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和学其实都是最低级的教育方式,真正高级的教育是置身其中,融入其中,潜移默化。
孩子一般对打击乐很敏感,可以在家里布置些小的打击乐器,风铃、沙蛋、三角铁、小的玩具木琴等等。
或者是播放一些好的音乐,先让孩子感受声音的世界,发掘孩子听的能力。
到孩子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时,在循序渐进的引导。
相对来说,孩子应该选择一件能全方位感知音乐的乐器,比如钢琴和吉他。
这两件乐器都是可以让孩子全面了解音乐的乐器。
小提琴、二胡、电子琴、管乐这些都不建议。
这些乐器都不能表现和声、不能准确全面的表现节奏,即使长期学习的孩子也无法全面的感知音乐、认识音乐。
电子琴在中国的教育就是一个错误,中国的电子琴老师都是把电子琴作为旋律乐器来教的,这完全就是误人子弟,论手感更无法与钢琴相提并论,你可以把电子琴作为一个玩具来让孩子玩,绝不要去学习。
钢琴是很好的乐器,孩子学习之后会有很大的收获,问题是入门太难,后续学习理解门槛太高。
比如转调,在吉他上是很容易做到的,一模一样的指法往前或者往后顺着推就可以了。
但钢琴不是,C调和D调的指法完全不同,你花两年练完了C调,还得再花两年练习D调。
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学钢琴的越来越少?钢琴演奏家也在逐年减少?
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一是古典音乐的没落,二是乐器本身造成的障碍。
我们现在听的古典音乐,我们所熟知的古典音乐大师,有几个是现代的?当代的?有吗?
更严重的是中国的大多数钢琴老师所教的东西都是几百年前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新意,而且不重视实践和理解,只会照本宣科。
孩子像复读机一样,即使考了十级,也只是会弹那几首弹熟了的曲子。
除此之外,一无所成,这完全是失败的教育。
就不要让咱可爱的孩子去给这些无良的老师做贡献了。
吉他很好,很适合推广教育,以此来带动全民的音乐素质教育。
可惜文化部门并不这样认为,这会触动相当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
几十年来,依靠文化行业赚钱、发财的部门和个人太多了,他们是社会的主流,是文化行业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人。
对吉他和现代音乐的打击也就顺理成章,不难理解了。
混乱的国家,混乱的人民,就目前国内的吉他教学现状来说,并不乐观。
无数琴行的吉他老师并不具备教学的能力和实力,除了自我吹嘘没有别的本事。
可悲的是需要学习普及的大众人群丝毫不具备鉴别能力,只能关注表面的包装和吹嘘,害了无数热爱音乐的孩子。
以一己之力无法与整个世界抗衡,只能管好自己,尽力而为。
做一点是一点吧,能靠这个活着就已经是奇迹了。
最后想说的是:
学音乐绝不是为了出名,获得利益。
让孩子学习音乐,不过是希望孩子不要再过着像我们一样机械、乏味的生活。
音乐是一种能力。
一种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体会美好、创造美好的能力。
是爱和被爱。
相关热词搜索: 谈话 小学 记录 学生上一篇:幼儿园秋游活动方案大全
下一篇: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方案