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学案附答案
即事抒怀词——《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学案
晏幾道
【学习目标】:
1、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2、掌握写景的作用,体会词中的画面美。
3、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学习难点】
1.理解所选题材——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并以此寄寓“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2. 理解词中所包含的回肠荡气的伤离怀人之愁。
【整体感知】
1.知人论世:
晏幾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他出身贵家公子,十几岁就受到宋仁宗赵祯的赏识。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早年,他过的是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生活。后来,他的境遇一落千丈,生活坎坷,政治失意,只做过一任颍昌许田镇的小监官。晚年家境中落,穷愁潦倒,衣食难以自给。由于生活上经历过兴衰巨变,再加上性格的天真耿介,所以他的词大都是描写由富变衰以后的抑郁或失恋诀别之后的悲哀。对往事的回忆与穷愁潦倒的深愁成为贯穿他词作中的基本旋律。晏幾道正是以这样一些特点而成为北宋后期比较突出的纯情词人,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在在词的发展史上,从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到晏殊、欧阳修,是在意境上面逐渐加深,用没有个性的歌词,来传达作者的一种修养、品格和情意。意境的加深,是词诗化的一个过程,而晏幾道的词是这种发展长流中一个向回转的漩涡。他不是向诗歌的意境去发展的,他又回归到供美丽歌女们歌唱的歌词上去了。但是因为他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他写的词比较文雅,更富于诗意。所以黄山谷给他的词写序,说他的词是“狎邪之大雅”。狎邪,是指那种风流浪漫舞榭歌台的生活,大雅,是说在狎邪的这种歌词里边比较有诗人高雅气质的歌词。
2.《小山词》艺术特色
(一)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二)语淡情深,艳而不俗,浅处皆深,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了极致。
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这成为晏几道恋情词的一大特色。本篇即如此。
小山恋情词的结构,始终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闷相思这两重今昔不同的情感世界之间。
3.题材类别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即“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深入学习】
一、文本研读
1.阅读注解,掌握词的大意,翻译,概括上下片内容。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寓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写的画面吗?
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
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落花”、“微雨”,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
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3.找出词中表时间的词以及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的词语。想想这些时间名词分别带出了哪些画面。
梦后、酒醒、去年、初见、当时。(时间上由近及远)春恨。
五个时间词,带出两个深情款款的画面。
A.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的冷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春愁的孤独与空虚。
B.初见当时:两情相悦、伤心离别的画面,表达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深情。
这两幅画面全由春愁二字连缀为一体。
4.再读课文,找出表现全篇感情基调的关键词。
春恨 相思
5.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
A.梦后酒醒。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
B.春恨年年。“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
C.落花微雨。“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D.双飞独立。无情的春燕尚且能够双宿双飞,而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
6.结尾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有何作用?
彩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意,彩云常用来比喻美好而薄命的女子;
明月传统意象也暗写分离。当时的明月今日
仍在,而明月之下的彩云(人)却已不在,以物是衬人非,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小结 :
这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迁移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伤春暮、怀人。“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2、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
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篇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限时训练附答案版
《临江仙》限时训练
(时间:40分钟)
一、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D. 二、病句练习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B.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C.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
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D.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应该
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解题】答案:D
A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
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提示】: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
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B一是缺主语,删“由于”;
二是语意不明,在“反应速度”之前加“加快、提高”等,
或删“速度”,严格说来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并不清楚。
C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
环保袋的客观需求”
三、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小题。(20分)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望。匈
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
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
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盂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
在汉时,素与副使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工律,常能为汉伏拏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
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
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
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
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臵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私候胜曰
C.恐前语发
D.虞常果引张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作《师说》以贻之
B.
C.
公为我献之
D.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C. D.
4.能表现苏武坚贞不屈的一组是( )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④引佩刀自刺
⑤武气绝,半日复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
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
B.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C.
