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他有许多著名的作品,被我们所熟知的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四季歌》、钢琴曲《牧童短笛》、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还有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游击队歌》。
2、认识节奏型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4分音符8分音符 16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老人,大人和小朋友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
生模仿
师:如果我们把时值和速度用高低快慢来区分的话,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3、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
生:弱起
师:非常好,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如果乐曲从小节的若拍或弱位置开始,而且第一小节的拍型总时值不完整,就叫做不完整小节或弱起小节。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就是典型的弱起小节。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下面这一条节奏练习。
(2)节奏练习
师:这条节奏中所包括的节奏型,我们都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分开学习过,先在就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我们第一小节的弱起的节奏。X X | |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很好!在做过节奏练习之后,老师想让同学们根据《游击队歌》的节奏,来朗读我们的歌词,老师先来做个示范。(示范)
生朗读。
4、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5、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师:非常好,同学们现在已经基本能够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了,但是这还不够,下面老师想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大家,老师希望大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能够加入自己的感情,带上情绪来演唱这这首歌曲。那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6、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7、欣赏合唱版《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所以它也被改成了好多不同的版本广为流传,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合唱版的《游击队歌》,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带上以下两个问题去聆听。(提出问题,播放音乐)
十一、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篇二:公开课《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
刘文几 八(1)班2012-5-17 下午第5节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
文化及历史背景。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
过程与方法: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背唱
《游击队歌》并积极参与聆听、歌唱、创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贺绿汀及歌曲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表现音乐内容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对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准确表现,弱起的准确演唱,变化音音准,
十六分音符吐字的清晰
教 具: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氛围,导入新课。
听,看歌曲《地道战》思考问题:
1、歌曲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事情?在抗日战争初期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
史事件?
( 抗日战争时期,如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
2、并说说、唱唱你所知道的抗战歌曲。
3、观看游击队的相关图片。
师: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
3.、带着问题聆听歌曲
(1)、听过这首歌曲能感受出?(情绪、速度)
(2)、这首歌曲描绘了什么?展现了游击战士什么样的形象?
(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游击健儿生活艰苦,英勇善战。展现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表现了革战士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4、学唱歌曲。
(1)视唱曲谱:教师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学生随教师模唱。(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唱出来。)跟不上的同学可以用啦啦啦来唱
(2)填唱歌词。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3)歌曲处理。
师: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
生:(讨论)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
有弹性。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
(4)、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三)、动一动手
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部分打击乐器如小鼓和双响筒)来拍打出弱起小结及十六分节奏,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1)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四名同学分别用打击乐器如小鼓、三角铁、沙锤、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可参照书本P11实践与创造一的节奏型,并打击出力度层次的变化),其他同学演唱。
(2)完整演唱《游击队歌》,加入学生的创造性表演。
三、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四、布置作业
1,、背唱歌曲
2、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抗战的歌曲,下节课再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游击队歌
1、 调式、拍号:G调4/4
2、 速度:中速
3 、 节奏:弱起节奏、 十六分节奏
篇三:《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游击 教案 队歌 音乐上一篇:河北考试院官网一分一档
下一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