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 D.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应做“招供”讲。)
2.B(A项做“用来”讲;
B项上句做“趁便”,下句做“于是”讲;
C项做“替”讲;
D
项做“这”讲。)
3.C(A项古义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为“妻子的父亲”;
B项古义为“有交情”,
今义为“相互了解”;
C项为“互通使者”;
D
项古义为“互相抵数”,今义为“相等”。
4.B(①句讲汉帝派他出使,⑤句写苏武被人救治,苏醒过来,⑥句是单于对苏武敬佩的表
现。)
5.A(B项不是张胜唆使;
C项卫律没有归汉之心;
D项文中没有张胜投降的内容。)
苏武,字子卿,少年时由于父亲(职位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三人)都做了郎官,后来慢慢
提升到栘中厩监。这时,汉朝连年讨伐匈奴,双方都屡次派使者去窥探对方的虚实。匈奴扣
留了汉朝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多批人。匈奴的使者来,汉朝也扣留下他们,算是抵数。(汉
武帝)天汉元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刚即位,害怕汉朝袭击他,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全部送回了汉朝被扣留的使者路充国等人。汉武帝嘉奖他明大义,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
拿着旄节把被扣留的匈奴使者遣送回去,趁便送一批丰厚礼物给(且鞮侯)单于,以答谢他(改
善关系)的好意。苏武(接受使命后)和副使中郎将张胜,临时充任的随员常惠以及招募的士兵、
侦察兵一百多人一起出发。到了匈奴之后,就把准备好的一份礼物送给单于,答谢他(改善
关系)
匈奴正要派出使臣护送苏武等人回国,恰逢发生匈奴的缑王和汉朝原来的长水虞常等一批人
谋反案件。缑王就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曾经跟昆邪王一起投降过汉朝。后来跟浞野侯赵破
奴(兵败被俘投降)而留在匈奴,他们伙同(汉朝叛臣)卫律等人,暗中谋划,企图劫持单于的
母亲并投奔汉朝。这时正好苏武一行人到了匈奴。虞常在汉朝时,平常跟副使张胜熟悉,偷
偷去找张胜说:?听说汉朝天子非常怨恨卫律,我能够替汉朝用暗箭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
都留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汉朝的赏赐。?张胜答应了他,并送了些财物给他。一个多月之后,
单于出外打猎去了,只有阏氏和子弟们留在王宫。虞常等七十多人想(趁机)起事,(不料)其
中有一个人连夜逃走告发这件事,单于子弟便发兵和他们作战,缑王等人全部战死,
虞常被
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个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恐怕以前(和虞常说)的话被揭发出来,把经
过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就一定要牵连到我身上,受到了侮辱才
去死,就更加对不住国家了!?想自杀,张胜、常惠一道劝阻了他。虞常果真把张胜牵连了进
去。单于非常生气,召集贵族们来商议。左伊秩訾说:?假如(他们)谋害单于,(你们)将用什
么更重的处罚呢?最好叫他们全部投降。?单于叫卫律去召苏武来受审。苏武对常惠他们说:
?丧失气节,辱没了国家的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面目归汉呢!?拔出佩刀往自己身上刺。
卫律大吃一惊,亲自上前抱住了苏武,(派人)骑马去请医生。在地上挖个坑,(在坑内)烧起
只冒烟的文火,把苏武伏在上面,轻拍他的脊背,让血淌出来。苏武气绝半天才恢复呼吸。
常惠等人都哭了,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非常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派人问候苏武,而把张
胜关押起来。
四.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5分) 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
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3)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答
【答案】:
(1)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
采用的是倒叙;
《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
重逢。
(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
淡哀愁。《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
之情。
(3)反衬。在微雨落花清美的景色中,以燕子双飞来反衬愁人独立,无情之燕犹得双飞,
有情之人反而独立,令人惆怅不已,从而构成了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篇三:赏析晏几道《临江仙
赏析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这首词是晏几道的代表作,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蘋怀念之情。
《临江仙》共四层: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垂”为第一层。这两句首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词人用两个不同场合中的感受来重复他思念小蘋的迷惘之情。
“梦后楼台高锁”。即经过甜蜜的梦境之后,含恨望着高楼,门是锁着的,意中人并不真的在楼上轻歌曼舞。作者不写出梦境,让读者去联想。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词句的内涵和感染力。另一个场合的感受是:“酒醒帘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乡中是不会想念小蘋的,可是一醒来却见原来居住小蘋的楼阁,帘幕低垂,门窗是关着的,人已远去,词人想借酒消愁,愁岂能消!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三句为第二层。
“去年”两字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层就有了依据。说明两人相恋已久,刻骨铭心。下文的“记得”“当时”“曾照”就有了着落,把这些词句串联起来,整首词就成了一件无缝的天衣。遣词之妙,独具匠心!“落花”示伤春之感,“燕双飞”寓缱绻之情。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为第三层。词人有意借用小蘋穿的“心字罗衣”来渲染他和小蘋之间倾心相爱的情谊,已够使人心醉了。他又信手拈来,写出“琵琶弦上说相思”,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来,给词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
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首《临江仙》含蓄真挚,字字关情。词的上阕“去年春恨却来时”可说是词中的一枚时针,它告诉我们词人的现实是处于痛苦和迷惘之中。另外,小蘋的形象不仅在词人的心目中再现,就是今天的读者也不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字字情中有景,整篇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相关热词搜索: 楼台 宋词 鉴赏 几道 临江仙上一篇:读唐诗: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下一篇:经典广告语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